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阅读形式之变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的古诗句,以拟人的手法细腻的讲出了与书为伴的阅读之乐。

时至今日,读书不再是“眼睛”的专属权利。信息媒介的普及、数字技术的推广,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拓宽了阅读的内涵。数字阅读正在潜移默化地成为当前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逐渐养成通过手机、移动端阅读器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的习惯。

有学者指出,“一屏万卷”的数字化阅读将在全民阅读时代成为主导模式。数字化阅读不仅内容愈加丰富,且阅读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数字阅读形式上,既有白纸黑字点触翻页的交互,也有章节句段搭配背景音乐的讲述,更有融合声画的视听效果……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听众”“观众”的角色来“读书”。

不过,iEnglish未来教育研究院最近发布的《iEnglish2022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数字阅读时代,在丰富多元的阅读方式中,书籍仍是占比最大、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而音频阅读同样占比较大,数字阅读覆盖年龄段更广,对于低幼年龄段的读者来说,通过音频类内容实现“磨耳朵”,有助于更早激发掌握语言的潜能。

报告分析称,数字阅读通过多种人机交互方式,让阅读者既能通过图文、音视频输入,也能通过语音、键盘、触摸等形式进行输出。此外,数字阅读还可以提供更加贴近读者实际需求的知识内容和文化体验,帮助读者提升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拓展知识领域和文化视野。而对于学龄阶段的读者而言,在语言的学习尤其是第二语言的习得上,数字阅读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打通音视频、书籍、视频、游戏化等形式,实现兴趣激发、智能推荐、智慧分析等功能,同时,有益于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的养成。

不过,数字化的“读屏”时代,另一种声音也在引起人们的担忧:比如使阅读者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

语言学家林语堂曾这样解释“读书”,“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且读书须“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正如林语棠所说,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兴味”,形式不拘,重要的仍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和启发思考,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求知的方式各异,但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化零为整、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iEnglish未来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杨光也指出,数字阅读不仅让阅读“随时随地”,也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和讨论的空间,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读书的方式方法并不重要,只要读就是好的,坚持长期阅读,逐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因此,不必聚焦于阅读形态上“有形之书”与“无形之书”的区别,专注于阅读深度上从“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的锤炼才是阅读的真意。

作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数字阅读的优势不仅在于便携、节约成本、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和多媒体支持,更在于可以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带来更多的阅读乐趣。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字阅读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有望在全民阅读浪潮中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