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0即将过去,年初突发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事情的轨迹。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中概股却在疫情、国际关系、造假风波的阴霾中,创造出了新的繁荣。不仅IPO募集融资额创近年来新高——截至2020年11月,今年中概股IPO募资的总额已近2019年全年的3.5倍,个股表现也极其抢眼——既有触底反弹一年十倍的传奇公司,也有黯然退场的虚假泡沫,还有热点频出的细分龙头……
中概股的2020年,必定是载入史册的冰与火之歌。冰封的一面,是层出不穷的风波:瑞幸暴雷引发中概做空潮、美国监管步步紧逼...似乎层层黑云笼罩与中概股。
火热的一面,大量的新经济企业集体赴美上市:电动车三巨头齐聚美股、赴美IPO募资资金创下历史记录...冰与火互为映衬,高度分化的局面似乎让人无法捉摸。
模糊之中,唯有数据清楚。时至年关,有必要对中概股一年的表现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定量分析,让我们穿透烟与雾、冰与火,一览中概股2020年的历史进程。
一、中概透视:巨头搭台,新秀唱戏
近年,中国市场衍生出大量的新经济公司,其中主要典型代表为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等。这些新经济公司往往代表着最新潮的商业故事、最创新的商业模式、最火热的产业趋势。
但不少新经济公司由于资本投入前置,仍处在快速发展期,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因而上市规则宽松、灵活的美股市场成为新经济公司的重点关注市场。
大量优质、尚未盈利的新经济公司选择赴美上市融资,让中概股化身成中国新经济的代名词,代表着中国创新领域的新锐实力与创新力量。
截至2020年11月30日,赴美IPO的中概股累计350家,现存262家,总市值高达2.5万亿美元,相对于今年年初的1.8万亿美元,整体市值增幅高达41%。但市场高度分化,1月至11月涨幅超过整体市值涨幅的仅73家,占比为28%。
1)市值:阿里稳坐宝座,贝壳、蔚来汽车跻身前十
目前全市场262家中概股中,市值最大的是阿里巴巴,当前市值高达7237亿美元,占中概板块总市值的比例为28%,远超其他中概股。拼多多当前市值高达1,702亿美元,超越京东的1,367亿美元,成为第二大市值的中概股。
前十大中概股的合计市值高达1.7万亿美元,占中概板块总市值的比重为67%,相对于今年1月1日的前十大中概股的市值增幅为26%,贝壳、蔚来成为新上榜公司,中海油、百度则退出前十。
如果按照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划分标准来看,当前市值前十的中概股中,有六家属于新经济范畴,四家属于传统经济范畴,龙头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
市值分布方面,中概股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形状,低于10亿美元的中概股合计占比约69%。
2)涨幅:新能源汽车与电商一马当先,富途涨幅居TOP3
行业维度来看,按照GICS(全球行业划分标准)划分,中概股主要分布在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和金融这三大行业,占全部中概股数量的68%。
代表中国新经济的中概股,如果选取10亿美元市值以上中概股等权重的配置,在2020年大幅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体现了中国核心资产强大的竞争力。
从行业维度看,今年可选消费行业涨幅明显,市值加权平均上涨达到130.81%,其中既包括理想、蔚来、小鹏等新能源汽车三巨头,同时也包含拼多多、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行业公司。此外,医疗保健行业的中概股紧随其后,加权平均涨幅达到74.84%。而房地产行业在贝壳的强势拉动下,整个行业平均上涨71.48%,位居行业涨幅榜第三。
如果看10亿美元以上的主流公司,表现最为亮眼的非蔚来莫属,而金融科技公司富途凭借助推中国新经济公司的成长,在今年获得高达327%的涨幅,位居中概股涨幅Top3。由疫情激发的「宅经济」热潮,让拼多多、世纪互联、哔哩哔哩等企业也跻身中概股涨幅Top10领域。
3)流动性:6家头部撑起半边天,30%中概股深陷「流动性陷阱」
整个中概板块年初至今的日均成交额为168亿美元,成交额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阿里巴巴(45亿美元)、蔚来(35亿美元)以及小鹏汽车(9亿美元)。
日均成交额前6名的电商三巨头和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无疑是今年中概股关注度最高的赛道,6家企业占据了67%的流动性,其余256家企业共分33%的流动性。
近三年上市的中概股中,日均成交量低于20万美金的中概股企业占比达到30.5%,还有20%的企业日均交易额不到10万美金,这几乎等于没有流动性,也就是所谓的「僵尸股」。对于这些企业的核心团队、投资人而言,上市也并不等于获得丰厚回报。
而美股近80%为机构投资者,基本不会关注流动性较低的企业。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往往会导致流动性差的企业陷入「死循环」,越低的流动性就越少投资者关注,越少投资者关注就会导致流动性越差。
