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喜马拉雅招股书

  北京时间3月29日,喜马拉雅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和中金为联席保荐人,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为战略投资者。主要财务投资者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旺投资、创世伙伴资本等。

  作为深受用户喜爱的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以金字塔式的稳定内容供给,满足用户多元化、全场景的终身内容需求,构筑了共生共赢的内容生态护城河;通过付费订阅、广告、直播等多元变现渠道找到了商业化的独特通路,打造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未来,喜马拉雅将立足于音频行业千亿级蓝海市场,深探社群经济与战略合作,深挖内容生态与品类优势,深耕智能家居与车载物联,探索“耳朵经济”的新未来。

  1、丰富内容带来广泛用户,成就深受用户喜爱的在线音频平台

  根据最新招股书披露,2021年,内容创作者数量超1351万。喜马拉雅生产的音频总体数量为3.4亿,有声书音频数量为490万,涵盖100多种类型的广泛音频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历史人文、亲子关系、商业及娱乐等。

  得益于丰富的内容供给,能够满足跨越各年龄段、不同身份、职业的用户对于内容的差异化需求,喜马拉雅已成为深受用户喜爱的在线音频平台。2021年,喜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用户达1.16亿,物联网及其他开放平台月活用户1.52亿,全场景月活用户共计2.68亿,同比增长24.4%。以收听时长计,2021年,喜马拉雅移动端的日活跃用户平均时长达144分钟,总收听内容时长达17441亿分钟,在全行业中收听时长占比达68%。

  灼识咨询行业报告指出,喜马拉雅通过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带来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而用户也反哺内容创造者打造更加优质的音频内容,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

  2、2021年营收增长超43.7%:商业化进程加速,规模效应显现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的用户规模与粘性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喜马拉雅全场景MAU达2.68亿,同比增长24.4%;2018年至2021年,其移动端用户日均收听时长从平均123分钟增长至144分钟。

  规模增长之下,喜马拉雅的商业化能力也开始显山露水。2021 年营收同比增长43.7%, 而从2018年至2021年,其营收由14.8亿元提升至58.6亿元,实现近四倍的跨越式增长。

  从营收构成来看,目前喜马拉雅已具备多元化的商业变现能力,主要包括付费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其中,付费订阅表现作为一个泛内容平台的试金石,在2021年为喜马拉雅贡献了超29.9亿元的收入,占整体营收的51.1%,且实现了49%的较高增速。2021年,喜马拉雅月活跃移动端付费会员已达1440万人,同比增长52%。2021年用户付费率提高至12.9%,付费用户同比增长48%。

  此外,包括广告及直播业务亦表现不俗,在2021年分别为喜马拉雅贡献了14.9亿元和10亿元营收。

  3、立足三层金字塔模型,站稳内容生态供给端

  历经9年多的沉淀,喜马拉雅发掘了声音的多元价值,致力于用音频向数亿人分享智慧和快乐。平台的音频内容涵盖100多种类型,包括教育培训、历史人文、亲子关系、商业及娱乐等。以内容的丰富品类与长期迭代,喜马拉雅将满足用户从-1岁到100岁全年龄段的需求,提供一家人一辈子的精神食粮。

  为保证高质量的内容供给,喜马拉雅通过PGC、PUGC、UGC三种模式,搭建了稳定的内容供给金字塔。其中,喜马拉雅与众多出版社、在线文学平台及头部创作者达成了长期合作,实现了对PGC内容的战略布局;在PUGC层面,喜马拉雅以完善的培训与激励机制,孵化出“有声的紫襟”、“幻樱空”等“草根明星”;此外,为了激发UGC创作者生态,喜马拉雅提供了便捷可靠的音频创作工具,鼓励用户参与播客、配音、朗读等UGC内容的创作,在释放用户表达欲的同时,也实现了内容供给的长尾化。

