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 平安普惠探索创新扶贫模式

2020年底,中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现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不是终点,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因地制宜加强产业带动,将贫困群众纳入产业链,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有利于巩固减贫成果,增强自身脱贫能力。这也是平安普惠在内的普惠金融机构探索的方向。

遥远的大凉山,彝族绣娘手里的一针一线,是她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也是彝族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妈妈的针线活”是中国平安集团联合平安普惠等各方力量,在四川凉山州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推动凉山州当地妇女就地就业创业,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其中,平安普惠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100位彝族妇女提供缝纫机等生产资料,中国服饰报社、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和各专业院校提供设计支持,通过旧衣回收、非遗设计、手工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将旧衣物变成崭新的手工艺手袋和其他产品,达到环保和扶贫的目的。

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 平安普惠探索创新扶贫模式

(图:当地妇女绣手工)

11月26日,平安集团更是开启时尚扶贫直播专场,除了凉山州彝族绣娘的手工艺作品,还有更多深山好货上架直播。“时尚+扶贫”是平安对创新扶贫模式的全新探索,也是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的大胆尝试,借助直播的形式,将扶贫助农变成一种人人可参与的潮流风尚。

文化扶贫是一个庞大的命题,如何发掘当地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变成当地人民脱贫的重要推动力,是平安集团正在探索的“产业扶贫“模式的重要一环。

文化,在她们的手中再次绽放

在大山的另一边,是鄂温克族祖辈生活的草原。

鄂温克族大姐乌仁是民族手工艺传承人,她和她的团队制作的“太阳花“饰品,将这个鄂温克族的美丽传说带到了世界各地。

2015年,乌仁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工作室,并获得平安普惠惠农金的免息贷款支持,用来购买原材料和扩大经营。有了这些援助和支持,鄂温克族的“太阳花”逐渐打开了市场,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

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 平安普惠探索创新扶贫模式

(图:“妈妈的针线活”启动仪式)

除了自己刻苦经营,乌仁还带动了周边的牧民妇女在家制作太阳花,给她们提供原料在家制作,还可以兼顾家庭,“在家就可以挣钱“。

由平安普惠和中国妇女基金会合作的母亲创业循环金平安普惠惠农金免息贷款,已经累计向农村创业女性提供免息贷款1660万,直接扶持664户贫困户。

如今,乌仁和她的姐妹们每年都要深入牧区,手把手教牧区妇女制作“太阳花,已经帮助800余位牧区妇女解决了再就业的问题。而在乌仁的计划里,她还要培养更多的”太阳姑娘“,让鄂温克族的传说能够一直流传下去。

传承和创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开启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清醒地看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存在一系列挑战。正因为如此,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十四五”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落实中央要求,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体制机制,为脱贫人口构建一个包括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在内的幸福生活安全网。

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解决终端销售,链路中的各方力量各地发挥优势,无论是彝族妈妈的古老童谣,还是鄂温克代代相传的太阳花,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焕发新的力量。这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也是平安普惠对三农服务全链条闭环扶贫长效机制的探索。

平安普惠通过创新模式,切实打通三农服务的通道,为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动力。平安普惠三农服务目前已覆盖包括甘肃、重庆、贵州、陕西、海南、黑龙江、云南等12个省市,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多种农业类型。截至目前,平安普惠累计向近300位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及农创者提供帮扶资金12,340.5万元,直接扶持超过800户贫困户。

助农惠农、帮助弱势群体,是平安普惠三农服务社会责任的落脚点。以改革创新推进扶贫,凸显地方特色,帮扶贫困女性就业,为她们提供劳动的机会,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用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