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APP CEO张璐:社交永不眠,得Z世代者得增长

12月11日,Soul APP 创始人兼CEO张璐接受36氪采访表示,Z世代的崛起正为社交行业带来巨变,一个区别于传统社交平台的全新社交场域正在形成。

“社交需求永恒存在,但社交方式却随用户代际更替不断变化,社交产品只有赢得年轻用户的心,持续增长才会成为可能。”张璐说,“年轻人都在热切期待被下一代社交产品带领,加入一个新的派对,参与一场新的社交浪潮。”

正如张璐所言,近年Z世代在互联网世界不断扩大的话语权,成为加快社交行业格局演变的催化剂。

作为第一代伴随互联网而生的人群,Z世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和社交观念。与互联网社交早期人们“将线下关系复制到线上”,以及后微信时期“将线上关系转移到线下”的诉求相异,新一代年轻人将互联网视作与线下相互区隔的独立王国,寻找一个尽可能屏蔽线下因素影响、能真正提供无压力交互环境的社交平台。这种新生需求与传统社交产品之间的落差,为社交新势力异军突起创造了时代机遇。

日前,36氪发布WISE大会新经济之王十大领域企业榜单,Soul 入选新文娱传媒赛道最具影响力企业。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社交平台,正在Z世代社交新浪潮的助推下崭露头角。

Soul APP CEO张璐:社交永不眠,得Z世代者得增长

  网生一代上位,线上社交“去线下化”呼声渐高

中文社交行业的近10年,可以用“一个基本盘”和“多个增长点”来概括。

根据腾讯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微信和QQ月活跃用户分别达12.1亿和6.2亿,这组庞大数字反映了腾讯系产品对熟人社交圈的全面占领,也构成了社交行业的基本盘。

腾讯系之外,则是陌生人社交产品从夹缝中发育,在更加细分的社交需求中觅得增长空间。在垂直领域中,出现了职场、游戏、婚恋等多种场景化社交平台;在玩法的创新上,也有阿里real如我、新浪微博绿洲等主打图片社交的类ins平台,以及陌陌、探探等押注的直播功能。

如果说,微信、QQ等早期熟人社交平台满足了人们将线下关系复制到线上的需要,那么近年涌现的社交产品,无论是立足于垂直领域的社交平台,还是致力在社交感官体验上做创新的产品,则大多是为用户提供了营建线上关系、再将之转移至线下的平台。

但不管是哪种社交方式,这些社交产品的关系网络本质上都跟线下需求强绑定。背后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基本社交逻辑都遵循着早期互联网用户的社交习惯,而这些用户的平均“触网年龄”较大,因而对互联网社交产品的主要诉求仍是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如较早期出现的职场、校园、婚恋社交平台,都带有此类鲜明的现实目的性色彩。

但对更年轻的95后Z世代来说,其成长过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下沉,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网络原住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青少年触网年龄下降至在6-10岁。在这些年轻人看来,互联网早已不是现实生活的补充,而是一个平行于现实生活、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生活领域,与此相对应,他们也需要一个能够与线下关系有所区隔、具有自身独立生态的线上社交网络,以保持其线上空间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此外,在Z世代生活的互联网环境中,还有丰富多元的资讯和文化内容,这些内容被消费后,还需要二次传播和消费的场景,社交则是满足这一需求最重要的场景之一。从心理层面上看,这是一种年轻人以文化认同塑造自我认知和集体意识的行为,因此,相比起功利化的社交,他们更青睐彼此精神契合、能带来群体归属感的心灵社交,但这些都并非传统社交产品的强项。

数据显示,目前Z世代已占到全体网民数量3成,并贡献超过一半移动互联网新增用户,随着年轻人的网络话语权日益提高,他们的新生需求与传统社交产品之间的错位越发明显。

这种错位表现在用户体验上,首要的是熟人社交产品中的线下关系网制约了Z世代在公共场域的真实表达,使之难以拓展志同道合的社交圈;场景化陌生社交平台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摆脱线下社交压力,但社交行为仍具有较强的现实目的性,深度交流同样难以开展。

