不知道差友们注意到没有,今年年末的安卓旗舰新机潮,不仅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而且也变得更加热闹了。
你看啊,除了前阵子已经发布的小米 14,目前像是 iQOO 12、真我 GT5 Pro、红米 K70 还有一加 12 等旗舰新机也都在这个月开始了预热。
这还没到年底呢,这些手机厂商们就已经相互卷起来了,而且一个个都很有让人购买的欲望。
原因么,自然还是因为今年手机旗舰芯片发布的时间提前了差不多一个月,并且能力真的很强。
既然提到手机芯片,我就不得不说,这么多年手机芯片发展到现在,早就不仅仅是一块单独的 “ 处理器 ” 了,它更像是一个 “ 平台 ”。
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 CPU、GPU、NPU、ISP 等各种计算模块,并且它还能给智能手机提供各种各样的软件和技术服务。
如今手机上新技术和新功能的加入,除了手机厂商自己的研发之外,很多都与芯片本身能力以及芯片厂商的生态优化息息相关。
所以今年还有明年要发布的安卓新机,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功能以及可能会往哪些地方发力其实不用等到这些厂商召开发布会,咱们直接看芯片就能猜出个大概。
就拿接下来很多新机都会搭载的第三代骁龙 8 来说。
在上一代口碑极佳的第二代骁龙 8 系列的基础上,它的性能依旧很猛,CPU 性能提升高达 30%,能效提升了 20%;GPU 性能提升高达 25%,能效提升 25%。
它的实际性能表现相信大家伙儿也都已经在小米 14 上看到过了。
被称为性能测试软件的原神,已经彻底被第三代骁龙 8 成功拿下,30 分钟虚弥城跑图,默认极高画质,跑出了平均 59.6 帧的帧率,全程没掉帧:
而且这根本不是它的极限。
小米在小米 14 Pro 上经过一顿魔改,让原本只有 800p 分辨率的原神瞬间来到了 1220P,在手机这么一点屏幕上实现了 2K 分辨率的渲染。
关键还不卡!你们就想想,今年的手机芯片单纯在运算性能上得有多恐怖了吧。
在我看来这颗芯片还有很多性能可以压榨,有很大可能后面推出的旗舰机,它们的实际性能表现会更高。。。
不过就像我开头说的,如今性能提升顶多只能算是手机芯片其中一个历史传统技能,作为高通最新的旗舰移动平台,它这次迎来升级的地方也绝对不仅限于性能。
实际上第三代骁龙 8 在影像、游戏、AI、连接、音频还有安全等跟我们日常用机体验息息相关的方面,高通也都给它迎来全面升级,这些地方同样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尤其在 AI 这块,我敢说高通这是让手机加速迈向 AI 时代了。
这次第三代骁龙 8 所搭载的高通 AI 引擎,面向生成式 AI 大幅提升了性能,而且它还是业界首款专门面向生成式AI定制的移动平台,可以在本地运行各种 AI 大模型以及各类生成式 AI 应用。
对,你没听错,就在本地,手机无需联网,就能跑 AI 大模型!说起来早在今年初,第二代骁龙 8 就实现了让 AI 大模型在手机上运行。
要知道自从去年 ChatGPT 在全网爆火之后,像谷歌、微软等众多科技巨头纷纷下场,相继推出了自家的 AI 大语言模型或者大视觉模型。
不同于以往只能实现基础对话或者完成简单任务的智能语音助手,这些 AI 大模型可以说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实现自然对话、图片生成,还能写文章、编程序。
而这次高通让第三代骁龙 8 支持上生成式 AI,等于是让这些科技公司把 AI 大模型搬到智能手机上成为了可能,而且更加便利可用,直接宣告 AI 大模型「人人可用」的时代到来!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画饼?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
然而就在前阵子的骁龙峰会,高通直接就拿搭载第三代骁龙 8 的手机跑了 Stable Diffusion,只需不到 1 秒,手机就根据输入的文本在本地生成了一张图片,这速度、这出图效果,简直了!
