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习变得好玩,会否让你走得更远——作业帮直播课的AI努力

老师提个问题,小朋友们一起喊出答案,这是学校课堂的景象。1月27日开始,这个场景也会在线上课堂呈现了。

在作业帮小组直播间上课的同学,从这一天开始,可以听到同组同学的发言。而老师也能听到小朋友们的“发言实况”。

它模拟的,正是线下课堂的互动氛围。

作业帮小学产品负责人曹越说,希望能让小朋友们有线下上课的感受:有小伙伴一起学习,有老师关注着你。

模拟这样的氛围,不是件容易的事。仅就“听到彼此”这个集体发言功能的升级版,大家就努力了几个月。程序员们还加班加点,进行了技术攻坚。

而这只是作业帮借助AI技术,增强课堂趣味性的一个最新功能。

技术服务于教育需求。仅小学课堂,在2020年推出小组直播间后,就怎么增强小组体验,怎么更靠近真实课堂等方面,不同的AI功能被开发上线。

对于很多地区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AI可能还是个比较遥远的名词,不过小朋友们课堂上喜欢的“比心”、“弹幕”,以及他们现在能听到小伙伴的声音,依托的都是AI功能。

“有趣,有方法。”曹越说,这是小学产品理念。让在线课堂有趣,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在小学产品经理聂靖骐看来,对于孩子们,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课堂有趣很重要,“他觉得有意思才可能去理解它”。

老师,我还举着手呢

“我们想,能不能在大班的模式下,尽可能给用户更好的体验。”1月25日,作业帮小学产品负责人曹越说,随着早先大班直播课的发展,一个老师可能面对太多学生。学生可能会感觉老师关注不到自己,从而不好好听课,尤其是小朋友。

为增强学生更偏个人的体验,以及学习了现实课堂的分组教学,曹越他们打造了大班课小组直播间模式。

2020年1月,作业帮小学课程直播模式升级。登录后,小朋友们会发现自己有了小组。每6个学生一组,每6组形成一个班。

当学习变得好玩,会否让你走得更远——作业帮直播课的AI努力

与小组直播间一起上线的,还有双向视频。以前直播只有孩子们能看到老师,这次升级后,老师也能看到孩子们了。

从老师一端,可以随时翻动屏幕,看到不同小朋友的状态。

跟随观察新功能、新产品的使用,是产品经理们的日常。曹越说,观察课堂,会发现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是很多的。尤其双向视频打开后,老师可能提醒孩子坐好,或者告诉小朋友大家很棒,给自己点个赞。而曹越他们也很快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孩子点赞之后,老师没说'把手放下去',孩子可能都不会把手放下去。”曹越说,孩子做完一个动作,他很难知道老师有没有看到。也就是,缺乏反馈。

但一个老师可能同时面对成千上万个学生。这样的场景,AI是不是可以帮一下老师?

小组直播间上线后,小组、小班的感觉增强了,怎样增强互动性,怎样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想在直播间里,再做一些更好玩儿、更有趣的东西。”聂靖骐说。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比个心

“我们希望那些常见的手势,可以被(机器)识别出来,系统可以给一些反馈。”曹越介绍,手势识别这个功能,初衷是及时给孩子们反馈,增强课堂互动性。

“当时也具备了这样的AI能力,”聂靖骐说,小组直播间上线后,大家也希望能利用好AI,做一些有意思的事。

几个月后,大约2020年四五月份的时候,产品和技术部门讨论,确定了要做手势识别。

首先去识别孩子们最常用的一系列手势,比如比心,点赞,ok等。

问题随之而来: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打手势的方法可能很不一样。例如比心,有这样比的,有那样比的;有单手的,还有双手的。

“最早定义手势比较难。怎么样去定义一些更通用、更简洁的手势。比如说比心这个事,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技术不可能包容(所有)。”作业帮智能技术实验室负责人王岩介绍。从技术上,最终的目的,是要保证大家的理解是一致的。

手势识别,简单说,就是让机器“看”到屏幕前一个小朋友的一个动作,它要认识,要给出回应。

要让机器去认识手势,先要告诉它某个手势是什么意思。

先要收集手势。主讲老师向小朋友们发起了手势征集,征集来几千个小朋友比手势的图片。

王岩介绍,当时,工程师们还给自己写了个小程序,团队的工程师假装是小朋友在上课,去比划手势。

收集同一手势的不同图片。去掉不多见的手势,留下常见的,做成模型,然后训练机器去识别。

几个月后,2020年暑假课程,第一版手势识别上线了。

当学习变得好玩,会否让你走得更远——作业帮直播课的AI努力

这个功能很快就俘获了小朋友们的心。

在暑期课后的问卷调查中,9000多名参与的学生,约94%的孩子表示非常喜欢。

他们最喜欢和最常用的,是比心,点赞和Ok。积极而向上。

同学你去哪儿了,回来上课

依然是从2020年暑假课程开始,细心的小朋友会注意到,眼前的屏幕变得非常酷:它不仅“认识”自己做的动作,还能“注意”到自己有没有好好听课,乃至能“看”到自己离屏幕有多远。