破局之道在于吸引零售投资者的关注,他们常常是流动性最大的贡献者。上市「打新」是吸引零售投资者关注的最好时机,因为「禀赋效应」会让拥有过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对企业股票的关注度和价值判断都会比没有拥有过高得多,这是解决流动性差的关键。
美股本无「打新」一说,正是富途、RobinHood这类新兴券商的兴起,才让打新成为可能,也为企业上市后的流动性奠定了良性的基础。
4)交易者:零售化趋势加强,中概股告别「估值偏见」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目前个人投资者的美股交易量占比达20%以上,峰值可达25%。这一点也能在各家新兴券商用户体量和交易量的增长数据里,得到印证。
今年第一季度,RobinHood获得了300万新增客户,用户总数超过1300万,公司二季度再接再厉,6月份日均交易数达430万笔,较一季度环比增长超过100%;亚美利证券、嘉信理财及E-Trade等平台的客户量在2020年也都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增长。
中国美股港股的龙头互联网券商富途,同样在今年Q3实现了多项业务里程碑:客户数达到117.3万,同比增长80%,富途牛牛App注册用户数达1040万,同比增长52%。
长期以来,美国中概股的定价权一直在海外的机构投资者手中。但由于天然的空间距离和文化差异,大量具备「中国特色」的中概股未必能够获得公允定价,此前甚至不少中概股因「估值偏见」而进行了私有化。
随着富途、RobinHood等新兴互联网券商的崛起,正在让更丰富、更多元的交易者参与到美股的交易当中,及中概股的定价当中,中概股正在逐渐形成更公允、全面的估值体系。
5)「赛道论」下的新能源、电商与细分龙头
近两年,资本市场主流的投资策略就是赛道论,只要方向对、故事好、老板强,估值可以再议,复盘2020的中概,能看到这么三条主要的脉络。
a.新能源汽车:当红炸子鸡
2019年,朋友圈有一篇爆款的文章《蔚来李斌,2019年最惨的人》,转眼之间,那个 「2019年最惨的人」就摇身一变成了「2020年最飘的人」,车速快到连车尾灯都看不到,这就是2020中概板块的神车之王:蔚来汽车(NIO.N)。
年初至今涨幅约1157%,最低价2.11与最高价57.20之间的波幅高达27倍,在规模以上的公司中,无论在任何角度来看,都是绝对的年度股王,在蔚来的大涨拉动市场情绪后,理想、小鹏陆续上市,三大新能源汽车新势力齐聚美股,除了蔚来,年内上市的小鹏和理想的涨幅也高达177%和119%。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成为了中概股的绝对C位赛道。
市场总是在分歧中选择方向,当前三大新势力目前都不具备造血能力,依旧需要资本市场支持其发展,而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光明前景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在估值与梦想之间一直有分歧,但是随着新能源车总龙头特斯拉的持续大涨以及宽松的流动性,叠加新势力出货量的持续拉升,市场愿意为梦想买单,在极端情绪的驱动下造就了今年摧枯拉朽的新能源赛道行情。
b.电商三巨头:稳重的王者
受疫情影响,今年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呈现巨大的分化,只有结构性的机会,电商赛道就是这个结构性经济中最受益的板块,一如非典当年加速了淘宝的发展,今年的疫情在高基数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加速了电商赛道的渗透,成为少有的业绩加速增长的赛道,电商三巨头中,今年股价表现最好的是拼多多和京东,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267%和142%,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股价表现较为逊色,仅录得24%的年内收益。
除了疫情带来的系统性红利之外,三家表现有所分化。由于自建物流的优势,京东在年初疫情期间的履约能力有保障,能够承接居家隔离期间的大量订单,自建物流的优势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被放大了,市场认可度较高,中期受回港二次上市,后期受京东健康分拆等利好的刺激,全年股价都是较为稳健;拼多多依旧以用户增长为最核心的驱动因素,在年底社区团购兴起之后,由于市场对于拼多多拼团基因的认可,股价大幅上涨,成为电商赛道中表现最好的公司;阿里巴巴由于规模较大,增速相对偏慢,同时年内最重要的蚂蚁分拆受挫影响了年底的市场走势,整体表现略输弱于竞争对手。
电商带动的消费线上化也带动了本地生活服务,同城服务领域的达达集团(DADA.O),依托着京东、沃尔玛的资源优势,年内表现也很好,作为同城服务的基础设施也将持续收益于居民消费线上化的大趋势。
电商作为发展多年的成熟赛道,在疫情期间保障了社会消费的稳定,强劲的增长也证明了中国内需的韧劲,随着品类的扩展和渗透率的提高,社区团购、同城服务等模式创新,后续的增长依旧值得期待。
c.分赛道龙头:各显神通
互联网券商赛道:龙头公司富途控股(FUTU.Nasdaq)凭借优越的C端产品体验以及美股港股多牌照优势,牢牢把握住了年内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机会以及美股、港股热门新股频出的时代红利,实现了客户规模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互联网券商龙头的地位,据今年Q3财报披露,富途客户数达到117.3万,同比增长80%,富途牛牛App注册用户数达1040万,同比增长52%。
