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超:贵州低碳转型,要打好微量元素这张牌

刘宗超:贵州低碳转型,要打好微量元素这张牌

图说:7月12日,刘宗超接受专访中。

7月12日下午,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中瑞对话2021”主题论坛,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宗超发表主题演讲并接受了论坛新闻中心专访。刘宗超表示,贵州有独特的山地地貌,土壤类型和气候类型都很丰富,在低碳转型方面大有可为,“应该打好微量元素这张牌,为大健康做出更多贡献,其他地方没有这个优势”。

刘宗超是第二次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他认为此次论坛主题非常明确,尤其分会场的主题都是就“当前急需理解的问题”展开对话,有针对性。

在刘宗超看来,低碳转型实际是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型,“一是碳的转型,二是氮的转型,三是生活方式的转型,最终促使气候变化出现良性发展。“

对于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刘宗超认为,针对温室气体要进行工业和农业两方面的改变,农业方面主要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增加土壤的有机治理。贵州在土壤固碳方面比其他地区有优势,森林多,地貌丰富,因此他建议,贵州进行低碳转型要紧紧抓住土壤,在农业生产上尽量提高土壤有机物的含量,用土壤进行固氮,不仅对气候有帮助,对于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也有帮助。

土壤为何是基础?刘宗超从生态农业的角度进一步解释称,从大健康角度来看,人类的饮食会出现潜在饥饿,“虽然(人吃下)碳水化合物或许能量充沛,但身体会缺乏微量元素或者某一种微量元素”。

中国北方土壤普遍是中性偏碱,而南方土壤普遍缺钾,刘宗超认为,贵州独特的山地条件可以为大健康做更多的贡献,生产特色农产品,尤其是药材类的农产品,并将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让人们看到产品中含有多少种矿物质、多少种营养元素。刘宗超相信,这种特色农产品能够在全世界产生影响力。

对于生态农业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刘宗超强调,农业发展一定要找准方向,而一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决定了耕作形态。此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决定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让农村生态环境正常循环,将是未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