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触控,赢在精准 TüV南德精准触控认证助智能终端体验新变革

移动互联网对用户场景的全面渗透,令智能终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消费者花在智能终端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对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手出汗、屏幕沾水等场景下,希望设备依然保持触控灵敏度和准确性。这意味着智能终端厂商需要通过响应更快、操作更灵敏、精准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产品来赢得消费者。为响应市场需要,近日,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针对智能终端产品推出升级版精准触控认证。

TÜV南德电子电气研发部高级项目经理严茂政表示: “实现对用户价值的迭代升级,进一步与用户建立信任,是智能终端厂商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TÜV南德在行业中率先推出精准触控认证,检测项目现已升级到20项。该认证与被高度认可的TÜV南德其他认证标志一样,均遵循严格的认证要求和程序,代表了智能终端产品的品质和品牌信誉,将助力企业发展。”

TÜV南德精准触控认证,分为三个等级:S(最高)、A级、B级

极致体验上的角逐

消费者常使用的智能触控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智能手表等。以智能手机为例,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入网数量达到64亿部,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76%。

与高普及率相伴的是激烈的竞争,为了巩固市场地位,手机厂商在各项软硬件参数中持续角力。屏幕作为手机的第二大硬件,不仅仅是信息输出的窗口,也是人机交互最重要的入口,屏幕的反馈快慢与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当前消费者对屏幕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像素等常规维度,对于用户体验相关的参数如屏幕的响应速度、灵敏度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一些细分使用场景的用户体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消费者日常洗漱后,湿手操作手机时常会面临划不动,点不了的情况,另一个考验屏幕表现的常见场景是玩手游,由于玩得久或者紧张,手上可能出汗,手汗又会导致触控不精准,影响游戏表现。雨天出行也是人们熟悉的场景,手指或者手机屏幕难免被淋湿,此时想要精准触控屏幕可能变得有难度。以手机为代表,屏幕触控体验成为体现智能触控终端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选购时的考量因素之一。

升级后的TÜV南德精准触控认证通过对产品触控时延、灵敏度、准确度、可靠性、多指操作等多个维度进行16项触控检测,并新增湿手及汗手4大具体场景测试,再综合评估其灵敏触控能力,最终得出产品的精准触控等级。

为触控性能表现定义标准

严茂政介绍,TÜV南德精准触控认证从高到低分为S、A、B三个等级,S等级表明产品不论是在操作的流畅性方面,还是在精准度方面都能为用户带来持久可靠的卓越操控体验。认证过程包括产品测试、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产品一致性检查,以及获证后的监督。

8月16日,一加手机正式发布一加 Ace 2 Pro。该机搭载1.5K 灵犀触控屏,全新升级了灵犀触控技术,采用独家自研的“雨水触控”功能,无惧雨水和手汗。TÜV南德为一加 Ace 2 Pro屏幕触控性能提供了高标准、严谨的测试,最终,一加 Ace 2 Pro通过了20项严苛的测试并获得首个升级版TÜV南德精准触控S级认证。今年年初发布的一加Ace 2,亦通过测试,并获得TÜV南德全球首个精准触控S级认证。严茂政表示:“从一加Ace2到Ace 2 Pro,TÜV南德精准触控认证为产品的精准触控性能提供保障,最终也将令消费者受益。该认证适用于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带有触摸屏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智能学习机。”

国际数据公司(IDC)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智能终端发展模式已不再是“线性增长”,而是“螺旋式增长”。在日趋理性的增长逻辑下,产品的创新和迭代将更侧重在硬实力的比拼。TÜV南德基于技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消费者习惯的深入理解,探索智能终端产品实现对用户价值迭代升级的落脚点,并为行业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期望推动实现行业、企业与消费者多方共赢。

关于TÜV南德意志集团

TÜ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6,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