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众投资:再迎政策助力,氢能源赛道又“沸腾”了!

热点事件:本文由博众投资编辑整理。8月26日,上海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提出,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项目在临港新片区布局,支持临港新片区开展氢能替代工艺装备研发制造、制氢装备制造、IV型储氢瓶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加快培育一批氢能“独角兽”“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博众投资)

通知中提到,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项目在临港新片区布局,推进在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探索开展一定规模的光伏发电制氢、风电制氢等“绿氢”示范,稳妥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设施等多个重点支持方向。通知中还提到,探索开展海上风电制氢、光伏制氢、氢能新技术在绿色数据中心的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支持国内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等在临港新片区联合设立统一、高效的氢能交易平台。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用于生产、研发和经营的银行贷款,给予最高200基点的贷款贴息支持,每年贴息金额规上企业不超过2000万元,规下企业不超过500万元。

image.png

受此影响,今日氢能源相关个股纷纷跟随大涨。

image.png

氢能:加速能源结构低碳化

氢能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约1200万吨。中国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作为宇宙中储量最高的元素,氢能来源广泛,宇宙质量75%都是由氢元素构成,在地球上氢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物质之一,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氢气存在于空气中。氢能来源广泛,除了以化石燃料制氢外,还可利用风电、太阳能等通过电解水形式制氢。根据制备方式不同,可将氢气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中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燃烧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排放。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氢气是灰氢,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95%左右;蓝氢是将天然气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热蒸汽重整制成。虽然天然气也属于化石燃料,在生产蓝氢时会产生温室气体,但由于使用了碳捕捉、利用与储存(CCUS)等先进技术,温室气体被捕获,减轻了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实现了低碳制氢;绿氢是通过使用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制造的氢气,例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生产绿氢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博众投资)

image.png

氢能源战略价值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当前我国氢气产能约每年4100万吨,产量约3342万吨,是世界第一产氢国,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望实现平价,在2060年碳中和情境下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需求方面,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加至3715万吨,2050年可到9690万吨,2060年则增加至1.3亿吨。已知202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大约为3.34亿吨,其中化石能源制氢(灰氢)占比最大,约为67%左右,灰氢量大约为2.24亿吨,而2020年绿氢占比仅3%,约有0.1亿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9.69亿吨,其中灰氢制取比例从67%降至20%,绿氢制取比例提升至80%。(即灰氢约为1.938亿吨,绿氢为7.752亿吨)因为灰氢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产氢仍会带来一定的碳排放量,而绿氢完全通过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制氢等技术将实现零碳排放。相比之下2050年由于绿氢的占比不断增加,优化灰氢,碳排放将会大幅度减少,逐步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

image.png

氢能产业链梳理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氢国,并已初步形成包含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加氢及应用三个环节产业链条,各产业链公司均有所涉及加氢站部署。

上游制氢产业链

上游制氢途径多样,目前我国主要有四类制氢路径:化石燃料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和依托清洁能源发展起来的其他制氢新技术(如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热化学循环制氢等)。

中游储运产业链

根据氢气储存状态,可将其储运方式分为气态储运、低温液态储运、有机液态储运和固态储运等方式。不同状态储存氢气可通过车载、管道或船用进行远距离运输。《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我国氢能储能领域发展目标: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推动低温液氢储运产业化应用,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

下游加氢及应用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下游应用端包括加氢站与相关设备,以及氢能源交通应用(氢燃料电池车等)、工业应用(发电、冶金等)以及家庭用氢等。(博众投资)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通胀等因素是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使得经济停滞不前或衰退的风险;

技术进步不确定性:由于氢能源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较高,若关键技术攻克不及预期,可能使得氢能源降本、产业化、应用普及受阻等风险;

财务风险:产业链处于发展初期,个券可能因快速扩张、竞争激烈、盈利不足等因素带来财务风险;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虽然当前国家层面政策积极鼓励,但不排除政策细则制定及落地节奏慢于预期。

参考资料:

《氢能源产业链相关转债梳理:全球能源格局有望重塑,氢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上海证券;2022-04-08;

《从氢能源产业链看行业发展:拨云雾,睹“氢”天》艾瑞咨询研究所;2022-06-010;

温馨提示

本文观点由--蔡永嘉(执业编号A0600622020001)编辑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image.png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