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12月18日上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标准体系发布会在廊坊市广阳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实验剧场成功举办。会上,廊坊临空经济区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正式发布,包括《廊坊临空经济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以及城市信息模型(CIM)五大部分7项标准规范和14项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导则,指明了未来5年廊坊临空经济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并通过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后续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支撑廊坊临空经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廊坊市政府市长杨燕伟发表致辞
廊坊市政府市长杨燕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秦海春处长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建白,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浩,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新奥集团主席王玉锁分别发表主题演讲。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驻华副秘书长刘舒雅,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寒冰,东华软件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东华云和智慧城市集团董事长兼CEO郭浩哲,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伟平;廊坊市政府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廊坊)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张海川,市政府秘书长李清涛出席发布会。
廊坊市政府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廊坊)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张海川主持发布会
据悉,《廊坊临空经济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视察大兴机场建设时的重要指示,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河北省推进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安排部署,依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智慧城市专项规划》上位规划,由国家信息中心多位智慧城市专家历时4个月高起点编制。顶层设计编制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充分结合廊坊临空经济区着力打造开放创新、人才汇聚、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世界一流航空城的目标,提出廊坊临空经济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愿景:一是提供最便捷的连接和服务,让服务指尖触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生活一码通行;二是提供最高效的政务,为城市治理注入更多效能,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三是提供最智能的商务,为城市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促进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同时确定了“1网络、1中心、2平台、4领域、1入口”的“11241”智慧城市总体构架,全面铺开临空经济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格局。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发布启动仪式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是不断提升城市软环境、提高企业经济竞争力和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有效抓手,为临空经济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智慧城市需依‘标’而建。”张海川介绍,廊坊临空经济区标准体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指导后续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
此次发布的7项CIM标准,将有效支撑廊坊临空经济区基于最新的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数据驱动、平台支撑、虚实交互的智慧临空,实现实体城市与虚拟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城市规划阶段,通过对城市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人口空间、公共设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招商、产业推演等智能分析,极大优化空间布局,引领产业发展,支撑城市有序治理。在建设阶段,基于CIM平台打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数据壁垒,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竣工移交、市政管理有机融合,实现一体化的业务融合和数据动态融通,将工程现场与管理中心实时互联,实现从设计图纸审查、建造过程监督和竣工交付的全周期监管。在城市运营阶段,通过数字孪生,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应急、生态、突发事件的动态感知和智能处置,实现城市智慧可持续性创新发展。
发布会现场
会上发布的14项IoT感知设施建设导则,支撑廊坊临空经济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全域物联感知,实时动态感知城市治理现状,深刻洞察城市治理内在本质,实现城市预测、推演、决策、赋能。利用人工智能演化趋势推演与动态风险研判技术,构建城市治理模拟推演模型和城市公共事件响应模型,打造多介质信息集成、多维度态势研判、多介质信息展示的公共事件应急协同响应体系,提高城市风险研判和自动响应的能力,从而让城市超越传统粗放式、经验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治理增量式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打通城市治理全流程,让城市治理变为城市“智”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建白发表讲话
据介绍,廊坊临空经济区汲取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提出“数化万物、智绘未来”的智慧廊坊临空发展理念,遵循“五合十全”的发展思路,构建“基础统合、数据融合、智慧聚合、业务整合、服务契合”,形成“全域感知、全数融合、全智赋能、全效政务、全局共治、全民普惠、全业创新、全景可视、全程可靠、全能运营”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体系。目前,基于CIM平台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辅助审查系统,已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BIM报建成果基于关键条件、硬性指标、强制性条文的智能审查,人为因素干扰降低,审批效率显著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浩发表主题演讲
张海川同志表示,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数据流引领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培育临空经济和创新产业集群,健全多元的公共服务模式,推动区域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将推动临空经济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城、国际智能商务区、智慧自贸创新区,全面提升临空经济区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