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NFT论坛实录|国内web3.0怎么走,数字藏品的中国发展之路

7月19日,耶鲁北京中心与耶鲁北京校友会举办耶鲁NFT线上论坛:数字藏品的中国发展之路。

数字藏品基于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从而实现可确权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在国内外元宇宙热潮之下,数字藏品已然成为最热赛道,腾讯、阿里、京东等各大平台纷纷进场推出数字藏品的交易平台,数字藏品也凭借其创新力激活了博物、非遗等多个行业的“数字化破圈”。

在web3.0的共创精神之下,数字藏品如何在国内发展?怎样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探索出用户和文化项目的共创关系?我们又如何通过数字藏品推动更多人对文化的认同和参与?

论坛邀请到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金鹏,雅昌文化集团首席技术官、雅昌艺术网总经理蒋子俊,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双镜2M创始人焦正道,BODL Ventures合伙人、链闻前总编辑刘锋,MUNDUS Labs创始人李嬴等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藏品的中国发展之路。

以下是嘉宾发言节选(按嘉宾发言顺序):

国内数藏行业出现拐点:“NFT社区”萌芽

——双镜2M创始人焦正道

随着元宇宙与数字藏品风靡海外,从去年开始国内数藏市场也进行了各类数字藏品的探索,目前以IP数字衍生品为主。在今年三四月份之前,这些数藏产品基本上还是万人空巷的状态,常出现发行NFT几秒钟售謦的情况。但随着发行的IP越来越多,用户热情也在降低,单纯依靠IP来发行数字藏品的电商模式是不能长久的,今年市场即将出现拐点——“社区型NFT”正在萌芽。

过去,商家把一件商品交付给用户就结束了服务。但如果NFT也只是“卖完即止”,那说白了只是卖了一张图片而已。尝鲜以后,用户不会一直想要这样的NFT。对他们来说,他们会期待,获得NFT的那一刻才是开始。目前来说,最好的解决的方案是社区,同时在监管政策不断成熟之下,我们更加相信基于社区NFT的精细化运营的走向。

举一个社区的例子,我们一直在探索基于NFT创作者经济在中国落地的话题。我们和万合天宜影视公司把动漫《星际一游》的一些待开发的角色做成NFT盲盒,有创作意愿和能力的用户将会获得这些盲盒的空投,并和项目方编剧、插画师一起去完善这些角色的独特故事,从而形成半中心化的社群。在这里,一方面,项目方实现了用户间的主动传播,IP获得了新的内容输出,另一方面,用户自发创作的内容也获得了基于版权确权的经济收益和自我实现。用户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把原来单向观影变成双项奔赴的关系,用户和项目方本身成为一个整体,这也是web3.0倡导解决双向参与、共建共创的问题。

国内市场正在变化:市场泡沫正在消失,用户买到NFT期待后面有更多的可能性,某些品牌数字藏品不再畅销也开始冷静反思,监管措施会让NFT真正回归到确权工具本身的价值,拐点出现。而此时,“NFT社区”正萌芽。

当前阶段,这样的社区案例仍然需要平台的引导和市场教育,我们会觉得离web3.0去中心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半中心化的、本土化的形态还需行业的共同探索。

NFT将带来全新的创作者经济形态

——BODL Ventures合伙人、链闻前总编辑刘锋

NFT对于创作者是一种完全赋能,未来能够带来全新的创作者经济形态。NFT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数字艺术以及数字的很多表现形式能够真正的确权,可以给创作者赋予某一类作品和输入形态的所有权。

我们所熟悉的web2.0是一个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创作者的作品真正所有权是在平台手里面的,平台很容易完成屏蔽、删除、封号等各类操作。而NFT平台基于web3.0,平台内作品可以确权到创作者自身,由此,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开启更多创作者的新商业模式,比如说组建自己的粉丝俱乐部、在社区进行二次创作等等,放心大胆的激发创作者的热情。

可以再期待,因为有了新生的创作者和模式出现,可能我们会看到全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改变,这个才是真正NFT和数字藏品的魅力所在,所以我非常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新的模式和新的充满想象力的尝试。