房地产中介赛道:绝对龙头贝壳(BEKE.N)在8月上市,是中国唯一规模以上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房产交易及服务平台,业务涵盖存量房交易服务、新房交易服务和其他衍生服务三大板块,自营和第三方门店共同驱动,全面渗透房产交易链条的各个环节。作为脱胎于链家、由线下向线上拓展的平台型企业,贝壳积累了丰富的线下运营经验并运用于平台规则制定,拥有核心壁垒——ACN 这一房地产经纪行业基础设施,有望助力在十万亿级别的房产交易赛道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愈加巩固其作为行业绝对龙头的地位。
除了这些细分龙头之外,年内还上市了全球领先的实时互动 API 平台行业开创者Agora(声网);国货美妆第一股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YSG.N),全球排名第一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名创优品(MNSO.N)等等,为市场增加了更多的优质标的,持续扩展中概的多样性。
新能源车、电商这两个大赛道贯穿了今年整个中概板块行情,带动了中概板块的情绪,随着今年重磅公司的持续上市,大量新的细分龙头开始出现,中概股在2021年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中概IPO:触底反弹,再造繁荣
1)IPO融资额:创近年新高,约2019年全年4.4倍
由于美国市场的宽松和开放,从2017年开始,随着国内主板发行制度收紧,掀起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浪潮,并在2018年达到了高峰,爱奇艺、拼多多、腾讯音乐和哔哩哔哩等互联网独角兽均是在该年上市。
进入2020年,即使是全球卫生事件的阴影下,叠加中概股屡遭做空和监管风险,但美股整体宏观环境向上,资金活跃,中概美股IPO热仍在持续。今年IPO的公司以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为主,不少优质标的IPO首日大幅上涨。
截至2020年12月8日,今年已经累计有31家中国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股市,由于有特殊上市模式,为了更好的统一数据口径,下文中的相关统计均剔除了空白支票的空壳公司以及借壳、或以SPAC上市企业以及分拆上市的百胜中国。
2020年是中概股赴美上市融资额创记录的一年,截至2020年11月30日,31家中概股狂揽超120.68亿美元,约2019全年4.4倍,走出2019年的阴霾。
今年赴美上市的公司以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为主,背靠中国的广阔市场和极强的经济韧性,自身具备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相对确定的增长潜力,因此在发行较为顺利。2020年中概股美股IPO平均募资额为3.89亿美元,而互联网明星股扎堆上市的2018年则为2.26亿美元。
在今年中概股美股IPO中,以富途证券为代表的新兴券商扮演了重要角色。富途参与承销了贝壳、小鹏汽车、名创优品、陆金所、逸仙电商、一起教育科技等知名的中概股IPO项目,6家企业在富途的认购金额皆超过了百亿级港元。
在2018-2020年期间,约65%上市的中概股获得了富途助力,包括IPO承销、IR服务(投资者关系管理)、员工持股计划等服务。
其中募资金额Top3的包括陆金所控股、贝壳、小鹏汽车。IPO集资王为「金融科技第一股」陆金所,募资接近24亿美元,比2019年前三甲总额还多一倍有余。一体化房产交易平台贝壳找房募资额为21.20亿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三大巨头之一小鹏汽车则斩获14.96亿美元,大量明星公司的集体上市拉动了今年的发行规模。
极强的流动性和市场情绪推动美国市场快速反弹至高估值水平,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市场愿意给予优质头部公司高估值。从今年登陆美股市场的IPO企业来看,平均首日市值也创下新高,达到了惊人的51.70亿美元。
从市值分布来看,2018年和2020年是近几年中最星光熠熠的两年,2018年上市首日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上的有3家,而2020年则达到了5家。今年由贝壳领跑,上市首日市值达到了422.13亿美元,陆金所上市首日市值为313.30亿美元,而2018年电商明星拼多多上市首日的市值仅为295.78亿美元。
2)上市地:纳斯达克仍是主流,纽交所接纳新经济明星企业
2020年登陆的市场中纳斯达克仍是主流,这主要是因为近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以高增长的成长科技企业为主。纳斯达克上市的要求相对宽松,科技型企业聚集,投资者对科技行业具备一定认知并愿意给出较高的估值,从而获得了许多中概股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明星企业成功登陆纽交所,如新能源汽车明星股小鹏、理想,消费领域名创优品和逸仙电商,房地产领域的贝壳,体现了传统主流市场对新经济的认可。
3)行业分布:教育和新消费领跑
分行业来看,2020年赴美IPO的企业中,信息软件依旧坚挺,第一大行业为教育和新消费领携的可选消费,而疫情下医药股受益IPO数量创下新高。