在这一背景下,主打心灵社交的Soul坐上风口,成为Z世代网民重要的迁徙目的地。

  “Soul式”规则,打造专属年轻人的社交派对

张璐在访谈中提到,Soul这款产品的推出,最初完全是出于一个的朴素愿望。

“当时我想在网上发一些心里话,但想到发朋友圈可能不太合适,发微博上也没有人回我,最后只能发在了QQ空间,并且仅对自己可见。”这段经历带来的孤独感,使她希望能开发一款供用户随时随地毫无压力发布内容、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回应的产品。

在Soul,张璐和团队设计了两条途径满足这一需求,一是在公开的“广场”上发布内容,二是直接匹配一对一的聊天,但无论是哪种,都有一个最底层的逻辑:一切内容和关系的匹配都基于用户的兴趣、性格、历史偏好等心灵特征构成的画像。

为了尽可能让社交只与心灵有关,Soul在诸多环节都作出了降低社交压力的设计,引导用户真实表达。

在匹配环节,平台采用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弱化外形带来的干扰,如不支持真人头像,视频聊天也只能用系统生成的“脸基尼”遮挡脸部;在信息流的呈现上,Soul也采用去中心化的分发机制,平衡热度与匹配度的影响,让每个人的内容都得到公平展示,减少流量偏好对用户表达造成的干扰。

这些关键设计规避了线下关系和强目的性对社交行为的影响,相比起传统社交平台,更接近Z世代理想中的心灵社交场域,使Soul在年轻人群体中迅速积累起庞大的群众基础。2019年以来,Soul一度登上App Store社交榜首位,并长期保持在社交榜前列。

作为Z世代聚集地,Soul的社交网络形态也呈现出区别于传统产品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是圈层化、社群化的社交方式。

在Soul,用户可以为发布的内容打上标签,从而界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使内容触达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如音乐、文史、影视、游戏都是站内的热门话题。但相比起用户自定义的标签,Soul更注重发掘用户在浏览内容、评论、聊天、搜索等行为中表现出的偏好,以此来为其推送可能感兴趣的人和内容。

借助信息流和聊天匹配,兴趣和文化偏好一致的用户正逐步聚合成大大小小的社群和圈层,他们在同一话题下热烈讨论,并通过朋友的二级关系网结交新的朋友,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交玩法,也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和交流深度。

此外,随着Soul对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匹配的速度和精准度不断提高,以往被忽视的弱关系社交,也正在成为Z世代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人们对“交心”这件事的高门槛认知相反,对Z世代来说,心灵社交其实也有需要被持续不断满足的轻需求。这种需求一方面表现在年轻人对知识和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他们渴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取新知、打开眼界,感受他人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他们也需要释放情感和排解压力。

心理专家指出,在缓解孤独感的问题上,持续不断满足这些小而轻的社交需求,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同样重要。相比起能长期提供满足感的后者,轻需求更强调即时性,因此可以通过网络上快速匹配的弱关系去满足。

在这方面,Soul的心灵匹配机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高效分发内容和关系,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让年轻人不断获取新资讯、寻找新关系的平台。这种快交互的社交体验,填补了Z世代长期未受重视的心灵空白,也进一步提升了社交带来的幸福感。

消除压力、聚合社群、持续满足弱关系需求,具备以上特点的Soul,在Z世代的心智中正越来越像张璐所言——一个供玩家探索冒险的社交派对,也越来越接近他们理想中的那个自由、真实、高效的互联网社交场域。

展望未来,张璐还希望Soul能在心灵社交的基础上,将对点对点的关系拓展成网状,从社群和圈层的群体认同出发,进一步构建用户对整个平台的群体归属感,最终建成一个充满认同感的平台。从行业角度看,随着Soul对年轻人精神诉求的不断发掘和回应,Z世代社交场域的新价值增长点正不断涌现,其想象空间也将无可估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