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腾讯云通过中国信通院政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能力评估

6月13日,中国信通院公布了“政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评估成果,腾讯云成为首批通过评估服务商。

“十四五”时期,随着5G、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发展,社会和商业的运转模式均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这对政府跨区域、高效率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传统政府办公服务模式仍存在区域限制、信息归集等痛点难题,如何通过建设政务协同平台进一步打破部门界限、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成为当前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此背景下,腾讯云积极协同中国信通院发起《政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能力要求》行业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完成了“政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首批评估。据了解,该评估从支撑开放、场景化应用、统一工作门户、运营管理以及安全保障五大方面能力进行考察,全面衡量各个政务协同平台建设能力和水平。

政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评估框架

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正契合了以上五大评估维度,面向政务、政法、教育等各行业组织内外协同场景,提供了包括协同基础设施支撑、协同开放和应用建设、统一工作门户、运营管理和安全保障等能力,能够全面提高人员办公效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优化民众办事体验。

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产品架构

具体来讲,在协同基础设施支撑方面,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基于新基建数字底座和融合支撑平台,能够搭建一体化的技术开放平台,帮助用户实现统一的身份治理、服务管理和研发管理,有力支撑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在协同开放和应用建设方面,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联合各行各业合作伙伴打造了协同应用市场,能够面向不同层级用户实现应用高效分发与匹配,政府部门不仅可以便捷接入基础办公应用,还能根据个性化需求快速打造特色应用,如使用腾讯云微搭低代码平台,实现小程序、H5、PC Web 的多端应用高效上线。此外,腾讯云小微提供了如语音识别、智能助手、智能知识库等产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协同平台各个产品,可大幅减少了重复的人力工作,提高了协同效率。让用户、管理者都能更简单的找到应用、管理应用、使用应用,真正实现“一扇门办所有事”。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其中的领导决策套件,可使用协同平台可视化报表和图表中心,快速创建和分享在线移动端数据业务图表或大屏,同时为政府各级部门打造多级协同决策系统,成为了政府各部门使用数据的高速引擎和指挥舱。

不仅如此,在数据分析上,腾讯云一站式数据协同开发治理平台wedata,以业内独创的DataOps数据开发模式,提供丰富的数据治理工具,显著提升数据质量,同时缩短原始数据加工运维到业务应用数据的路径。在政务业务场景中,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保障上层数据应用和分析的准确率。

在统一工作门户方面,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具备独特连接优势,基于微信、企业微信和政务微信的身份、信息和应用互通,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统一入口即可随时随地实现跨平台、跨组织、跨应用的高效协作。同时,政企民三端也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沟通与互动,进一步提高政务协同效率和服务体验。

在运营管理方面,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可结合政府部门实际情况制定运营管理体系,从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应用管理、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监督管理等多个维度明确各业务单位职责,从而建立更流畅、简单、高效的协同机制,并通过腾讯运营分析平台监测平台的使用及推广情况,保障平台健康可持续运行。

不仅如此,政务协同平台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私有化成熟度高,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私有化政务工作平台。与此同时,其产品基本都支持信创且适配多种主流厂商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能够保障政务数据和系统安全正常使用。

目前,腾讯云已深入基层治理、科技助农、指尖帮扶、智慧防疫等政务协同十大场景,打造了“七人普”、全国人大、粤政易、贵政通、上海“一网统管”等多个标杆性项目,加速推动了数字政府建设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比如,基于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为广东和贵州全省公职人员打造的“粤政易”和“贵政通”移动办公平台。“粤政易”自运行以来已为广东21个地市、13万个组织,接入应用900多个,累计访问量超22亿次,公文处理的效率提升超40%;“贵政通”目前已注册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460家省、市级单位,88个县区、800余个乡镇,超过10万人使用。上海“一网统管”项目借助腾讯云微搭低代码平台,打造统一的服务门户,快速响应轻应用开发需求,服务于上海市16个区城运中心和6000多个街镇居村的基层单位。

不仅如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借助腾讯云政务协同平台能力,首次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不仅有效节约人力物力,更大幅提升了普查效率和数据采集准确性,为人口普查业务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作为首批通过中国信通院评估的“政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能力”的服务商,腾讯云也将持续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开放生态,携手合作伙伴打造更多能真正发挥便政、利企、惠民成效的解决方案,提升用户办事的便捷性、舒适度和安全性,有力推动数字政府的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