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苹果、索尼等科技巨头同台掰腕,音科思领跑智能辅听赛道

2022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非处方(OTC)助听器的销售,处于医疗赛道的OTC助听器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政策的逐步开放,包括苹果、Sony索尼、Bose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让“助听器”这个原本小众的品类迅速进入大众视野,有望成为下一个消费电子的“爆品”。

事实上,早在国外科技巨头躬身入局之前,成立于2016年的音科思就已洞察趋势,投入到了OTC助听器领域的研发当中。目前,音科思已形成了自研的28nm先进制程芯片、专利仿脑听觉核心算法、智慧语音分离降噪技术等核“芯”技术优势,在OTC助听器赛道处于领跑的位置,具备了与苹果、索尼等科技巨头同台掰腕的实力。

被科技巨头盯上的“助听器”,由音科思带入了智能化时代

苹果在OTC助听器领域的野心,在AirPods上。在2021年6月8日的 WWDC上,苹果宣布AirPods增加了读取体温、监测姿势,还有“语音对话增强”等功能。此外,AirPods的麦克风、放大器和复杂的处理器技术共同组成了AirPods的传感器阵列,可通过算法调整硬件参数,实现对声音的整体控制,赋予了AirPods一定的辅助听音功能。

Bose则于2021年推出了自己的助听器产品,其外观设计与传统助听器类似,借助算法处理,用户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播放音乐、接听电话等功能。10月,索尼牵手WS Audiology推出OTC助听产品,同时具备蓝牙功能,可以连接到iOS设备收听音乐。

引领者所见总是趋同。苹果、索尼以及Bose对于助听器智能化的思考,与音科思的思路不谋而合——2020年,搭载了音科思自研28nm芯片的风筝一代智能辅听耳机正式上市。该款辅听耳机不仅嵌入了自研的仿脑听觉算法,智慧音频分离降噪技术,还加入了蓝牙5.0技术。用户使用产品时,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自动切换辅听效果和蓝牙连接功能——当用户接听电话、聆听音乐或者观看电影时,耳机能自动识别并切换到蓝牙连接,成为一款蓝牙耳机,满足日常娱乐需求。更进一步,音科思风筝系列辅听耳机可通过连接音呗App,实现软件算法的远程OTA升级迭代。

这与传统助听器单一的设计及功能大相径庭。随着作为医疗设备的助听器进一步与消费电子产品重叠,除了增强听力的核心功能之外,还嵌入蓝牙功能,覆盖听损用户日常娱乐、电话等方面需求。从这个维度出发,音科思将助/辅听设备带入了智能化时代

无惧“卡脖子”,音科思自研28nm芯片实现助听器芯片的自主可控

小小的助听器,不仅吸引了科技巨头的目光,甚至大国科技战中,也能看到中美科技角力的身影——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夫妇就曾指出,中国医院中的大型医疗设备95%依赖进口,连耳朵里戴的小小助听器都被欧美垄断。

事实上,在传统助听器领域,凭借着90%以上市场规模和芯片技术上的先发优势,欧美五大听力集团在助听器高端芯片领域形成了55nm 专利技术垄断的局面。

此前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试图从制造设备、制程工艺、产业链等全方位遏制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而在10月份,美国加码芯片技术制裁,禁止美国供应商向生产先进DRAM和NAND芯片的中国制造商提供设备,停止向我国出口28nm设备。

这给我国的科技创新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助听器领域,更是如此面临极大困境。令人欣喜的是,音科思从成立之初就凭借自身技术基因以及强大研发团队,耗时3年多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助听器专用芯片,实现助听器芯片技术的自主可控。

音科思自研的28nm芯片采用MCU+DSP技术架构方案,将芯片和算法的工程化结合,带来了更适配的性能和更优的算力和表现,不仅从技术层面上突破了国外传统助听器55nm芯片的专利垄断,还以更低的功耗实现了更高的性能,具备强大的处理计算能力。其理论峰值算力可达480Mhz,是欧美五大听力集团 55nm 芯片产品的6倍。

今年4月,音科思风筝二代产品“风筝Kite2.0智能辅听耳机”上市,在算法和硬件层面做了全面的优化升级。硬件方面,风筝 KITE 2 配备了双麦克风阵列,在音科思专利核心算法的加持下,能精准计算和采集对话时声音的方位,在保护主方向目标语音的同时,消除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噪声,为听损用户带来更清晰的沟通体验。同时,风筝 KITE 2还加入了骨传导麦克风,专门负责自声抑制和消除,还原真实自然的听感。风筝 KITE 2采用了特制软硅胶鲨鱼鳍耳塞,佩戴舒适自然,极大减少堵耳感,为佩戴者带来更舒适的聆听体验。

据了解,风筝Kite2.0智能辅听耳机在京东、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音科思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随着双11的预售大幕的正式开启,音科思还为用户准备了大额优惠,1699元就能将风筝Kite2.0带回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