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南京人民免费坐地铁 苏宁金融落实普惠金融服务

疫情后的第一个双十一全民购物狂欢节,在创造新记录的余音中完美落下帷幕。期间,迎接各大电商层出不穷的优惠促销,消费者开启疯狂买买买模式。而在南京,还有一件“好事”发生——用苏宁金融APP,南京地铁免费坐,且天天免、全程免、整月免。

请南京人民免费坐地铁 苏宁金融落实普惠金融服务

作为国内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苏宁金融近年来积极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围绕“场景”做文章,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触及更多客群,渗入多种业态。今年双十一,以南京地铁为切口,苏宁金融加速公共出行场景布局,一盘大棋才刚刚开始落子。

瞄准公共出行加速场景金融布局

移动互联时代,服务的竞争核心是场景和体验,谁的应用场景丰富、客户体验好,谁就能赢得更多客户。用户对产品接触的频率以及依赖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转化率,公共服务尤其在公共交通领域所吸纳的流量所具备的高频、高黏特征优势明显。

以南京地铁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南京地铁年客运量12.78亿人次,年日均客运量350万人次。今年双十一(11月1日-11日)期间,南京地铁单日客流均超250万人次,11月6日达329.2万次,是疫情后全网再度突破300万。截至目前,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线路总长378千米,车站总数174座。

“我现在早晚都刷苏宁金融APP坐地铁,省了一小笔钱呢!”在苏宁金融的大本营南京,市民表示坐地铁免费,优惠力度空前,很多人近期都在用苏宁金融APP。

南京地铁免费坐的同时,苏宁金融还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盐城、泰州、连云港等地同步开展最低1分钱乘车活动。瞄准公交出行新蓝海,苏宁金融正在把出行领域品牌标签化。从“最低1分钱乘车”到“南京地铁免费坐”,“公共出行为先,全方位布局”,通过对各出行渠道推广联动,形成苏宁金融出行服务品牌,从而更大力度主动加强与用户之间的黏性。

在布局公共出行场景,苏宁金融超实在、接地气,立减、免费等活动的推出,在行业内可谓敢为人先,以其实惠性对吸引流量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双十一期间,用苏宁金融APP南京地铁免费坐,累计吸引超20万人次参加,发放免单红包达85万个,乘车用户中81%的用户参与了裂变分享活动,扫码付交易笔数环比增长450%。且苏宁金融超认真、很全面,公交、地铁、汽车、火车、智能停车、高速ETC通行等多个场景都能使用苏宁支付,联动效应打造一个出行服务标签。

凯文·凯利曾经断言,未来的金融将会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于消费者而言,各平台提供的产品差异不大,那么,吸引消费者驻足平台产生深度关联的则是生活方式的差异。要想真正成为赛道赢家,其差异化品牌标签就尤为重要。毋庸置疑,苏宁金融已经在诸多人群心中种下了出行领域的“种子”。

前沿科技加持落实普惠金融服务

苏宁金融以苏宁支付为基础,让二维码极大降低了公共出行支付上的繁琐和门槛,减少了乘客因遗失、忘带公交卡,以及排队购票、等待找零等带来的不便,提高市民出行体验和效率,提升出行效率与出行体验。

毋庸置疑,扫码付必然对网络的稳定性提出挑战,特别是在乘车高峰期,公共出行支付必须要短时间高速度处理巨大客流量,这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苏宁金融介绍,其研发的离线二维码支付技术解决了进出站闸机、手机离线无信号的支付问题,可以让用户实现“无感乘车”。

而这背后,离不开苏宁金融持续深耕数据风控、金融AI、区块链、物联网、金融云、生物特征识别为核心的六大金融科技,且多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努力实现“科技使金融更简单”的使命。

譬如,引入人脸识别、OCR识别、CSI反欺诈等科技手段,将开户流程精简至6步,实现100秒开户;依托创新技术,开发了一键付产品,在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无收银台、无支付密码、无短信验证码的极简支付操作,将购物步骤由4步缩减至1步,用时少于0.1秒。

“我们不仅是要做移动支付的提供商,而是想要做交通创新的引擎。”苏宁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加持下,苏宁金融大手笔布局出行领域,尤其是普惠性特征明显的公共交通出行,将构建一个金融与生活深度融合的新金融生态圈。苏宁金融将把最新技术应用于整体解决方案中,让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更加便捷、更加实惠,有获得感。同时,更要把整体技术应用到更多交通出行体系当中,让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向互联网化升级,使它更智能、更人性化。

未来,苏宁金融希望扮演“粘合剂”的角色,与更多城市、更多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共同推动公共交通的互联网化升级。在落实绿色出行理念的同时,苏宁金融等巨头也能够引领公共交通出行领域迈入高效、低碳、智慧的全新时代。进而,让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由此一来也有望引发出连锁式嬗变,如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