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历史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将于7月12日-13日在贵州举办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将集中回应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领域热点焦点的共同关切,期望进一步探索国际协商机制,促进国际生态产业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

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创办论坛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0届。

据论坛贵州省保障办副主任、省贸促会会长(博览事务局局长)苗宏介绍,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此次国际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现场嘉宾规模约500人。

此次论坛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等六大板块,策划设计了22个主题论坛,除了聚焦“十四五”规划,聚焦“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还将聚焦在与国际组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并发挥论坛对外交往作用。

论坛秘书处执行总监张海认为,今年论坛的主题,就是针对全球生态治理的关注点、难点与最新进展发声,共同探求多边环境组织、联合国公约协同治理之道。

据张海介绍,低碳转型是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全球已有近110个国家把本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相对净零排放作为目标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制定有效措施开展气候治理与国际合作。这也标志着全球绿色发展新时代的来临。

其次,中国迎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同时意味着迎来巨大的机遇。张海指出,解决全球不可持续危机,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所有国家必须通力合作,摒弃传统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更好地汇聚力量,“贡献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行动,引领世界话语”。

积极响应“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今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提出重要倡议——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宣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本次论坛将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发挥好平台的共商、共议、共享、共建作用,提升合作水平。

为此,此次国际论坛将举办22个主题论坛,截至目前,确认出席论坛的副部级以上嘉宾有53名,两院院士45名。境外嘉宾有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国际能源署和英国、瑞士等多国驻华使节 等50余名。

其中,“后疫情时代低碳转型发展主题论坛”将发布联合国环境规划暑的《2020适应差距报告》《2020排放差距报告》《与自然和平相处》三份报告,将为全球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向各国在解决方案规划、资金和实施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建议。而“气候变化、全球碳汇与生态保护”“后疫情时代低碳转型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等论坛,则有多位部门领导、院士专家、长江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企业界精英近百人参与,从更加细分的生态议题进行专业探讨和合作。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不仅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启新十年征程的第一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联合国定义的“重塑我们与自然关系的关键一年”。从今年起,落实《巴黎协定》气候目标以及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2030)仅剩最后10 年。正因如此,本次论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将坚持对话协商,探索国际协商机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