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无锡院体育物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解读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在“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但同时,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于近日颁布,旨在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此计划要求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目标到2025年,提高锻炼热情,将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37.2%提升至38.5%基层行政单位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了八大主要任务与四项保证措施,相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新提出了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推进体卫融合任务,

数字化及产业结构性升级改造,作为当代新基建是提升行业生产与服务效率的先决条件,对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这就离不开体育健身大数据的建构与应用。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体育物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作为科研机构,将在体育产业物联互通、全民健身数字治理、运动及场馆管理技术转化、全民健身社会服务、体育产业创新、疾病与医保预防干预等领域展开研究,力图将中心建设成为中国体育健身领域智库,推动各地智慧城市体育及全民健身发展,助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清华无锡院体育物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解读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清华无锡院数据治理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洁谈到,在“加强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寻数决策、依数治理对于体育部门十分重要,体育物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成果有望为相关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全民健身计划还明确要求,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

对于传统的“医疗健康”,推动“体育健康”实施“预防为主”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之于健康有作用,不在治病,而在防病!体育与卫生部门的协作,将科学指导全民健身增强体质理念深入基层,普惠大众百姓,是最有力的“体卫融合发展”!

清华大学博士、闻心科技创始人杜晓松认为,体育不仅关乎健康,还关乎人民幸福感。而如何让产业从业者与政府部门共同为老百姓提供好体育服务、推进全民健身,让市场经营与事业经费支持形成正向良性循环,有据可循、建立公平公正的机制是关键。

体育物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王锋介绍到,20~65岁居民是社会中坚人群,健身场馆是该人群最主要的体育锻炼渠道之一。研究中心的思路是通过健身场馆物联网数字化系统的部署,打通健身场馆经营端与健身会员端数据,后续接入更广泛的体育数据,形成体育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从而可以对居民的锻炼情况形成了解掌握,对于场馆的扶持补贴等建立系统联动,有效监管。具体而言,研究中心计划开展三个方向工作:

1.健全完善居民运动及体质追踪与宣教体系

通过体育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落实居民健康素质档案;并建立居民沟通的双向渠道,作为引导、教育、宣传效果的反馈收集。基于上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作为有关部门决策及进一步研究的数据基础。

2.打通体育运动与疾病保险数据以落实预防性战略

构建体育运动与疾病医保的关联因子与数据模型,协同有关部门,为后续宣传、补贴、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3.构建围绕数字治理场馆建设、活动补贴、宣传引导健康生态

基于数据模型,切实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充分结合各部门的政策补贴与内容宣教资源,进一步激发居民的健身意识与专业知识,并提高政府资源投入的准确度与回报率;同时,对相关场馆设施的选址、建设给予建议,提高居民体育活动参与度,推动全民体育产业发展。

清华无锡院体育物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解读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据悉,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3月20日,是清华大学直属的派出机构,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的蠡园经济开发区,是从事科技服务并按照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旨在发挥清华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紧密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无锡市的产业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体数据由清华大学校友王锋创立,是致力于健身领域科技创新赋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拥有健身场馆数字管理系统,为健身行业提供系统性数字化运营管理解决方案,为C端健身者创新性搭建便利化、数据化、社交化、娱乐化的健身新场景,致力构建中国健身大数据平台。双方携手成立体育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在健身场馆智能物联设备软硬件及健身与健康大数据研发领域充分利用清华大学无锡院的技术资源平台,结合中体数据的产业化平台优势,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清华无锡院体育物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解读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

2021年7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同时,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三)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制定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和体育公园建设指导意见,督导各地制定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土地复合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

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控制大型场馆数量,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提升场馆使用效益。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优化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绩效管理方式,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做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

(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举办全民健身大会、全国社区运动会。持续开展全国新年登高、纪念活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等主题活动。巩固拓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制定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举办运动项目业余联赛,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发展运动项目人口。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健融合体育健身活动。支持各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联合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促进区域间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五)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开设线上科学健身大讲堂。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科普活动。征集推广体育科普作品,促进科学健身知识、方法的研究和普及。制定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及评定体系。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扩大队伍规模,提高指导服务率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

(六)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点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骑行、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

(七)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合理调整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设施器材标准,在配备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提高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推动农民、妇女等人群健身活动开展。

(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促进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能体育等体育产业,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基础上,择优确定一批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充分发挥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作用,鼓励各地创新体育消费政策、机制、模式、产品,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高端体育消费回流。

(九)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健全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各级各类体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

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推进体卫融合理论、科技和实践创新,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推广体卫融合发展典型经验。

促进体旅融合。通过普及推广冰雪、山地户外、航空、水上、马拉松、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完善相关设施,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引导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十)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加大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大力弘扬体育精神,讲好群众健身故事。强化全民健身激励,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开发标准统一的科学运动积分体系,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达标者颁发证书,鼓励向群众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模范县(市、区)创建。加强全民健身国际交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武术、龙舟、围棋、健身气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鼓励支持各地与国外友好城市进行全民健身交流。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体育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

(十二)壮大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加强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技研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供给。畅通各类培养渠道,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指导群众健身的教练员职称评定工作。

(十三)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监管,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全民健身相关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坚持防控为先,坚持动态调整,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十四)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体育设施电子地图,推动省、市两级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健身设施查询预定、体育培训报名、健身指导等服务,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