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朱华荣:“三大造车格局”联合发展

[汽车之家行业] 2021年6月12日,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正式召开。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加速转型和调整期,中国品牌正在稳步向上,与外国品牌在各个领域形成了短兵相接,这是汽车行业发生的新的格局和变化。

朱华荣认为,无论是传统燃油车领域,还是新能源、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长远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及排放标准升级,对汽车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和新的方向。

长安朱华荣:“三大造车格局”联合发展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进入新的驱动阶段。“最近,电动汽车2C的份额由82%提升到88.2%,众多品牌已经实现了汽车百分之百联网。长安汽车原来向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新车全部实现100%联网,今天我们已经做到了。”朱华荣强调。

在新一轮科技推动下,新的科技发展、新的生产力必然要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必须要发生众多的变化。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融合。

朱华荣认为,软件定义汽车不意味着硬件失去了价值,而应该说“新的物种来了,我们要拥抱它”,“新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形成。在供求侧和需求侧双向推动下,未来制造业不再是一个传统制造业,而是一个高新科技产业,未来的汽车产品也不再是一个机械类的传统交通工具,而是智能化的高科技产品。

未来汽车有无限可能,吸引了造车新势力、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以及大量资本、优秀资源入局。新鲜企业加入将促进传统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汽车品牌的优胜劣汰,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变革将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优胜劣汰是毫无疑问的,汽车行业正在形成以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创新公司为代表的三大造车格局。”朱华荣认为。

长安朱华荣:“三大造车格局”联合发展

面对新的汽车产业格局,传统车其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朱华荣指出,2017年长安提出了第三次创业,且把这次创业定义为“创新创业”,必须要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长安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据悉,长安以“北斗天枢计划”、“香格里拉计划”为抓手,目前掌握了500余项智能低碳技术。近年,陆续有48项技术在国内首发,已经投放智能网联汽车128万辆。创新服务理念方面,长安推进“一号工程”,实施“五大承诺”,市场满意度在去年大幅度提升。

长安持续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主线。朱华荣介绍,今年1-5月,长安集团销售汽车100多万辆,特别是中国品牌销售83.5辆,同比增长75.9%,新能源车型在5月实现月销售破万。

长安正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携手战略伙伴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的新商业模式,实现用户与合作伙伴的直通直联,共同开启产业互联共赢新时代。

长安朱华荣:“三大造车格局”联合发展

『长安UNI-K(参数|询价)2021款 2.0T 全轮驱动卓越型』

面对巨变的竞争格局,国内市场如何形成一个共赢发展新模式?

朱华荣认为,三大造车格局(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科技创新公司)的任何一方单枪匹马想通吃,都是面临巨大风险。三大格局的成员,存在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唯有融合发展才是共赢之道,也是社会资源最大利用。

对于科技创新公司,非常符合当前社会发展优势,有充足的现金流,往往都有客户生态,这是最具价值的。他们进入汽车领域打造新的增长极,是顺应产业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科技公司在软件、算法、大数据等有着深厚的积淀,顺应了“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能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重构。

当然,汽车产业的特性也将给科技创新公司带来挑战。汽车产业复杂的生产技术,上下游供应链的长度以及各个环节都要打通、投资,这对于新进入者风险巨大。

因此,科技创新公司应该看到传统制造体系的复杂性,利用自身软件等优势携手传统车业共同利用好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降低风险,从而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长安朱华荣:“三大造车格局”联合发展

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有完整的上下游链和成熟的生产体系能力,特别是对于汽车产业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以及对于汽车的理解和深刻的认知。在新汽车产业格局下,传统车企又面临挑战,比如在高科技上的积淀和人才结构不占据优势。因此,传统车企需要切准时代脉搏,必须要有革命性的转型,构建新技术能力,加速融合高科技的生态要素。

对于造车新势力,他们抢先切入智能汽车这个赛道,在用户中打造了智能、网联甚至差异化的认知。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以及传统车企的加速转型,造车新势力的互联网特征,以及电动车特征已经不再凸显,最为关键的是一些造车新势力尚未找到适合的商业盈利模式,发展遇到新瓶颈。因此,造车新势力应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进一步联合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实现多方的共赢。

朱华荣总结到,三大造车格局在造车领域里面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也存在亟待补充的短板。为了创造更加美好汽车产业,朱华荣提议,中国品牌三大造车格局应该联合起来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共同拥抱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时代。(编译/汽车之家 刘宏龙)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