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手车市场已被多数企业定义为即将爆发的新蓝海,目前不少参与者正摩拳擦掌。为了方便经销商、车企等易车广大客户,更好抓住新机遇与应对新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几个问题:未来二手车演变会呈现哪些新特点?哪些新用户会涌入?如何吸引二手车新用户……
2017-2021上半年,青年用户二手车购买意愿持续提升,加速推动中国二手车市场消费年轻化
2017-2021上半年,30岁以下青年用户的二手车购买意愿持续提升,由30.52%升至60.48%。上述趋势推动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消费重心加速年轻化,30岁以下青年用户占二手车大盘的选购意向比例,由2017年14.24%升至2021上半年18.45%;短短四五年时间,中国广大青年的二手车消费态度,由怀疑、观望转为肯定、接受,甚至积极拥抱,青年的二手车选购心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随着青年用户持续涌入二手车市场,将对中国新车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将给经销商带来哪些新机遇?
近几年,豪华品牌大规模降价促销、加速涌入二手车市场,青年用户选购豪华二手车意愿增强
近几年,奥迪新车大规模降价促销与奥迪二手车保值率大幅下滑等,大幅增强奥迪在二手车市场的竞争力,2021上半年,奥迪领衔青年用户二手车意向选购排行榜。宝马、奔驰也晋级TOP10,共同助力广大青年用户提前实现“豪车梦”;以奥迪、宝马、奔驰为代表的、使用年限3-6年、挺进10万元价区的豪华二手车,已经切入到日产、别克、现代、福特等合资普通品牌的新车市场腹地,对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普通品牌形成强势冲击;大众虽然在新车市场处于销量领先位置,但在二手车市场,广大青年选购本田、丰田的意愿更高,将对大众日后的新车销售形成间接威胁。
2021上半年,性价比高是青年用户选购二手车的核心原因
2021上半年,青年购买二手车的核心原因是性价比高,占比57.26%。其次为新车上路练手,占比19.4%;再次是省去购置税等费用,占比14.11%。从价区分布看,价区越低,青年用户购买意愿越强,其中6万元以下是最大价区,占比高达28.6%;30岁以下青年用户刚步入社会不久,收入与储蓄较低,对性价比要求更高。同时,青年用户以首购为主,选购二手车的练手目的较突出;未来随着二手车数量持续增多,尤其是高端二手车加速涌入,将进一步突出二手车市场的性价比优势,持续强化对青年用户的吸引力。
2021上半年,北方小城青年用户购买二手车意愿最强
2021上半年,北方青年选购二手车的意愿强于南方,尤其是北方小城青年,意愿高达66.67%;北方小城是中国入门级新车市场的核心消费市场,该群体快速提升的二手车选购意愿,已对中国近几年的入门新车市场形成较大冲击,未来如持续提升,势必会进一步积压入门新车市场,持续危及广大中国品牌与多数海外普通品牌。
2021上半年,二手车市场和熟人仍是青年用户的主要交易渠道
2021上半年,二手车交易市场是青年用户最主要的交易渠道,占比36.4%;其次是亲戚/好友/同事,占比20.2%,再次是二手车网站/电商,占比13.4%;车企与经销商高度掌控的品牌4S店的占比,仅有12.6%;目前,广大青年的二手车选购意向渠道,高度独立于车企与经销商把控的新车渠道,意味着后两者想染指二手车业务,想抓住青年用户,重构二手车渠道是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基于4S店开展二手车业务,仅是权宜之计,甚至是个伪命题。
近20年,汽车快速深入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青年用户对汽车的定义越来越聚焦“工具属性”,间接提升二手车消费意识
近20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由不足500万辆飙升至2000万辆以上的水平,家庭户均拥车由2001年的5.59%飙升至2020年的50.74%,取得了平均2个家庭就有1辆车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经济发达、消费能力更强的大城市,整体实现了家家有车的现代化生活。加上近1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突飞猛进,用户规模升至3-4个亿,使用率升至百分之三四十,进一步涵养了中国汽车社会;目前30岁以下的青年用户整体上成长于中国汽车消费高歌猛进的新时代,高家庭拥车率、高网约车使用率等,不约而同丰富了青年用户的用车经验,助力其汽车消费观念更加理性与务实,间接提升与推动二手车消费意识与销量增长。
二手车市场持续壮大,尤其是豪华二手车加速涌入,将为广大青年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近10年,中国二手车销量持续增长,由2011年不足700万辆,到2020年突破1400万辆,实现翻倍增长,其中乘用车是主体。未来十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将迎来更大增长,因为2013年起中国乘用车年销量突破1500万辆,按照大体6-7年的换车周期推算,上一轮大规模涌现的新车将陆续涌入二手车市场。再加上一轮中国车市消费升级显著,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持续提升,由2016年不足10%,飙升至2021上半年的20%,将进一步优化二手车市场的消费结构,提升品质;未来十年,中国二手车市场的持续壮大与优化,将为广大青年用户提供更丰富选择,将对入门与普通品牌的新车市场,形成不可小觑的正面冲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