而且这还只是开胃菜,高通为了演示第三代骁龙 8 的生成式 AI 有多强,还把 Meta 的 Llama 2 大模型给整了个精简版扔到手机里。
打开飞行模式的情况下,手机依旧可是实现类似 ChatGPT 那种连续对话,生成速度看起来和联网的大模型毫不逊色。
目前小米 14 上的小爱 “ 端侧大模型 ”,实现的背后就少不了第三代骁龙 8 的支持,现在小爱同学已经支持整上不少花活。
还有包括荣耀、OPPO 还有 vivo 在内的其它安卓厂商,也都预告会让自家新机搭载上自研的端侧 AI 大模型,一呼百应了可以说是。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一个事 —— 以前智能手机这个词出来的时候,有小伙伴说 “ 不就是能装几个 App 嘛,怎么就智能了 ” ?
现在这个回旋镖打回来,也算是把 “ 智能手机 ” 变得名副其实了!
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各种 AI 应用的体验,让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更加便利强悍了,但对底层芯片厂商可不是一两句简单的话能说清楚的。
比如我们看到的,今年高通就做了非常系统化的工作。
从技术快速落地,与各种软件、终端厂商的生态合作,到让和大家息息相关的应用快速实现,它都做的非常细致,而且用白皮书把所有事和行业讲的明明白白。
正是因为高通把方方面面都做到了位,这才可以真正让我们能在第三代骁龙 8 的一大堆旗舰手机中,实际感受到生成式 AI 应用的魅力。
除了跨越式升级的 AI,这次第三代骁龙 8 在影像方面的提升也挺大。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里,手机影像能力完全取决于图像传感器大小、镜头光学素质以及手机厂商对于影像法的调校,但其实芯片上的 ISP 也就是图像信号处理器的能力非常重要。
第三代骁龙 8 所拥有的三个 18-bit ISP,最高支持 2 亿像素的照片拍摄,或两个 6400 万像素 + 3600 万像素,或者三个 3600 万像素,喂饱主流 5000 万像素传感器绰绰有余。
其实第二代骁龙 8 就已经用上了 18bit 三 ISP,高达 18bit 的数据采样让摄像头每秒钟能处理数十亿像素、够捕捉数十亿种色彩,给手机影像带来了更好的色彩和动态范围表现。
同时视频则是支持 8K/30 HDR 格式录制的同时捕捉 6400 万像素照片,或者录制 4K/120 慢动作,而且它还支持杜比视界照片和视频拍摄,可以保留更高的动态范围和更多的细节。
如果说之前安卓手机在拍照方面已经很强,那现在它们在拍摄视频方面同样具备巨大的潜力。
另外在高通 AI 引擎加持下,这三个 ISP 甚至还能在拍照片和视频时进行实时语义分割,也就是识别画面中的各种元素并且对它们进行专门的增强,等于真正拥有认知能力。
并且这一代的认知能力要比上一代的第二代骁龙 8 更强,同一张照片,对任人脸、眼镜等配饰、头发、背景等等都可以进行非常精细化的调整,而且还是实时的。
也正是借助这次全新升级的认知 ISP,配合 AI 能力,第三代骁龙 8 还给我们带来了几项新功能。
比如移除视频中的物体:
扩展照片视野:
实时生成虚拟背景:
你别说,这些功能都挺实用,就是不知道接下来哪些新机会率先用上了。
其实不止前面说的影像,游戏也是骁龙一直以来的传统强项。
早在去年,高通就率先给骁龙支持上了硬件级的光线追踪,把原本只有在端游上的游戏效果搬到了手机。
而在第三代骁龙 8,高通更进一步,让它成为了业界首款支持虚幻引擎 5 Lumen 实时全局光照和反射技术的移动平台。
与此同时,第三代骁龙 8 还首次在移动端做到了支持 240Hz 显示,这意味着马上我们就能以 240fps 的超高帧率畅玩游戏!