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是近年中概IPO募资黄金赛道。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下,低利率促使人们谋求高回报的投资,高速增长的科技股和需求不断增长的新消费符合这一预期。
4)IPO当日:整体分化,强者愈强
在美股宽松的流动性以及日益高涨的市场情绪下,今年IPO的中概股在定价上都颇为激进,因而上市首日表现分化明显,强者愈强。今年IPO的31家中概股中,有20家首日上涨。
从首日市值分布来看赴美IPO首日表现,独角兽(10亿美元~100亿美元)企业表现更为稳健,今年上市公司处于该市值区间本身就具备一定市场知名度,如达达、名创优品等,此前就是一级市场备受瞩目的新星企业,上市后也受到热捧。今年IPO破发密集的市值区间主要是10亿美元以下,市场关注度不高导致IPO热度有限。
个股层面,首日表现分化更加明显,实时互动云服务商声网首日涨幅高达152%,贝壳首日涨幅87%,而2019年首日涨幅第一位为嘉银金科,上涨接近54%,2018年IPO首日涨幅冠军则为趣头条,128%。
5)IPO后:佳绩可延续,上市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高估值上市后,随着上市情绪的逐渐冷静,投资者也将以更审慎的态度对待这些新股,资金快速向具备更高增长潜力的明星公司涌动,强者恒强。
本地配送服务商达达集团凭借Q3亮眼的财报和互联网巨头社区团购混战的强势东风开始狂奔,IPO至11月30日涨幅达到了262.41%,成为今年IPO后涨幅冠军。创新生物药公司天境生物上市后一路走高,成为今年中概股新股中涨幅亚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被誉为今年美股的「头等舱」。美国市场已有特斯拉这样的相对成熟标的,一路领头狂奔,中概新股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也分别实现了176.91%和118.65%的涨幅。
互联网基因叠加金融领域的沉淀使得富途更加了解新经济、新消费公司,成为当之无愧的美股上市新经济公司卓越合作伙伴。
依托者优质而庞大的美股投资用户群体,富途在2020年助力多家明星中概股赴美IPO。今年表现优异的多家新经济公司,如小鹏、贝壳、名创优品、逸仙电商等,富途均参与了分销,帮助这些优质企业在IPO中更顺畅地募集资金,为上市后的流动性奠定良好基础。以小鹏汽车为例,富途参与认购的人次达到了4.6万人,总认购额达到了22亿美元。
新经济公司在IPO首日取得不错的佳绩后仍能延续涨势,小鹏汽车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赛道日益明朗行业利好累计上涨176.91%,日均成交额达到了9.48亿美元。
富途作为头部互联网券商,完善的产品能力、优秀的渠道能力和坚实的国际金融牌照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中,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优质企业的IPO,助力中国新经济企业腾飞。
三、二次上市:难挡回家诱惑,多地上市将成为主流
早在2019年中,外媒便不断爆出美国官方将逐步升级对中概股限制,其中甚至包含摘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限制养老金投资中国市场等。
曾以爆发式增长、开创最快上市记录的瑞幸咖啡,在2020年4月自爆出现严重的财务造假案,股价从高点的50美元骤然下挫,黯然退市,也让大量中概股身上沾上了黑褐色的咖啡渍,在美股市场中遭受多方侧目。一时间,跟谁学、好未来、爱奇艺等多家明星中概股皆遭做空。
瑞幸咖啡造假案,让中概股落人口实。2020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在电视中「怒怼」中概股,声称不要将资金投资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随后的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规定,若外国发行人(含中概股)连续三年未曾满足PCAOB的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则将禁止在美国上市,其中的检查项目包含上市公司审计底稿。
尽管2020年中概股仍源源不断赴美上市融资,但由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开始考虑选择多地上市。与此同时,港股、科创板IPO发行制度持续改革,对新经济企业的包容性越来越强。
2018年,港交所修订了《上市规则》,主要改变为: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允许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资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自此,回家的诱惑就一直萦绕在科技巨头的心中,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成为第一支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掀开中概股回归大潮。