  4、内容生态护城河:生产消费和谐共生,音频产业全链共赢

  喜马拉雅通过PGC+PUGC+UGC三种内容生产模式协同,为创作者与用户搭建了共同成长的平台,以良性的商业模式促进音频产业的全链共赢,从而形成独特、活跃、规模化的音频平台。2021年,喜马拉雅用于收入分成的总支出接近16亿元,占总营收的33%。得益于对内容的长期投入,喜马拉雅吸引了数百万声音创作者。2021年,喜马拉雅内容创作者数量超1351万。

  凭借完善的内容生态圈,喜马拉雅实现了行业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共生:平台激励之下,PGC与PUGC等专业创作者加速声音创作的职业化,用户通过业余创作与内容消费在分享见解与热爱的同时,也满足了学习、工具与娱乐等内容需求,从而推动平台流量的良性增值;B端客户也与平台实现了品牌和流量的共赢:喜马拉雅为广告主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基于对客户与用户的深度理解,以原生形式覆盖效果广告与品牌广告两大类型,寻找宣传效果与用户体验的最优结合点。

  喜马拉雅基于自身的平台生态,已串联起整个音频领域的诸多利益相关方,形成价值链闭环:平台激励与培训机制持续孵化专业生产者并产出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在积累用户的同时不断拉长用户的生命周期,沉淀内容IP与用户流量,这也大大提升了对B端客户的吸引力,进而实现了广告主与内容生产者的深度绑定,打造了难以复刻、共生共赢的内容生态护城河。

  5、IoT布局撬动全场景生态,打开在线音频新增量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渗透率为20.2%,而2021年在线音乐、短视频及长视频的渗透率分别为56.8%、77.2%及76.2%,可见在线音频的渗透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此外,2021年美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的渗透率为48.7%,可见,相比美国,中国在线音频行业仍处于较早期发展阶段。就2021年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而言,美国及中国的在线音乐用户与在线音频用户的比率分别为1.3及2.8,原因之一在于,承载了美国人绝大多数生活场景的汽车,逐渐催化了庞大的车载音频市场。经验证明,在线音频行业的开发,往往与IoT场景的开发同步。

  行业早期,喜马拉雅就在智能家居、车联网等“高用户时长”场景进行试水。2017年6月,喜马拉雅推出国内全内容智能AI音箱——小雅,为用户在手机APP之外,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且更具场景化的在线音频内容入口。在车载智能终端部分,喜马拉雅与特斯拉中国、通用、蔚来、理想等家车企达成合作;同时,喜马拉雅还与阿里巴巴、小米、百度、腾讯、华为、美的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发更广泛的硬件生态,目前已陆续为华为鸿蒙OS系统交付了3个软件版本。

  截至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物联网及其他开放平台月活用户已达1.52亿。处在蓬勃增长的在线音频IoT市场中,未来喜马拉雅将有望以智能家居与车联网两大方向为杠杆,撬动全场景生态。

  6、AI赋能及数据驱动,技术引领打造具有网络效应的内容生态

  2021年,喜马拉雅的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0.27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约17.5%,技术和研发人员占比近40%。而2019年与2020年,喜马拉雅的研发开支分别为4.71亿元、6.24亿元。科研技术投入不断增加,夯实了基础设施能力,强化了AI和大数据的建设,是面向长期可持续价值的投入。

  一方面,喜马拉雅利用专有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发现和推荐机制和智能标签系统,以提高内容分发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专有技术也可以帮助内容创作者更好地制作高质量的音频内容。例如,最先进的文字转语音 (TTS) 技术和自动语音识别 (ASR) 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新闻、文章和书籍中的大量文本转换为音频。

  7、强大股东阵容深度整合,共建“耳朵经济”新未来

  招股书显示,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为喜马拉雅的战略投资者。主要财务投资者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旺投资、创世伙伴资本等。股东阵容背后,也体现了在线音频赛道的市场潜力。

  据了解,喜马拉雅的战略投资者与平台业务已经实现了深度整合,从而长期共建音频行业,打开平台更多想象空间。其中,喜马拉雅与小米小爱音响在内容层面合作的同时,共同探索增值服务的可能性;阅文与喜马拉雅通过有声书改编、IP衍生等形式,在版权层面实现生态共享。与此同时,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的收入预计于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1,204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42.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