就算手游到不了那么高的帧率也没关系,GPU 内置的增强光流引擎还支持对游戏进行超帧,从而让帧率达到翻倍的效果。
关键这还没完,我注意到高通还推出了一个类似英伟达 DLSS、AMD FSR 的骁龙游戏超级分辨率,最高能把手游超分到 8K。
好家伙,这要是能让手游做到 8K 240fps 同开,那就真原地起飞好吧!
有一说一,本来我以为手游发展到目前这个程度,已经没啥可以发挥的空间了,没想到高通在第三代骁龙 8 更进一步地让手游向端游看齐了。
而在连接和音频方面,高通这次也是在骁龙平台上扔出了两个王炸。
首先是这项名为 Snapdragon Seamless 的跨平台技术,它可以实现多台设备跨多个操作系统的无缝连接,共享外设还有各种数据。
它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鼠标和键盘可在 PC、手机和平板上无缝使用;文件和窗口可以在不同设备上拖放;耳塞可以根据音源优先级进行智能切换;XR 眼镜可以给手机提供扩展功能。
可能不少小伙伴都对这套操作有印象,没错,之前也有不少厂商做过类似的功能。
但假如大家要是真实体验过就会发现,除非一些真的有能力的厂商,能把这套 “ 互联 ” 流程优化到位,很多家做的,都只能算是凑数。。。
但是现在,高通在底层把这套方案打包做出来了,后面厂商再想做,可以直接基于高通的 SDK 做开发,到时候我们用的也会更爽。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差友觉得,高通在芯片层面做互通,是不是少个电脑啊?Windows 电脑可是没高通什么事吧。
嘿嘿,那可不一定~
别忘了,跟第三代骁龙 8 一起发布的还有用在 PC 上的骁龙 X Elite。
它的性能表现已经解禁了,真的是一点都不输英特尔和 AMD 旗舰处理器,而且在明年我们就能等到搭载这款芯片的 Windows 电脑~
Android 手机和 Windows 电脑正在无缝连接上迎来真正的大一统,未来甚至还可以彻底打通手机、PC、XR、耳机、汽车之间的应用隔阂!
而另外一项名为 XPAN 的技术,则支持蓝牙耳机从蓝牙连接状态无缝切换到超低功耗的 Wi-Fi 连接,从而做到超远的音频传输距离,以后我们上厕所或者拿外卖再也不用担心耳机断连。
而且同样的,高通这次也是跟第三代骁龙 8 一起,推出了用在耳塞、耳机还有音箱上的第一代高通 S7 和 S7 Pro,很快我们就能见到支持这项技术的蓝牙产品发布了。
当然话说回来,5G 作为高通的老本行,它在几年前就开启了 5G+AI 模式。
2021 年发布的骁龙 X65 首次让 5G 手机的下载速度达到了 10Gbps,而且高通还全球首创了 AI 天线调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改善覆盖范围,延长电池续航。
而 2022 年发布的骁龙 X70 是全球首个 5G AI 基带芯片,高通利用 AI 能力实现了突破性的 5G 性能,除了高达 10Gbps 下载速度,它还给我们带来了更高的上传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网络覆盖。
到了第三代骁龙 8,高通在骁龙 X75 5G 基带芯片上引入了基于硬件加速的 AI 系统,从而带来了更卓越的 5G 性能,以后我们用手机上网可以更快、更稳定、更智能。
总之从性能到影像能力,从游戏体验到音频、连接再到 AI,骁龙平台一直以来的表现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
就算是在很多人都不曾关注过的安全领域,高通也是下了很多功夫。
第一代骁龙 8 是首个采用专用信任管理引擎的骁龙平台,同时它也是全球首个符合 Android Ready SE 标准( 面向数字车钥匙、驾照等的新标准 )的移动平台。
第二代骁龙 8 在安全领域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安全特性,给我们带来了多重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交易安全等功能,从而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