有归家的意愿的游子,有张开怀抱的故乡,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赴港二次上市。仅2020年,选择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司包括京东、网易、新东方、百胜中国、华住、万国数据、再鼎等7家著名中概股。作为美股港股零售市场的双料冠军,富途证券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网易、京东赴港二次上市时,通过富途认购金额达到155亿、162亿港币,两家在富途的认购人数合计超过13万人。在著名教育公司新东方上市赴港二次上市时,通过富途认购的人数甚至达到了全体认购人数的22%。
回家,不仅仅只是诱惑,而是一条明确的康庄大道,对于企业而言,进可以获得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退了可以留个后手防止中概政策收紧,选择二次上市是上上策。可以预期,未来中概回归与中概赴美将长期并存,更多的优质资产的多地上市对于投资者而言都是好事,大大提高了优质资产的可及性。
1)回顾历史:曲折的中概回归之路
在2000年中国互联网大发展之后,一大批中国企业选择奔赴美国上市,2015年前后,A股市场正处于大牛市,由于中美市场定价的估值差,有部分公司通过私有化借壳的方式回归A股。这种回归大多是被动的选择,主要因为自身价值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而这些企业回A之后,虽然掀起一时风雨,但长期来看,无论是业绩增长还是市场表现都相对一般。
那批回归潮中的头部公司有360、分众传媒以及盛大网络,通过资产重组,世纪华通取得现在盛大游戏资产,这些企业在营收净利方面也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游戏公司完美世界以及从事智能交通的千方科技;第三梯队则是史玉柱的巨人网络,还有澜起科技和中安消。
由于大部分中概股采用VIE架构海外上市,但选择回归时需要拆除,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境内境外操作繁琐,耗时耗力。中概私有化借壳回归的时间成本比较高,监管风险也比较大。
这种回归方式各方面的成本都比较高且存在不确定性,很容易影响企业发展节奏,那批成功回归的公司已经物是人非,总体来看,很多公司在近五年的业绩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安消更是亏损沦为ST股。
彼时私有化借壳回归的方式,在回归之后,由于稀缺性,短期内股价均有不错的增长,然而这些通过借壳上市或者资产重组的方式,对于市场普通投资者来说参与意义不大,私有化回归A股之后,自挂牌上市之日起,仅有少数几家公司股价上涨,绝大多数的市场表现也随同业绩增速一样滑落。
因此,即使是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投资者也很难在这些公司回归之后享受到长期收益,而且私有化的运作方式繁琐,时间、监管不确定性高,这种私有化借壳的回归方式日渐式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以来,香港交易所采取积极态度,优化上市规则,加上本身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跨境人民结算业务,外资行业准入、汇兑方面更为灵活,上市流程又与美国相似,允许保留现行VIE架构,同股不同权企业也可纳入港股通,诸多便利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便利。
港股逐渐成为中概股回归以及当初拟赴美上市更换首次上市地点企业的首选。
2)加速回归:科技巨头齐聚港股
自2019年阿里巴巴掀起港股二次上市回归大潮后,2020年迎来高峰,年内有9家中概股回归港股,与此前私有化借壳回归不同,二次上市的推进流程便利,市场承接力也比较好,市场整体表现比较正面。
具体看公司情况,从收入和利润量级来看,第一梯队的阿里、京东是国内科技行业巨头,第二梯队的网易则是坐拥国内游戏行业次席,新东方、中通快递、华住集团、万国数据,第三梯队的宝尊电商、再鼎医药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
二次上市有利于企业融资及资本市场良性发展,除了香港市场,A股市场近年实行多轮改革,创业板注册制以及科创板的推出,也为企业上市融资、中概港股回A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随着头部公司的快速发展, 中芯国际(981.HK)、君实生物(1877.HK)、康希诺生物-B(6185.HK)等港股科技龙头也回归了科创板,搭建「港股+科创」的两地上市结构。
2020年底,百济神州宣布拟在A股科创板上市,如果最终能够顺利发行,那可能成为第一家实现了「美股+港股+A股」三地上市的科技龙头,也许这就是未来的常态,龙头科技公司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极有可能被各地交易所争夺,最终实现多地上市的架构,实现全球定价。
受制于2个完整财年的限制,2018年上市的科技巨头未能回港二次上市,2021也许爱奇艺、拼多多、腾讯音乐和哔哩哔哩会追随龙头步伐,陆续回归港股市场。
结语: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2020的中概,呈现出市场活跃与政策收紧之间的冲突,出海与回归并存的分化局面,在冲突与分化之中,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公司,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展望2021,冲突与分化之外,一切尽看美联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