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式算法是“内卷” 张近东:应推动“算法向善”

2020年,没有比“内卷”更成功的出圈词汇了。“内卷”,本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指个人必须通过竞争来获得需要的资源。简单来说,就是过分的内部竞争。

职场内卷、海归内卷、考研内卷,年轻人的“被竞争”好像无处不在。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数据的流动更是如同大海里的浪花,是一个高度竞争开放的场所,最近还有年轻人直呼:“我们也被算法内卷了”。

所谓算法内卷,指各大互联网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各种智能推荐,包括购物时的偏好推荐、看新闻时的信息流推荐,还有短视频软件里的各种视频、电商广告推荐等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好事,但是在被算法支配的世界里,人却容易变得越来越疲惫。

现在Feed流几乎在各大资讯、短视频、购物类APP中横行。这看上去是个蛮高级的词,根据知乎上一个用户的解释,所谓的feed,直接翻译就是“饲料”,其实是把用户都比喻成爱吃东西得某种动物,不断的给他喂食,满足他的需求。

从最早的RSS用户主动订阅,搜索引擎时代的主动搜索信息,再到现在的大行其道的Feed流智能推荐,人们开始获得被动投喂。信息获取看上去更丰富了、更智能了,但算法不断窥探、测试人们的偏好,也很容易让人陷于大量重复的信息中,认知反而更加单一、局限以及疲惫。

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在这个从主动到被动的过程中,人们到底是否希望自己的偏好被如此多APP、这么广范围的窥探、推演呢?而智能算法背后,这些互联网公司又是如何获取这些个人偏好信息的呢?

算法的应用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偏好”惰性,更也给不少公司带来商业利益。最典型的就是靠着算法技术异军突起,打败了门户、也打怕了搜索老大百度的字节跳动了。

以字节跳动旗下抖音为例,在智能算法应用下,抖音的沉溺式用户体验非常突出。许多第一次使用抖音的用户,不断的滑动手指,使用时间就在无意识中变长。抖音的这种算法沉溺设计,不仅占用了用户的碎片时间,更是大大增加了用户使用时长。

甚至打开许多知识、搜索平台,有人在问“抖音怎么防沉迷”。

沉溺式算法是“内卷” 张近东:应推动“算法向善”

现在抖音和今日头条软件的用户使用时长快速增长,甚至一度威胁到社交工具微信,人们刷短视频的时间,有可能从超过聊天社交的时间。也因此,现在,微信、抖音,已然分座社交软件用户使用时长老大、老二的位置。

而依靠智能算法推荐,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快速增长。一份字节跳动专家会资料显示,字节跳动预计2020年巨量引擎媒体广告会达到1500-1550亿流水收入,其中抖音预期将达到1000-1050亿。

据了解,除了短视频的Feed流工具,抖音去年新推出直播间Feed流工具,也被称为“直播间付费推广工具”,是一个基于巨量引擎推出的广告投放体系。商家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在抖音的推荐页里直接将想推广的直播间呈现给用户。据公开资料,抖音这种Feed流投放最大的好处在于精准投放,即在投放时,可以选择用户的性别、年龄、地域乃至手机机型。

这也意味着,抖音用户的性别、年龄、地域乃至手机型号等个人信息无形中被抖音用于了商业推广。

智能算法引发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就表示,各类企业在使用AI技术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的过程中,的确存在隐私侵权的隐患和风险。他建议,为共同推动“算法向善”,将数据应用到用户服务上,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需做出努力。

用户隐私也在两会上广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也建议,严惩过度收集个人信息APP,对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APP要严厉惩戒,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算法向善”、“不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应该让各大互联网企业都听到这些建议,也让我们这些普通网民不要“被沉溺”在算法的“内卷”中,爬不起来。

沉溺式算法是“内卷” 张近东:应推动“算法向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