第三代骁龙 8 也是继承了前两代平台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方面的能力,而高通之所以选择在第三代骁龙 8 上做端侧也就是本地的生成式 AI,也是为了保证用户隐私的绝对安全。
也正是因为它们共同决定着用户体验。
所以从很早开始,高通就把影像、游戏、连接、AI、音频和安全作为骁龙平台的六大支柱,每代骁龙也都是围绕这些方面做的优化提升。
这次高通之所以能在骁龙平台让 AI 变得 “ 触手可及 ”,完全就是量变导致质变的一种结果。
从它在 2007 年启动首个 AI 研究项目开始算起,高通在 AI 领域实际上已经深耕超过 15 年,而且早在 2015 年发布骁龙 820 的时候,高通就给它搭载上了第一代高通 AI 引擎。
接下来高通每年发布的骁龙移动平台也都搭载了高通 AI 引擎,而且年年都在迭代和强化它的 AI 能力。
比如 2019 年问世的一代神 U 骁龙 865,它所搭载的第五代高通 AI 引擎,已经支持用 AI 处理照片和视频,实现诸如 AI 对焦、AI 白平衡、AI 自动曝光、AI 人脸检测等功能。
差不多也是从那会儿开始,安卓手机真正步入了计算摄影时代,影像能力开始迎来巨大飞跃。
而到了去年发布的第二代骁龙 8,高通开始不再刻意强调它搭载的是 “ 第几代 ” AI 引擎,这是因为那个时候 AI 已经彻底融入到了整个骁龙移动平台的方方面面,让 AI 无所不在。
从 5G 商用前的历史性阶段,也就是 2018 年,高通就已经预见 5G+AI 会给未来智能手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所以它在那会儿就把 AI 提升到了战略级高度。
而且我们从它 2021 年公布的 “ 统一技术路线图 ” 可以看到,高通很早就把 AI 摆在了最根本的位置。
小到智能手表上的智能推荐、耳机上的智能降噪;大到电脑上的智能计算、电动汽车上的智能座舱,论 AI 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高通可以说真正做到了遥遥领先~
而且它不仅是在硬件层面给 AI 大模型进入手机领域打好了基础,在软件和生态方面,高通也是既当爹又当妈,与开发者、OEM 厂商持续合作,把能安排的都给安排上了。
早在去年,高通就推出了 AI 软件栈工具。
这个工具涵盖多种 AI 框架,首发就支持 30 多个不同模型,其中包括微软、OpenAI、Meta、安卓、百度等企业或机构的大模型,而且它还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的操作系统。
这意味着开发者只需借助它提供的 AI 软件栈,就能够把自家 AI 大模型提供的功能和体验轻松移植到包括手机、车机、耳机在内的各种终端,真正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说通俗点就是,我们能在高通和骁龙平台更快更好更密集的享受最新 AI 应用便利。
这里有一个很直观的例子:你敢信年初从拿到 Stable Diffusion 开源模型到成功在搭载骁龙平台的安卓手机上部署、运行,高通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不仅如此,高通生怕有厂商不重视起 AI,没有把骁龙平台的 AI 能力落到实处。
所以在这次骁龙峰会上,它还拉来了包括谷歌、微软、OpenAI 还有 Meta 在内的科技公司,跟它们合作一起给其它厂商打了个样,把它们引以为傲的 AI 模型部署到了骁龙平台。
说真的,能做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关键不止 AI,它在每个方面都是这么做的,可以说智能手机能实现从原先单纯的通讯工具,到娱乐设备和专业影像器材的扩展,高通功不可没。
用高通自己的话来说,每一年,它们都致力于打造领先的特性和技术,从而赋能最新骁龙 8 系移动平台和下一代 Android 旗舰终端,第三代骁龙 8 不负使命。
我已经可以预感到,接下来要发布的这些安卓旗舰,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文章转载自差评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