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山东:数字技术与地质工作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在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地学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地质工作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仍存在地质信息化短板,长期以来形成的海量成果资料缺乏系统全面的集成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数字化转型成为顺应发展之变的重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越来越高,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大型工程活动等对地质信息的完备性、准确性、可实时获取性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坚持科技引领、实现地质数字赋能成为山东省地质工作面临的迫切需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信息化建设”和山东省政府关于“数字山东”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地质成果信息集成与综合利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于2020年启动“透视山东—地质信息集成与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朱恒华

透视山东——赋能自然资源中心工作

2023年7月,“透视山东”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完成了阶段性成果验收,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军等专家的充分肯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丰富、技术先进、创新性强,在全国地质信息集成与综合利用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透视山东”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建设经验可以分享?

开始时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本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项目组坚持不懈,结合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探索了以“数据+模型+平台”为引擎的地质数字赋能模式:一是首次建立了山东省地质大数据库,实现了馆藏地质成果的全要素数据管理;二是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全省域-1000米以浅岩性级三维地质模型,初步实现了全省地下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三是搭建了基于三维数据底座的地质信息综合利用管理平台,研发了地质勘查信息化管理、矿产资源三维立体化管理等9大应用场景及找矿预测等32个功能模块,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提供了地质大数据集成管理、数据挖掘分析及资源共享发布的二三维一体化地质在线服务平台;四是建立了山东省地质信息化建设技术体系,制定了《地质信息集成数据库结构》《三维地质建模分层划分标准》《三维地质模型接入规范》等8项技术规范,支撑了存量地质成果数字化标准化入库和地质工作数据的标准化生产。

“数据管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使用,真正用到自然资源管理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在‘透视山东’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搭建了几大应用场景。”朱恒华介绍道,“一是应用于地质勘查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在建地勘项目的实时管理和辅助立项决策服务;二是服务于地质找矿,实现了全省矿产地质勘查资料信息、探矿权及采矿权等两权数据、矿区精细化模型等的汇聚与综合分析,成为支撑服务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地质大数据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支撑服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结合山东省16个地市的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提供在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服务,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全面的地学建议;四是服务于重大工程选址,平台可以为省内任意地区、任意规模拟建工程提供高效便捷的地质资料分析,比如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需要拟建线路的地质剖面图、地质灾害信息以及其他有关地质资料信息等的综合叠加分析等,都可以在‘透视山东’平台实现;五是智慧黄河建设,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信息、水文地质模型和水资源量计算等服务,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六是特色地质服务,包括地热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等地质信息服务,支撑乡村振兴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七是海洋地质服务,平台提供各类海洋地质的研究成果,包括海岛资源、海砂资源、海岸带变迁、海洋牧场等数据的叠加分析。”

工程选址分析

当然,对于这种大规模建设项目,精准有效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山东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建立了“透视山东”建设综合协调机制,成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透视山东”项目建设由山东省地调院总牵头、总负责,与山东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山东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共同承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数字赋能”专班全程参与指导、配合。30余家地勘队伍、科研院所和软件公司参与了项目建设,参与人员600余人。

透视山东-地质信息综合利用管理平台功能

透视山东——赋能战略找矿突破行动

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4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93种,有74种居全国前10位,其中包含石油、金、铁、稀土等14种战略性矿产。中国科学院翟明国院士曾表示,山东在找矿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这其中,“透视山东”在新一轮战略找矿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彰显。

朱恒华介绍道:“我们已经完成了焦家-三山岛等典型成矿带的模型建设,集成了2232个钻孔、380条勘查线剖面、520平方千米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多源异构数据,精细化表达了区域地质体、蚀变带、构造等控矿要素,实现了焦家—三山岛金成矿带地下三维可视。同时全省还选取了475个矿产地进行了三维模型建设,建模总面积为2688.09平方千米,建模深度范围-50米~-3800米。总体上第一是资料上的支撑,所有的地质成果资料都可以实现一张图查询。找矿时只要输入相应的区域范围,可以查到这个范围内的所有信息,比如矿产地质图、钻孔资料、物探资料、测试资料、找矿预测信息等等;第二是通过三维地质模型可以看清每一个矿体的空间展布情况和品位信息,将原来只能凭借想象的部分直观化、可视化,加深了对矿体分布规律的认识,可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提供直观快速的可视化支撑,辅助对矿床外围及深部成矿进行有效的预测。像煤矿,完全可以借助煤气地层分布情况找出来,而金矿、铁矿这种成矿规律不好的,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可视化工具,让技术人员在找这种矿产时更为便捷。”

矿区精细化管理

透视山东——赋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黄河流域各省区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保护黄河的责任重大,而“透视山东”项目中关于黄河流域尺度的模型建设,则有更多的深远意义。

“黄河流域山东段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不佳且易遭受污染;中层主要为咸水层;深层的淡水开采由于有引发地面沉降的风险多成为限采区、禁采区,以上综合原因导致了鲁西北平原水资源紧缺,主要靠黄河客水来满足用水需求,所以建设黄河流域水文地质模型非常重要。在地质模型基础上,通过找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信息,再附以专题信息,最终基于99条地质剖面、63条水文地质剖面和2500个水文地质钻孔等基础数据,搭建了黄河流域(山东段)8.37万平方千米水文地质模型,重点反映了含水层的空间展布以及平原区浅层淡水、中层咸水、深层淡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水文地质参数,可辅助分析流域内任意区域含水层的分布、富水性、水质、水量等信息,同时可以按照行政区划,计算区域内地下水资源量,辅助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朱恒华介绍了“透视山东”中独具特色的建设内容——服务黄河流域生态发展。

地质信息服务黄河流域生态发展

透视山东——应用服务创新持续推进

目前,“透视山东”已经完成了阶段性成果验收,在取得突出成果的同时,项目组也开始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朱恒华介绍道:“第一,要继续开展平台功能优化和数据的更新维护;第二,要建设地质勘查项目从立项、设计、野外工作实施、成果验收及汇交全流程的工作标准,即不同专业从项目立项开始,形成的原始资料要统一表格化,形成的所有成果资料也要求统一格式;第三,要建立地质资料汇交机制,制定全省尤其是自然资源系统的地质资料汇交制度,推进地质资料的信息共享。第四,要探索推进与住建、水利等部门的地质数据共享;第五,要研究、实现动态新生成的实时数据的录入,实现地调资源、地下水、地质灾害等监测数据的实时录入,以及一些地勘项目安全生产的动态数据的录入。同时,馆藏资料还要继续整理,16个地市的城市地质数据也要陆续对接到平台中。2024年,还将探索地热地质模型的建设,摸清全省地热资源空间分布,热储层深度、温度、储量等信息;继续配合新一轮战略找矿,发挥‘透视山东’平台作用,做好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支撑。此外,平台的信息化服务也会从内网向外网拓展,届时,‘透视山东’的成果将服务公众,全面提升全省地质资料社会化、数字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透视山东—地质信息集成与综合利用项目成果验收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