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高端电动车新赛道,雅迪持续领跑行业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消费升级趋势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行业意识到,企业需要进入高端智能化的快车道,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在此背景下,电动车行业出现了快充、换电、智能化等新趋势,进入了深度竞争的高端智能新赛道。

迈入高端智能新赛道,品牌之间的竞争法则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单一技术或产品的竞争,而是生态和体验的竞争。深谙此道,雅迪电动车通过用户、车、智能系统,率先完成了电动两轮车的生态圈,重塑用户使用体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核心竞争力优势。

聚焦用户体验和生态搭建 按下增长加速键

2015年以来,雅迪率先摆脱市场价格战,发布“更高端”战略,精准把握消费升级时势,聚焦以高端,次高端电动车产品为核心的主航道,获得了更大的增长空间。2021年7月,公司推出高端品牌VFLY,代表着雅迪当前在电动车智能化上的前沿探索。

根据雅迪科技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王家中的介绍,VFLY不同于其他产品,它是一个整体的生态产品。除了代步功能之外,它的仪表、整车系统是智能化的,对用户习惯分析、对于导航系统的搭载、对于一键报修,人车互动都非常便捷,甚至能够与家里的互联网化产品进行系统互联。以更极致的科技生态、更个性自由的骑行体验,全方位诠释未来出行新概念,满足用户骑行体验的同时,有效推动整个行业高端水平的全面提升。

群雄逐鹿高端电动车新赛道,雅迪持续领跑行业

王家中解释道:“对于雅迪而言,高端化就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底层是产品性能和技术路线的提升,上层是用户的体验和生态的搭建,我们要打开价值增长的新窗口,首先夯实好整个产品的技术、品质、智能化、中后台,才能攀登生态的制高点和用户使用的制高点。”

对行业发展趋势来说,王家中分析,行业的智能化产品或类似于汽车、手机的发展路径,未来五到十年将全部实现智能化,只是这个智能化的分类有轻智能化,中智能化,高智能化产品,针对不同市场、不同人群智能化程度不一样。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目前电动两轮车智能化渗透率较低,但伴随双碳及新国标政策助力,叠加用户智能化接受度不断提高,行业智能化水品有望逐步提高。据此,紧逐市场趋势的雅迪品牌率先“出圈”,在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进一步打开全新的增长空间。

万亿级市场的新业态布局

新国标持续落地带来大量替换需求,叠加“双碳”、环保推动下的新能源发展趋势,绿色出行的通勤方式成为居民首选,两轮电动车逐渐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雅迪集团控股董事局主席董经贵在新春致辞中提到,未来,中国至少有5亿家庭,都会拥有电动两轮车或三轮车。几年以后,全球市场年需求量会达到1亿辆。市场空间巨大,产品升级是大趋势,相对成熟的行业,中高端产品销量逐步上升,产品高端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据了解,雅迪着重发力产品创新,聚焦用户痛点。近年来,雅迪在核心技术上面有比较大的创新,对市场上“一度电”里程通过升级电池、升级电机控制器及反充电等方面,提升了整个电动车行业的革新。此外,雅迪还在快充系统、换电系统等方面做更多努力。王家中介绍:“对于锂电快充来讲,雅迪进行了大量的市场投入,未来预计快充时间跟汽车差不多,也就是15-30分钟,就可以解决快充问题。”

群雄逐鹿高端电动车新赛道,雅迪持续领跑行业

站在创新和新业态布局的制高点上,雅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正向反馈。2021年上半年,雅迪控股实现营收123.75亿元,同比增长63.9%;股东应占利润5.89亿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约49.2%。有分析表示,雅迪上半年营收和利润的强势增长,与产品高端化、品牌年轻化的持续发力息息相关。

日臻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给了雅迪扩张布局全球市场的底气。王家中对环球网记者介绍,目前,雅迪品牌销售到80多个国家,对电动车的总额来讲有1/4的销量占比。全球用户一共超过了5000万,特别是国内市场2021年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在27%左右。

锚定“可再生能源+储能”双驱动,积极推动出行市场减碳减排

雅迪王家中认为,在双碳背景下,雅迪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制定产品技术路线时就要考虑在全生命周期下减少碳排放,比如在原材料的使用、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整车报废回收等各个环节,确保产品流通的全过程符合节能减排目标。

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仅是对整个出行产业链提出了结构转型的要求,更是对整个国家、社会、企业提出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求。王家中表示,“可再生能源+储能”的组合形式,将是推动未来出行市场减碳减排的主要推动力。

据此,雅迪推出高端智能换电车“换换系列”新品,同时上线换换智能换电服务平台,通过一系列换电产品的布局和充电网络的建设,为用户创造更便捷、更高效、续航更持久的绿色出行解决方案。

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领导者,雅迪在提供让用户有幸福感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将坚定地做双碳目标的践行者,持续打造新一代绿色科技出行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