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电动车行业领航品牌雅迪在2021中国自行车产业大会上带来了雅迪Y80、YS530、YS500等电单车产品,凭借核心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同以往的新潮骑行体验,重塑绿色、骑趣生活方式。雅迪电单车系列产品的亮相,也标志着中国电动车行业吹响了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号角,而雅迪无疑是绿色出行浪潮的引领者。
大会上,雅迪带来Y80、YS530、YS500等电单车产品
技术创新,重塑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电动两轮车具有刚性需求,行业受新国标影响,2021-2024 年为存量替换高峰期。另一方面,95后、00后消费群体正在快速崛起,他们的需求也从功能化转变为品质化、个性化、差异化,强调高端、智能、新潮的两轮车正在成为未来的主流。
在存量换购和消费升级的双重浪潮之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雅迪率先洞悉市场变化,以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针对不同消费圈层、不同场景推出了不同品类产品。
活动现场,雅迪电单车产品获用户点赞
本次在2021中国自行车产业大会上亮相的雅迪电单车品类,就是针对城市骑行、户外休闲打造的高端品类,该系列搭载自主研发的OKAWA中置电机,打破了国外的电机技术封锁,经历上千次重复实验和精细打磨,三次产品迭代,总骑行测试里程超过10万公里,让消费者既能享受电动车的轻松,又能享受骑行的愉悦,是真正带来绿色骑行体验的核心“黑科技”。
活动现场,雅迪电单车产品广受好评
雅迪科技集团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司长涛,现场也在“数字化 新业态赋能两轮制造新发展”论坛环节分享了雅迪对电动出行未来趋势和消费需求的思考,并对雅迪在快充、换电、电单车等多领域的布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雅迪科技集团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司长涛在本届产业大会发表演讲
据了解,雅迪在前不久发布了全新的高端智能换电车——雅迪换换系列,带来“1换即走,无限续航”的骑行新体验,帮助用户摆脱电量桎梏,为消费市场带来真正划时代的全新出行解决方案,成为全球用户的绿色出行新选择。
雅迪高端智能换电车——雅迪换换系列
还有目前正在热销的雅迪冠能系列产品和雅迪TTFAR石墨烯3代电池,无不通过解决消费者的出行续航痛点,带来动力和里程兼备的全新骑行体验,拓宽了用户的出行场景,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绿色骑行的阵营。
值得一提的是,雅迪还高调亮相了2021年意大利米兰国际摩托车博览会(EICMA),向全世界展示了雅迪换换系列、雅迪电单车系列等创新产品以及无线充电、快充等黑科技,展现了雅迪以尖端科技赋能绿色出行的决心,获得了海外媒体、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的盛赞。
雅迪电单车亮相米兰国际摩托车博览会
正如2021中国自行车产业大会所倡导的“绿色出行 智慧交通”主题,作为电动车行业的领航者,雅迪通过核心技术创新,不断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绿色出行体验,重塑了以电动车为载体的绿色健康生活新方式。
绿色出行,雅迪扛起行业新浪潮大旗
近年来,全球城镇化趋势越发明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两轮电动车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深耕出行行业20余年的雅迪,深刻意识到推动绿色出行的持续性发展,不仅要有核心技术支撑,更要注重绿色出行理念的引导和传递。
截止今年,雅迪已经围绕“绿色出行”连续举办了5届717骑行节,为民众购车提供亿元低碳补贴,率先建立“再造池”联盟回收处理废旧铅酸电池,联合政府部门、知名演员发起绿色骑行号召,持续倡导绿色骑行的新生活方式。
同时,雅迪还将绿色出行理念打造成公益广告,为世界环境日打造的《给地球面子,你才真有面子》、《绿色出行,你我同行》等公益短片,通过趣味场景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凸显绿色出行对于环保的重要性。
雅迪《给地球面子,你才真有面子》公益短片
曾经有人算过一笔账,在二十年的时间里,雅迪累计销售超5000万台电动车,减少石油消耗907万吨,相较燃油轿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63万吨,相当于植树15.9亿棵。
坚持核心技术创新,让雅迪拥有了电单车、换换系列、冠能系列等颠覆行业认知,革新绿色出行体验的产品;坚持绿色出行理念不动摇,让雅迪率先扛起了行业绿色出行新浪潮的大旗,持续面向全球倡导绿色科技出行的新生活方式。未来,雅迪将会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积极承担绿色科技出行使命,引领电动车行业走向绿色、科技、环保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