艺术将在元宇宙共创中走向群众

——雅昌文化集团首席技术官、雅昌艺术网总经理蒋子俊

很多人感知艺术会觉得艺术离群众比较远。拍卖行拍多少钱和大家关系不大,能帮助艺术家做宣发把作品卖出去故事就差不多了,但在融入元宇宙与数字藏品以后,其实真正好玩的才刚开始。

元宇宙融合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科学创新三方面交叉学科,就像是为年轻人量身打造一般。Z时代的年轻人群既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很有可能也是元宇宙的原住民。他们非常热衷于虚拟人物与精神空间,所以也能够借助科技手段和艺术去创新。

我们更多是需要搭建一个桥梁,把上游的创意资源和下游的产业资源衔接起来——在之前,和艺术家签和约成本会很高,但如果有区块链确权机制,这件事就变得比较轻松。由此,我们可以让艺术和生活美学、创意、文创去融合,变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可以把艺术作品变成各种衍生品,比如我们平时家庭的装修、甚至是手机壳、背包、水杯等小物件,都可以融合起来。

现在国内的玩法属于数字卵生阶段,我们为年轻用户做量身订作,引起他们共鸣,但是这个东西谁能够去创作?艺术不应该离生活很远,它的很多内涵没有被释放出来,我们可以更加的大胆的去畅想:可能年轻人自己既是用户,他也是创作者,同时他还是元宇宙社区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艺术的领域它仍然属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当艺术和生活、数字社区连接,这就会变得非常有生命力。区块链到了社区,已经把艺术的各类资源给衔接起来了。

  将NFT技术融入乡村振兴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金鹏

区块链技术为文化产业的消费端与生产端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技术革新。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带来了未来文化产业和其他行业乃至于和制造业进行嫁接和融合的可能性。第二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实现了从源头上进行保护的、有明确的确权机制和不可逆确权的记录,这也是它能够实现数字艺术大众消费的前提条件。第三个方面,从政策的角度上来说,应用区块链技术是国家战略方向,区块链一定会成为我们技术基础设施之一,但过程中还需谨慎,大家也都在进行各方的调研及考察。我希望区块链NFT技术应用着重于内容创新、消费业态创新,给文化创意带来新的源泉。

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一个领域。

我们协会专门下设了乡村文化创意分会,联合北大、清华等15所重点高校进行乡村文化创意产品的策划创新,目前正在河南、江西、四川等几个省做试点。国内NFT技术和乡村文化创意产品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乡村是非常分散的,不像北上广深聚集度非常高,对于广袤的乡村来说很难把他们聚集到一起,也很难让大规模人群下沉到乡村。但是乡村有非常独特的文化,既可以有地理标志产品,特产农副产品,也可以有非遗文化,同时有乡村旅游和非常好的民宿,相应的资源其实非常丰富。我们如何把资源整合在一起?能够让大家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它,去对它感兴趣,甚至是为乡村进行引流?或许会出现一些NFT兴趣社交平台进行合作和相应探索,这也是未来的方向。

  看到Web3.0下的数据互通的方向

——MUNDUS Labs创始人李嬴

分享一些我的思考。众所周知,Web2.0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数据是不互通的,NFT怎么解决数据互不互通的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尚未解决,但我们已经看到了相关的方向,也在寻找相关项目。

一个人可能是多个web2.0平台的用户,但是商家仍然不知道在哪里为他做精准营销。这个时候NFT可以充当数字世界的身份证,NFT记录了他在任何地方的行为,给他的身份打上一个个标签。比如说他多次购买过高端农产品和牛,能不能说他是和牛的粉丝用户?以后是不是可以让其他和牛公司给使用该NFT的人(潜在用户)推广。

这些数据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web2.0某个巨头平台下的,现在web2.0赚钱的商业模式是垄断了你我的数据,如果我们从细分赛道来看这些数据本身应该记录在你的NFT中,相当于你的身份证。想象一下未来你的数字身份证会记录所有平台的交易记录和浏览记录,为你做定点投放和营销是不是更有针对性?如果有人能够做到这件事,相信对世界上所有广告推荐引擎都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这也是我认为NFT的可能性之一。NFT想象空间很大,艺术类的、数据类的、权益类的,其实都是将来会出现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