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数字化的加速键在线上办公的热潮中按下了加速键,数据如何盘活?AI如何应用?应用如何跟上变化?成为了很多企业案头的核心难题。
相同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到一千个行业,就有一千个特有的行业难题。任正非对云业务有一个高度抽象的概括:“华为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即华为提供土壤,他们的客户可以在上面种花、种树、种草。
一方面,华为是业内唯一一家拥有丰富ICT技术积累、制造业经验,又能在消费者业务上建立起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已经替无数后来者趟过了各种浑水。但另一方面,除了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华为云还面临着内部高难度的业务整合。
30年ICT建设的技术与经验积累,华为的经验是否可以被批量复制,赋能数字化转型中的千行百业?这是云的使命,也是科技巨头的担当,但,这也注定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大考。
作为将华为技术与经验对外输出的统一平台,担子不轻,压力不小。
复盘华为云的成长与理念,如同剖析转折中的产业范本。小处看,这是一个ICT巨头云服务的进化方法论,大处看,这是一个中国数字化转型中的时代之问。
迫在眉睫的数字化难题
IDC曾做过一个预测,到2022年,全球的GDP将有65%实现数字化;并将在2020-2023年直接带动数字化转型的投资总额达到6.8万亿美金。相应的,到2023年,将有75%的组织拥有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实施路线图。
但现实是,目前仅有27%的企业,真正地实现了从组织到生产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落差背后,核心原因归纳有三:
工具上,AI很好,但落地很难——知乎上有个经典问题叫“为什么原子弹的原理是空开的,还有那么多国家造不出来?”原子弹的问题和数字化转型异曲同工,一方面人才成本高昂,大部分小微企业难以承受;而最关键的是,从原理到技术实现,隔了无数工程化部署的难题。
作为小微企业,他们要如何用小样本数据训练高精度模型;在模型训练好之后,又该如何结合硬件与实际运作环境快速落地;研发成本高昂,又该如何将算法与工程解耦,保证一次投入多次复用,将经验与模型批量复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工程落地,构建好算法,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需求上,变化恒在,但应用更新迟缓。疫情来势汹汹,不少企业被迫加速数字化转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指出:疫情把数字化推进了至少十年,科技的大潮正在到来。
大家都知道数字化是件好事,但线上办公和协同管理,不仅硬件的采购来不及,甚至就连软件的开发也难以跟上。转型背后,是实打实的技术与资本投入。
资源上,数据很多,但难以盘活;根据《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2025》预测,到2025年,全球年存储数据量将提升至180ZB,是2018年的5.5倍。但是有限的存储资源,还有数字化的落后,让很多数据被浪费在故纸堆或者凌乱的数据系统中,难以盘活:
举例来说,每年卖出200万辆汽车的宝马,从不知道自己用户每天通勤所需的时间;一家每年产生50TB影像数据的三甲医院,影像数据只能淹没在服务器中吃灰,即使在信息化水平最高的门诊部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普及率也仅有52.49%;
转型迫在眉睫,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华为30年走过的路,留下了什么
问题很致命,但问题也并不新鲜。经历几十年的ICT发展,巨头率先变革,后来者则可以通过上云的方式直接获取巨头们的宝贵经验,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因此,这就要求云服务企业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由基础设施构建成的Cloud1.0,更需要在Cloud2.0时代,为用户带来经验的传递以及对行业的深入理解。
其中的区别在于,Cloud1.0也就是传统的IaaS,侧重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型服务。而Cloud2.0则可以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型服务。这其中,既有芯片和硬件创新,也有软硬件、AI、数据的全栈协同。
最直观的区别就是Cloud2.0可以解决用户的AI、应用与数据的三大问题,以华为云为例:
针对公有云、混合云、边缘云三大场景,华为云提出了“134”技术架构:即1个基于擎天架构的云基础设施;3个技术使能服务(AI使能ModelArts、应用使能ROMA、数据使能DAYU),4个面向行业场景化的联接触点(联接应用的华为云ROMA、联接开发者的DevCloud、联接万物的IoT、联接组织的华为云会议等服务)。
其中,针对AI难落地,华为云通过推出AI使能服务ModelArts,将行业知识与AI相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300+行业知识模型,推动AI在千行百业落地。
通过结合专家知识经验,华为云在中石油的大港油田借助联手打造的勘探开发认知计算平台,将油气水层位的智能识别时间缩短了70%,大幅提升了石油的开采效率。
针对应用开发迟缓,难以跟上时代变化,华为云通过推出应用使能服务ROMA,结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历,积累了超过2000个行业应用资产,为用户提供开发、托管、运维和集成一站式能力,加速用户的应用创新。
为打通北京市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管理、共享壁垒,华为云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北京市的50+部门数据上链,不同部门之间一条数据从申请到使用的时间被压缩到10分钟以内。疫情期间,北京市还基于华为云区块链服务搭建了“北京健康宝”。到目前为止,已有3800万用户,16亿人次完成验证与使用。
针对数据价值高、数量大但难盘活,华为云通过数据使能服务DAYU,上线了200+行业通用数据资产模型,让分布在不同时空部门的数据实现集中分析管理,以及全域共享。
为解决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强,弃风弃光率高,自然环境恶劣导致电站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华为云与青海绿能通过建立国内首个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为产业链提供25类47项数据服务,实现了用气象科学辅助规划,28座新能源场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产业转型。
应用AI、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华为云的黑土地上,浓缩了华为30年ICT建设经验,也在千行百业中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数字化的灯
Cloud2.0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为什么最晚出发的华为云增速最快?
