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车联95后算法工程师创新评分模型

“团队给我的帮助真的很大,我不仅学习到了新技能,还第一次让自己的工作影响到那么多人。”加入百姓车联一年多,在团队的帮助和引导下,算法工程师苏锦华成长迅速。近日,他的研究成果在普适计算领域国际比赛UbiComp2021中成功入选,他创新设计的评分系统也正在申请专利。

百姓车联95后算法工程师创新评分模型

图为百姓车联工程师苏锦华参赛论文在网站的展示

苏锦华是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高材生,去年加入了百姓车联,刚22岁的他是百姓车联研发团队里年纪最小的一员。平日里,他习惯戴一副黑框眼镜,穿一身深色系T恤和牛仔外套,眼神坚定有力,话语间流露出超越这个年纪的沉稳和成熟。

百姓车联95后算法工程师创新评分模型

图为算法工程师苏锦华与同事探讨工作

不过刚来公司那会,苏锦华也常常犯难,在校成绩优异的他在工作中却总被“现实”敲打。“从理论走向实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苏锦华回忆说,“大学四年我们学的偏理论,很多模型都是按照常规出牌,格式也很整齐。即便各类大赛也是如此。但是,工作中实际的用户数据就没那么理想化了。”苏锦华意识到,实际的用户数据往往盘根错节,非常复杂,不同用户还有不同特征,意料之外反而是常态,需要他有足够的耐心去重新检视数据。

另外,公司研发的“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对运行效率要求特别高,他在学校学习的R、Python存在局限性,需要去学习新的语言C++。在团队前辈们的帮助下,他为自己制定了时间表,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把书本、网站、在线课程上的重点都一一研读,很快他把理论熟记下来了。

算法是一门实操性要求很强的技能,光靠理论学习还远远不够的。为了让他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技能,同事们鼓励他多使用C++写代码,大家通过代码检查帮他查缺补漏。“这对于刚入行的工程师来说,是件很难得的事儿,一般熟练掌握这门语言需要2至3年的工作经验。”算法专家汪磊解释说。一开始,由于使用不熟练,苏锦华常常顾此失彼。好在,公司前辈们不厌其烦利用下班时间为他挑错、修改。逐渐,他也慢慢地找到感觉,在不断地练习-修改-练习中迅速成长,代码写起来越来越顺手,不到一年,已经能初步掌握了这个新语言了。

苏锦华快速适应了工作中的节奏,也获得团队里的前辈们的认可,业务团队给他布置了一些独立的任务,比如给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建立评分系统。这是一项从零到一的任务,全新的挑战,从开发到设计,甚至到验证,都需要他一个人胜任。

任务艰巨,苏锦华总结前期在工作中的所学,进行了初步的数据探索和模型建立。那段时间他争分夺秒,回到家后也依旧钻研,吃饭的时候还不忘翻开笔记本将设计的想法记录下来。经过设计、调试、验证近一个月的时间,他的算法得到了数据的有效支撑,成功通过。在这个基础上,他还把打分系统与金融管理领域实例相结合,利用股票波动率、收益率的逻辑解决分数评判标准,这样的创新设计可以作用于更多场景使用,受到了团队的好评,并正在申请专利,用团队领导的话说“这次任务他超预期完成。”

“我们是一个共同奋斗的集体,我们鼓励团队成员学习和创新。为大家提供一个专业但自由的成长环境,更能相互促进、不断提升。”谈及苏锦华取得的成绩,算法团队负责人张源源说道。正是这种鼓励员工,包容员工,支持员工成长的工作氛围,极大调动了数据科学与平台团队的自驱力和创造力,让百姓车联的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在识别的准确度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有平台的地方,成长看得见。苏锦华很庆幸刚踏出校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共同奋斗的集体。在百姓车联这个平台,与同事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学习、奋斗、进步,用青春书写了更多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