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青年呼唤: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面对中印关系,你怎么看?

青年人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站在中印关系的十字路口,面对分席而坐还是携手共进的问题,《少年会客厅》第五期节目中的8位中印青年,以及100位线上参与投票的中印青年的选择竟出奇的一致——携手同行,团结应对机遇与挑战!

他们在各自文化的浸润下成长,性格各异,爱好多元,学习或工作的专业领域也大不相同,但大都在“是”的选择框打下了勾,传递了中印未来关系的积极信号,为推动未来战略共识、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迈出新的步伐。

山和山不相遇 人和人要相逢

“四海同春,不以山海为远”。中印比邻而居,有千年友好历史,有现实共同利益,也不时有些恩怨纠葛。Z世代青年们一致认为,边界争议并非中印关系的全部,中印有足够多的智慧,和平地自行解决争端。

印度是同中国建交的首个非社会主义国家,过去70多年来,中印关系取得实质性发展,政治、经济和人文等领域联系日益加强。

印度记者扎卡里亚(Shamim)认为,中印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难免存在一些摩擦,甚至还有些“嫉妒”的情绪在作祟。

“但不管怎样,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看待问题,要前进,不要后退。”

国与国交往,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彼此,以什么样的思维解决问题。

在印度青年甘德(Amartya)看来,中印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威胁和对手,双方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强合作而不是彼此防范。甘德(Amartya)在节目中呼唤直面现状,解决问题,不要让信息茧房导致更多的偏见,甚至误解。

“边境问题是当下,甚至未来都会面临的问题。我想,中印的年轻人应该直面现状,进一步加强民间交流,要认识到对方是真实的人,消除刻板印象。”

中印文化交流古已然

中印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亚洲的大地上开出了瑰丽绝伦的文明之花。在长期的岁月中,两国文明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鉴共进,留下不少令人感慨的佳话:玄奘西行取经,播撒中印两国人民千年的友谊之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远航、六抵印度,带去中国的友邦之谊。再到近代,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印相似的教育风格和制度、因人口庞大而竞争性极高的学业压力,让观影的中国学生有了强烈共鸣。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舞者吴景茜认为:

“中印两国都拥有最古老的文明,这些共同特点能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

印度记者扎卡里亚(Shamim)更是坦言,中印的文化交流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正如某位著名作家提到的:

“如果将印度的泰戈尔借到中国一年,将中国的孔夫子留在印度十年,那么中印两国人民将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

摒弃冷战思维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新时代国际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美国作家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未来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但就读于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汪宗楠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各国文明应该共存的状态。”

冷战思维应该永远摒弃,战争与冲突不是从来就有的,和平共处才是历史的主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才是世界各国与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金赫也同意这一点,他认为现代国际关系应当是各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和平相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整个国际社会应该遵守的准则。”

中印是世界上拥有青年人数最多的国家,两国青年人数加起来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总人口。青年是中印友好的生力军,中印关系的未来在青年人身上,中印青年应具有全球眼光,加深对中、印两国的认识和理解,为中印民心相通牵线搭桥,为两国关系添砖加瓦。

面对新冠疫情,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全球挑战,两国青年更需要敞开胸怀、打开视野,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交流、用头脑去思考,探寻和发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印度。

修建一座桥,远比砌一堵墙要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良好的民意基础符合中印两国的长远利益,只有真正构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两国青年的互动,分享想法、前景、愿望,两国青年才能真正成为变革的积极力量。或许,到青年力量成熟之际,会因深入的理解和包容,为早已越过古稀之年的中印关系注入暖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