硬核能力输出之外,相比一众互联网巨头们,华为云的toB基因,早在30年前华为通过交换机起家时,就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而这正是做云服务所必须的基本理念,面向C端,有了理念,时间即是一切,所有产品可以在跑马圈地中不断完善;但是到了B端,尤其是云服务,从AI到通信,从理念到产品,从好用到可靠性,能否面面俱到,能否一次性提供整体服务,才是拉开各个玩家之间差距的核心竞争力。
但要想做到面面俱到,难度并不小。
仅仅是数字化最迫切的汽车、金融、医疗、能源、交通、政企六大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门槛与问题,哪怕只是明白他们的话语体系,理清需求就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成本。那么华为究竟是如何利用三大技术使能,帮助他们快速破圈呢?
高效的云边端协同,是方案落地的基础保障。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作出正式解释,智能交通,作为三大基础设施之一被最先提及。取消省界,正是实现智能交通的重中之重。
不过这并不只是拆除收费站这么简单。背后还涉及了收费模式的变化,以ETC为代表的软硬件建设;各省之间的资金结算;29省14万公里、总计1万个收费站、7.4万台异构设备,不同软件之间的兼容与互通。
通过容器技术,华为云将全国高速一张网实现一次构建、跨地域部署:端侧依靠传统的车载终端、信号机以及摄像头等完成数据的采集;边缘侧部署支持十万级边缘节点、百万级应用边云协同的IEF边缘组件及业务软件,实现车辆秒级过站;而IEF云端服务平台的统一管控,将运维成本节省了十倍以上。
在交通领域,目前华为云已经累计建设了超过20个智慧机场 ,29省高速公路自由流 ,以及10余智慧城轨项目,成为了中国交通智能云底座的重要玩家。
以能源产业为例,煤,所有人都见过,但是煤炭如何开采,每年因为煤炭开采而染上尘肺的病人的生活,却是地面之下的另一个世界。工人日报曾经做一个统计“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6000余人。”
很少有人想到,黑暗,缺氧、粉尘,底下两千米的深度,这是煤矿工人们最日常的工作环境。而为了解决客户减少工人高危作业的需求,下井,同样也是华为云工程师们的工作。
最终,通过与精英数智、煤科院的专家共建,华为云通AI、物联网、大数据、通讯等多方面构建了“煤矿大脑”,将一个矿井作业面的下井员工数量从18人降到2人,让传统的能源开采,完成了从人力开采到数字化的全面转型。
迄今为止,在能源产业,华为云已经在国家电网集团14个省公司,3大发电集团,助力实现电力生产经营智能化。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等业务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华为云的帮助。
依靠历史积累,华为云则可以快速完成经验的移植与升级,帮助用户以最低成本,最快完成项目。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深圳的宝安机场如今已经成为全球三十二、中国第五大的国际枢纽机场,仅仅2018年一年的旅客吞吐量就高达4934.9万人次,位列中国前十大机场客流增速排名第一。
要对机场进行数字化改造,不仅一个任务需要对接多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技术上,也面临着每年信息化建设执行完成率不足20%,场景复杂等高难度挑战。
不过,这并不是华为云第一次在深圳进行业务试水。在机场项目之前,华为云已经在龙岗区实现了智慧城市项目一期的落地,帮助龙岗区实现了“一体运行联动”“一图全面感知”以及“一键可知全局”。
借鉴历史经验并改造,华为云用了半年多时间,将传统的ICT项目打包模式经历8次优化,修改为更适合国企,更满足自制的货物框架、邀标模式。并在2018年6月正式开标后,快速完成包含云数据中心、视频监控存储扩容及补盲、eLTE专网、WiFi、视频会议、IOC智能运营中心、综合可视化展现、物联网、使能平台、机位智能分配应用、大数据应用等34个子项目的落地实施。
依靠着这一套历史经验的快速移植与升级,2020年,华为已经联合9个省市发布城市智能体,累计服务600+政务云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38个,部委项目25个,获得了来自政府的极大肯定。
当然,这些并不是全部:在汽车领域,华为云为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东风汽车等30+车企打造了数字化底座,提供了在云上和本地部署体验一致的云服务;在金融领域,华为云服务于中国Top10银行,220+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而在医疗领域,华为云则服务了65%的省级医保信息平台,联合北京医院、哈药、华大基因等14+Top企业,助力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
概括华为云短短几年的发展,一切的答案在于四个字——厚积薄发。
华为通过赋能应用,使能数据,从最硬核的芯片、最新潮的AI,到无数次与政企沟通的经验与方法,华为云输出的不仅是基础设施;更是携手伙伴做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know-how”的诀窍。
从前我们困扰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华为,但随着在华为云的黑土地之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掌握了华为30年ICT技术与经验积累,所积累起的“数字化转型know-how”,普惠给广大行业,或许未来我们将在千行百业看到无数个“华为”。
文/远川研究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