如果没好好听课,就可能会收到辅导老师的信息提醒,或者妈妈会接到老师电话。

好有意思。

“家长负担很重,还要陪着孩子上课。而如果是线下,我交给老师,老师帮我看着。”曹越说,利用AI技术,赋能在线课堂,可以给老师们提供很多利器,甚至辅导老师能帮家长看着孩子。

这些利器中,最显著的一个是孩子们的专注力检测。

也就是,利用AI去判断孩子们有没有认真上课。

“就是AI会帮我们辅导老师筛选出来:要关注这10个孩子,他们现在的专注力已经很低了。”曹越举例,这时候,辅导老师就会去重点看一下这10个孩子。

这个功能,技术上其实很难。

“比如他有可能发呆,但是画面跟沉思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王岩介绍,专注力有很多维度,怎么去定义它,本身就很难。

“这个东西很主观,什么样是专注?”曹越说,比如你可以说不正视屏幕是不专注,但这个孩子他可能低头记笔记。他说,就怎么定义专注力,他们做了非常多的“细维度拆解”。

聂靖骐介绍,刚开始时,很多情形下机器可能判断不准。比如孩子上课的环境,灯光比较暗,机器“看”不到,它可能认为你离席了。

离席检测是与专注力一体的一个功能。目的都是关注孩子的上课状态。

“线下,有老师的参与。但线上,(如果)家里没有其它人,小朋友自觉性可能会比较差,离席检测相当于监督他的手段。同时也让小朋友觉得更有意思,更自觉。”作业帮视觉实验室程序员杨森介绍。

功能很酷,但是不是准确更重要。系统多一次错误,老师就会多浪费一次时间,孩子也会被打扰到一次。

王岩说,开始的时候,离席检测准确率不够高,他们就去重点优化。大家把几个问题严重的异常case梳理出来,针对性的分析解读,把准确率提高到了90%。

当学习变得好玩,会否让你走得更远——作业帮直播课的AI努力

除了判断孩子是否专注,机器还能够判断孩子是否距离屏幕太近。

如果发现小朋友离屏幕太近,系统就会弹出一个气泡来提醒。聂靖骐说,这中间有个平衡问题,不能提醒太频繁,打扰听课。

“比如看到你头都要贴在屏幕上了,就发个提醒。”杨森说,提醒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

小朋友,你咿呀说的是啥?

还是从2020年暑期开始,小朋友们还会发现:咦,可以跟屏幕说话?它不但能听得懂,还会把自己说的话飘在上面。

这个暑假,作业帮在在线教育行业中,率先推出了弹幕功能。

“以前,老师提一个问题,学生需要点一下输入法,一下子就占了半个屏幕在下面打字,这样的体验很差。”作业帮智能语音技术负责人王强强说,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一二年级,他们可能还不会打字,或者打字很慢。

但老师和学生又是需要互动的。老师想要知道学生听课的反馈,而孩子们需要表达,“就像我们在正常的课堂那样”。

有了语音弹幕功能后,老师问一个问题,学生的页面上会直接跳出来一个小话筒,他可以直接对着屏幕说话。

然后AI会识别孩子们的发言,“汇报”给老师,比如最高频的4个回答是什么。

鼓励孩子开口,参与到课堂中。

“营造很有意思的课堂氛围。”产品经理聂靖骐介绍,语音弹幕最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小学语文。例如老师读完一个故事,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就可以直接说。

聂靖骐说,老师们也很喜欢这个功能,例如问孩子们是不是听懂了,可以很快收到反馈。

从学生的角度,他不用打字,可以快速回答。

王强强介绍,2020年暑期前,他们小规模测试弹幕,发现小朋友很喜欢,孩子们会觉得很智能,屏幕能听懂自己说话,很惊喜。

暑假正式上线,高并发的问题来了。

什么是高并发?作业帮直播课,有时几千、几万乃至更多的孩子一起上课,老师同一个问题,当孩子们一起开口回答,就是瞬时高并发。

王强强举例,想象一下春晚抢红包的场景,几万路瞬时打进来,“而我们相当于天天抢红包”。

也就是,机器需要巨大的“脑容量”,去支撑巨大的瞬时识别能力。

“我们当时压力特别大。”王强强说,最后是作业帮副总裁罗亮拍的板,加机器。罗亮说,这个功能挺好的,不能因为成本变高就不让孩子们用了。

“最后买了那么多机器,硬是把它给扛住了。”王强强说。

除了扛住高并发,要让机器识别出孩子们在说些什么,也不容易。

“一个是,他说的可能不太清晰。然后还可能,他说的话,跟老师的提问没有关系。甚至和中国话、外国话都没什么关系,小朋友自创语言。”王强强说,还有时会混有家长的一些声音。

还有口音问题。学生们来自各地,很多孩子来自三四线、五六线城市,如果普通话不标准,或者说有方言问题,怎么去识别?

