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四五规划到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各项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实。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分支,移动出行平台在助力“碳中和”远景目标实现方面同样义不容辞。
正值3.12全国植树节来临之际,嘀嗒出行面向全社会发起了“低碳顺风云种树,随时随地碳中和”的倡议,号召人人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参与绿色低碳出行做起,为山青水秀,和谐共生的地球生态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以及扬召数字化领先平台,嘀嗒出行在过去六年多时间里,始终践行碳中和,仅2020年一年,通过顺风车合乘出行就相当于实现碳减排181.6万吨,如同一起培植了约17万公顷的茂叶森林。
在嘀嗒出行看来,移动出行行业正在从规模和数量驱动,逐渐进化为效率和质量驱动,城市出行与环境、社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主题,这也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出行领域的生动体现。
嘀嗒出行将通过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持续推动道路及存量车辆使用效率提升,同时,通过号召包括全体私家车主在内的广大用户,在日常出行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来共同助力“碳中和”远景目标的实现。
持续推动私家车及出租车使用效率提升,嘀嗒以独特路径助力“碳中和”
作为仅次于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部门,交通运输领域占全国终端碳排放15%,过去9年年均增速5%以上,预计到2025还要增加50%。其中,公路运输是排放量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占交通运输相关排放能源总量的77%,而从2019年交通各子领域碳排放占比来看,私家车的排放量又占到41.2%。
可以说,私家车领域节能减排、以及出租车领域的挖潜增效,对于整个交通运输领域的碳中和目标实现,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超2亿,而按平均每辆车3.5个空座来算,目前有超7个亿的空座。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市场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私家车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
如何提升这些不断增加的车辆的绿色环保指数?除了车辆本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如何降低空驶率也十分重要。顺风车的价值,就在于既能满足更多人的出行需求,又能有效降低降低私家车出行给对环境的负效应。
而顺风车平台的使命,就在于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顺路出行的匹配效率及体验,同时,通过广泛、深入的绿色共享出行文化建设,让更多用户能将绿色低碳出行作为日日可行的习惯。
六年来,嘀嗒出行始终致力于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赋能,对现有上路车辆挖潜增效。根据2020年9月数据,嘀嗒顺风车六年累计共享座位超24亿,在私家车低碳减排、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同时,目前全国各地巡游出租车空驶率普遍在30%以上,部分城市达40%。而据统计,一辆出租车目前平均每天行驶里程大约400公里,全国150万辆出租车一年碳排放为4860万吨。如果能将空驶率下降10%至15%,即每年最多可减少碳排放729万吨,这相当于三个中等城市一年的碳排放量总和。
因此,嘀嗒出行自2017年进入出租车领域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出租车行业效率提升。如今,出租车“三化”——网约化、智能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正在全国各地加速落地,通过降低出租车空驶率、提升司机运营效率和行业管理效率,逐步构建起立体高效的出租车数字生态体系,不仅推动了出租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国民打出租体验,也有效助力了低碳减排。
倡导绿色文化,全民低碳出行,共护“碳中和”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指出,要从消费侧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责任分担机制,“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不仅是生产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要从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两个方向着力;不仅要从生产领域探索形成制度机制和行动方案,也应从强化消费者责任的角度探索倒逼“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因此,倡导全民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意义重大。在今年植树节期间,嘀嗒出行向全体用户号召,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从顺路分享空座做起,随时随地碳中和,让每一天的出行都更有意义。
在过去六年多里,嘀嗒出行一直致力于培育绿色、共享、和谐的顺风出行文化,比如联合发布《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中国首份顺风车行业发展蓝皮书,联合发起首个“国民顺风日”等。同时,嘀嗒出行持续强化顺风车用户共建体系,包括联合多方首创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联合发起首个顺风车用户委员会,到发起首个顺风车用户共建社区“顺风声浪”,让更多人对顺风车的本质特征及绿色合乘文化达成更广泛共识。
“碳达峰、碳中和”将是今年、“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维度的确定性主题。嘀嗒将始终坚持“不增加额外运力,对存量车辆挖潜增效”发展道路,致力于让出行生态系统更加高效环保,为早日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