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Z Fold5重新定义折叠屏体验 引领市场新浪潮

市场研究机构DSCC的报告表示,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 16%,同比增长 42%,三星仍然稳坐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自折叠屏手机进入市场以来,三星始终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在行业中有着不可撼动的领先地位,这一方面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布局折叠屏相关技术,并将折叠屏手机成功带入商业化赛道,确立了先发优势;另一方面,三星秉承创新精神,不断的探索、突破,持续革新移动交互方式。在三星新一代折叠屏旗舰Galaxy Z Fold5上,我们再次看到其在设计、软硬件以及交互方面的领先实力。

前瞻性的设计

在折叠屏手机诞生之初,行业曾经出现过内折与外折技术路线之争。外折与内折各有利弊:外折可以将机身做得更轻,但防护性能不足;内折虽然能够有效规避以上风险,但机身相对较为笨重。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是横向内折叠形态的领导者。如今,内折设计已经成为行业的主导趋势,这充分证明了三星的前瞻性。

近年来,为了能够解决折叠屏厚度这一行业难题,三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创新,如不断优化和改进铰链设计以及创新材料的应用。如今,三星已经彻底打消了用户在重量上的顾虑。三星Galaxy Z Fold5采用了新一代超闭合精工铰链,机身重量减轻至253g,折叠状态下厚度只有13.4mm,展开时也仅有6.1mm厚。如此轻薄的设计,已经可以与传统的直板旗舰手机相媲美。

三星并未在折叠屏手机单一的折叠形态上止步,一直在探索折叠屏手机的更多可能性。通过创新且前沿的铰链技术,三星成功地使折叠屏手机能够实现多角度旋停,并创造性地推出了立式交互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使用方式,也为进一步拓展了折叠屏手机的应用场景。以三星Galaxy Z Fold5为例,用户无需手持,只需将手机展开至合适的角度,放置在平面上,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拍照、视频聊天或观看直播。并且立式交互模式下 ,三星Galaxy Z Fold5还能变成一台掌上电脑,为用户提供堪比PC的高效体验。

领先行业的卓越性能

优秀的体验离不开强大的硬件基础。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在屏幕和核心规格上都是行业的佼佼者。三星Galaxy Z Fold5的7.6英寸内屏,配备了升级的第二代动态AMOLED屏幕技术,能为用户提供丰富色彩、细腻画质,搭配UDC屏下摄像头技术,带来极佳的沉浸视觉体验。此外,这块屏幕还支持120Hz的自适应刷新率,提供流畅体现的同时还有着低功耗特性;高达1750尼特的屏幕峰值亮度,即使在户外强光下也能保持清晰明亮的显示效果。

处理器方面,三星Galaxy Z Fold5搭载了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 Galaxy)。作为高通骁龙平台的性能天花板,让三星Galaxy Z Fold5可以持久满帧、高画质地运行3A大作,带给用户电竞级的游戏体验。在办公场景下,三星Galaxy Z Fold5所拥有的强劲性能,能够保障复杂的多任务流畅运行,让用户在多线程办公、编辑大型文件或进行视频会议时更加得心应手。

革新的交互方式

在移动办公领域,横向折叠屏手机的大屏幕具有先天优势。三星通过对大屏体验的创新与升级,使Galaxy Z Fold5在移动办公领域具备了更加显著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堪比PC的高效办公能力。

借助快捷手势,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分屏,最多三个窗口同时显示,助力用户多任务处理;双手拖放功能支持跨应用复制,使文本和数据的处理更为高效;优化后的弹窗视图,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长按和拖拽操作,即可快速隐藏或唤醒弹窗,这样既不打扰当前的工作,也能让弹窗中的应用随时“待命”,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不仅如此,三星Galaxy Z Fold5底部任务栏还创新地采用了类PC布局,并可至多支持四个最近打开的应用。用户能够在任务栏更加直观地管理和切换应用,无须频繁返回桌面。与此同时,三星Galaxy Z Fold5内置的三星笔记新增协同编辑功能,使得手机上的群组办公成为可能,大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三星Galaxy Z Fold5还搭配了新一代S Pen手写笔,纤巧的设计更加便携,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和记录空间,无论是在绘画制图、修改批注还是会议记录、工作笔记,都能信手拈来,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此外,三星Galaxy Z Fold5也有强大的互联生态,可以与三星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协同,也能通过Link to Windows功能与Windows PC无线连接。

三星Galaxy Z Fold5以其前瞻性设计、强劲性能和高效协同体验,再次打破传统手机的局限,将大屏创新形态与便携性完美结合,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可以预见,随着三星Galaxy Z Fold5热销,折叠屏手机新一波的浪潮即将到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