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云计算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和渗透率的不断增长,我国公有云市场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IDC报告显示,2021 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123.1 亿美元,其中 IaaS 市场同比增长 47.5%,PaaS 市场同比增长 53.9%。从 IaaS+PaaS 市场来看,2021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48.6%,虽较 2020 年下半年(53%)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着全球最高增速!
除此之外,随着国内政务、医疗、教育、商务办公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公有云市场竞争也进入白热化状态,各厂商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阵营厂商增长迅猛,其中,业界“黑马”移动云悄然跻身前列,据《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三季度)跟踪》(laaS+PaaS)最新消息透露:移动云市场份额已位列第7,同比增速达135%,环比增速业界第1。
回顾过去的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可以发现:从2015年上线试商用到2019年初,移动云尚未能跻进前列,位于IDC排名“others”中。随着19年中国移动云改战略实施,移动云“战略性关键业务”的定位得到明确,在研发、建设、运营、生态等多方面发力,综合实力更坚韧,并于2020年Q3进入IDC排名第11名,发展势头初露。此后,移动云凭借“云网一体、云边协同、云数融通、云智融合”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开拓市场。IDC排名也从2020年Q4(第10名)、2021年Q1(第9名)、2021年Q2(第8名)到2021年Q3(第7名),保持着稳中向好的节奏。
决胜云计算黄金期,这朵云底气何来?
结合当前国内公有云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即“大者恒大、强者愈强”的局面,移动云能做到现如今的在增长率上大幅领先于行业整体、在公有云厂商中首屈一指成为新的增长极,其发展当得一句“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背后的底气也引人探究。
私以为大致可以从"技术研发"、"产品丰富度"、"资源及客户应用"三个层面道出其中一二。
首先是技术研发上:在2021年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移动云向外界展示了其最新技术研发动态,包括发布全新技术内核2.0,同时发布(大云融天)云边协同产品能力、(大云坤舆)云网一体产品能力等。无论是从打造架构更新、性能更强、服务更优的分布式云,以“泛在算力”满足行业数字转型需求,还是从提升资源编排、高性能计算、异构融合等技术能力,攻克支撑百万节点大规模集群的难题,都可以看出移动云一直相当重视夯实自身技术体系、升级技术能力。
其次产品丰富度上,移动云贯彻"IaaS以我为主、PaaS为我所用、SaaS广泛合作"的策略,不断进行产品打磨与创新。据可查数据,截止21年底,移动云自研产品数量超230+款,产品丰富度上进入国内第一阵营;同时通过开放云市场引入17个领域1200+家,提供2700+款优质SaaS应用。在补齐数量的同时,移动云也同步推进"提质"工作:针对公有云平台能力,重点攻关突破了对象存储扩展性、虚拟交换机处理能力等关键难题。客户侧的感知显著提升,云主机订购响应时长、开户速度、实名认证审核速度等均有较大提升。据权威机构测评显示,移动云在云主机、云存储等产品质量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最后,在资源及客户应用方面,依托中国移动的雄厚财力和发展云计算的决心,移动云资源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加码,在全国范围内布局N+31+X资源池、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中心节点覆盖13省份16节点,边缘节点超300个,向政务、医疗、工业、教育等重点领域输出核心能力,服务客户数量超百万。特别是在政务领域,移动云打造了“四川政务云”、“安徽政务云”等重点项目,协助近20个省级、100多个地市级政府构建数字底座。据IDC“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移动云目前已进入中国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前三。
也正是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积累,移动云这两年在市场营收上的表现也不俗:2021年上半年移动云全网收入97.2亿元,超2020年全年收入,整体可圈可点;当然移动云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困境:比如,对垂直行业的理解尚待加深、属地化支撑服务能力还得更加专业、公有云市场前五厂商大盘稳定……对于移动云来说,这些都是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上云逐渐进入“深水区”,云服务商的综合实力备受重视!未来,公有云市场仍存在变数,从“运营商做云的不被看好”到“公有云市场新的增长极”,我们也期待看到移动云为中国云计算领域注入更多活力和能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