王强强说,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不断地训练AI的识别能力。

听懂孩子们,它是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几千个孩子去说,一定有十几、二十个说得好的,说得更标准的。”王强强说,然后算法通过半监督的方式自动学习,增强模型。

一起抢答吧,可以听到彼此了

整体得分9.48分,满分10分。这是去年暑假后,孩子们对新的AI功能的打分。

产品经理张琴回忆,也正是暑期后这次问卷,他们发现在小组直播间,孩子们已不满足只是自己说。

70%以上的同学表示:想听到同组小朋友的声音。

让孩子们互相听到,实现起来,技术难度很高。

最主要是回声和噪音的消除问题。就想象一下几万人一起在线开会,作业帮流媒体客户端负责人曾建斌说。

到底要不要开发这个功能?产品经理去和技术的同事提需求,探讨。

大家争来争去,会开来开去,决定还是要上。

当学习变得好玩,会否让你走得更远——作业帮直播课的AI努力

并且也要让老师实时听到孩子们的声音。此前孩子们的发言,老师看到的是声音转成的文字。

产品经理聂靖骐说,大家觉得这也会营造很好的课堂氛围,“我同组其他的同学在回答(问题),可能我本来不想说,我听了别人说,我也想说了。”

但也是极大的挑战,哪怕一个人的设备传回噪音,就可能毁了一堂课。

而作业帮的孩子们上课的场景很复杂,使用的设备更是庞杂。

曾建斌说,孩子们可能在菜市场上课,在工地,在商场。背景会是各种噪音。他们使用的可能是无牌或杂牌设备,识别起来很难,更不用说针对机型做适配。

上灰度测试。也就是选特定课堂,小试一下效果。结果有老师说很吵,吵了一堂课。有孩子说,吵死我啦。

问题比预估的还严重。曾建斌他们赶紧停了测试。攻坚,加班加点。

去找来所有可能找到的机型,做适配,降噪消音。个别实在识别不出的设备,再想办法。

据曾建斌介绍,相对棘手的机型,占比大约不到1%,但“这也不能放弃,不能说,你手机不行就不要上作业帮的课了”。

1月27日,作业帮集体发言实现了升级。孩子们可以听到同组同学了。而老师也可以随机选取一组同学,听他们的实时发言。

当学习变得好玩,会否让你走得更远——作业帮直播课的AI努力

在小学产品负责人曹越看来,这个功能,也是基于现实课堂的场景,小朋友们能听到老师,老师能听到小朋友,小伙伴能听到彼此。

学习不是一个单向的事情,曹越说,希望孩子们一起,可能就会相互影响,希望能把课上得更好。

建一个渠道,或许你会看到更多可能

寒假到来。小朋友们能听到队友的声音了,但效果怎么样,他们喜欢吗?

对于张琴他们来说,新功能上线,对用户体验的跟进也就开始了。

而早一些上线的功能,依然需要持续优化。例如专注力检测。“我们还在不断去找各种维度,丰富模型。”曹越介绍。

对于曾建斌他们来说,集体发言升级可能只是新挑战的开始。新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机型,新的噪音。

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影响一堂课,乃至更多。

在作业帮副总裁罗亮看来,在教育公司做程序员,它是不一样的。对于其他行业的程序员,用户可能是一个数字,一个pv,一个uv。但对于教育公司的程序员,用户就在你面前,他是一个真实的孩子。

罗亮举了个例子,有次一个程序员已经下班了,有个辅导老师找他,说有个孩子因为网络问题无法做互动题急得直哭,这个程序员就赶紧回公司,去看是什么问题。

“我们是在线教育,如果我们技术服务不好的话,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体验也会受影响。”曾建斌说。

在张琴看来,在线教育优势明显,汇集了优质资源,触及更多学生。但局限性也很明显,例如感知力的影响。

比如,老师是在屏幕后面的,他其实对学生的影响效果会打折扣,张琴说,这种不足需要更多的手段去提升,也就是去不断减少折扣。

教育应该是拓展一些可能性,语音实验室负责人(智能语音技术负责人)王强强认为。而技术可以帮助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毕竟,一块屏幕连接的,是不同地区的孩子和老师。

AI,技术,更好的师资,在王强强看来,都是一种辅助手段。都是“术”。而“道”,是建立一个渠道,一个平台,让孩子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他就可能走得更远。

“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王强强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