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车联:践行普惠提升驾驶安全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掌握着先进算法和海量数据的互联网企业,理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的担当和更多的追求。这是时代的号召,也是企业的责任与使命。从成立伊始,百姓车联就创新商业模式,致力于为三四五线城市车主提供普惠性服务,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安全驾驶取得了显著且持续的效果。

百姓车联:践行普惠提升驾驶安全

科技创新推动安全驾驶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汽车类交通事故159335起,造成43413人死亡,157157人受伤,这就意味着每3.3分钟就有一起车祸发生,每12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3.3分钟就有一人因车祸受伤。而在各类交通事故的原因中,人为因素的占比超过90%。

为了推动司机改变不良驾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百姓车联技术团队凭借在数据科学和传感器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采用“AI算法+强运营”的双重设计,自主研发了“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

该系统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技术,具有低成本、覆盖率广、识别率高的特点,可有效识别司机的驾驶行为,发现危险驾驶因子。相比传统OBD硬件技术,“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识别更加精准,它不仅能够识别司机是否有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超速等行为,还能够识别司机开车时是否存在诸如发微信、打电话这类个体行为。一旦发现,系统将记录并及时给予反馈建议。从而规范车主驾驶行为,减小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其实,用AI算法识别驾驶行为并非百姓车联独创,此前一家美国知名科技公司已经证明了其商业价值。据了解,该公司上市时,其市值就达到了67亿美元。与美企“驾驶技术好就不容易出事故”理念不同,百姓车联更进一步,不是简单地用技术手段区分司机,而是更强调主动安全驾驶,通过各种运营手段训练共享修车计划成员改善驾驶行为。在百姓车联持续开展的“好好开车计划”中,当成员在规定时间和里程内“驾驶安全分”达到合格线,平台就会给予积分、现金奖励。

强运营的激励措施激发了司机规范开车的潜意识,身处全国各地的成员互相比拼,晒分数,争100。目前,许多成员已经养成规范开车的习惯,上车的第一件事是系安全带,第二件事就是点开APP中的“好好开车计划”。

驾驶行为的改变直接体现在各项数据上。根据大数据统计,参与该计划的共享修车计划成员的安全分平均分持续、稳定上升,低分区人员快速向高分区集中;在细分类别中,长、短途出行人员的驾驶行为均趋于规范,安全分不达标人员占比持续下降,短途的安全分不达标人员占比下降速度尤为明显,其下降速度接近长途出行人员的两倍。

普惠三四五线城市车主

在规范驾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率的同时,百姓车联还聚焦为三四五线城市车主提供普惠性的养车、修车、用车服务。

据中国产业信息2017年数据显示:在三四线城市中,月收入在 2500 元以下的人群高达59.4%,月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人群占比为34.6%。据上海证券报2021年1月4日报道,银保监会座谈会上公布的数字显示,车险综合改革后,全国车损险投保率为65.6%。这意味着,全国有34.4%的车主没有购买车损险。三四五线城市车主,大多具有收入相对不高、对支出费用敏感的特点,汽车不仅仅是出行代步,更是部分家庭赖以谋生的工具,一旦车辆损坏,对家庭经济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如何有效降低他们养车、修车、用车的成本?百姓车联创新商业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与便捷性,向没有车损保障的车主提供普惠性的共享修车服务。截至目前,平台超过七成的成员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80%以上业务地区为县和县级市。

当前,汽车后市场乱象丛生,《瞭望》刊发时评文章指出,专业消费不能靠消费者涨知识去防止被坑被宰,需要以诚信体系托底,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商家进行信用评价,逐步建立完善商家信用数据库,及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推动商家诚信守法经营。

为了能实现“保品质、降费用”的普惠性服务,百姓车联将创新的链条延伸到汽车后市场,身体力行地提升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效率。一方面,通过优化供应链,集中采购汽车零部件,打掉中间商环节,实现了价格可控;另一方面,将网聚的成员无偿导流给修理厂,实现了向传统行业的赋能与赋利。在保证零配件品质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让成员真切感受到费用的大幅降低。

有温度的服务,普惠的产品,让百姓车联获得了各方认可。目前,百姓车联签约的2000家一、二类大型修理厂,累计帮助了数千位成员获得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共享维修服务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8%的高位。

时代为科技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创造出互联网发展的中国奇迹。作为浪潮中的一员,百姓车联在享受时代红利的同时,从未忘记初心,让普惠产品服务更多三四五线城市人群,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价值的统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