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M2020|智能汽车 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推动出行产业变革升级

GFM2020

图 | 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会议现场

科技的演进与变革一直在深刻影响出行方式的变化。在刚刚圆满落幕的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正在经历一百多年来汽车产业最深刻的一场变革。支撑汽车革命的是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倒逼汽车革命的是拯救地球、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汽车革命要实现的是绿色出行、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交通伤亡、改变出行体验。充分释放未来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还有赖于网联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务的创新,使电动汽车与新能源革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实现融合与对接。”

GFM2020

图 | 陈清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

10月29-30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GFM2020)在浙江省德清县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湖州市政协副主席高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为大会致辞。来自国家部委、行业专家、地方政府代表以及科技企业、出行公司、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的企业代表,就新兴出行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百人会在大会上发布《未来城市出行蓝皮书(2020)》(以下简称为蓝皮书)、《重塑出行:共享出行与自动驾驶的融合进化》(以下简称为报告)两份重磅出行领域报告。

出行需求猛增加剧城市交通问题,要以新思维、新技术理解出行

据蓝皮书中数据显示,我国机动出行用户规模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自2013年的0.32亿人增长到了2019年的5.58亿人。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出行规模将低于预期,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出行规模也在稳定恢复中。

GFM2020

图 | 孟秋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孟秋表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出行服务带来深刻影响,已经对乘客的出行习惯、出行服务模式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公共交通客运量明显下降;个性化出行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出行新业态发展迎来新机遇。

10月28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全国36个中心城市完成公共交通客运量298.7亿人次,同比下降39.5%;从数据变化情况看,客运量呈现持续恢复态势,9月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1.7%

出行的需求极速增长带来了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蓝皮书中提到,2006-2016年的十年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数据增速是城市道路面积年复合增速的三倍。这使得城市交通面临的平均出行时间较长、出行效率下降、道路网应变能力差、道路事故引发大范围交通瘫痪等问题日益严重。

GFM2020

图 | 张永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专家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型出行方式与新技术应用相结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专家张永伟在发布报告时表示:“在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出行领域对这一战略支撑处在一个更核心的位置。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对出行的理解要跳出传统思维,要更多地运用科学的理念、智能化的思维来理解出行的变化,特别是科技创新对出行带来的深刻影响。”

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以信息化和网联化为代表的技术的发展,围绕信息网络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一概念被提出。而在出行领域,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在今年正式组网成功并开放的北斗系统与去年开始商用的5G技术。

GFM2020

图 |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29日下午的全体大会上提到,北斗系统与5G两者能够互相赋能、彼此增强。北斗赋能5G,有感知、认知时空位置的功能,能够给信息进行时空位置定位;5G赋能北斗,高速度、大容量的稳定传输北斗地基增强时空位置修正信号,使北斗的时空精度更高。以北斗+5G为代表的泛在网络和可控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将融合创新出中国特色的智能交通。

“定位、导航、察时是生命体通过留守行走寻找生存资源的自然智能,同时生命体进行信息交流、通信也是提升群体认知智能的自然智能。这两种智能结合能形成决策、指挥、调控的生物智能。”刘经南认为,北斗与5G就是将这种生物智能赋予了机器和环境,两者之间的融合构建出现现代新型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车路协同是当前智能交通的重要方向,而要实现这种协同,信息交换、实时定位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5G+北斗不仅能够提供高速度、低时延、大容量的信息交互,也能协同地进行与时空相关的车辆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管控。刘经南认为,5G+北斗是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将成为驱动新基建最具活力的行业应用。

作为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

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这一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变革,不仅仅是让汽车变成一个“聪明”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正在赋予汽车除了交通工具之外的属性。

电动化让汽车变得清洁的同时,也使其具备储能设备的功能,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正在被视为可移动的储能基础设施;智能化赋予汽车以“智能”,在载运之外,汽车将能够承担更多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变为一个新的移动生活空间;网联化让汽车成为新时代的一个网络节点,成为移动的、大量的信息提供和传输节点,将人与交通连接在了一起。

GFM2020

图 | 吴卫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

“智能汽车是未来城市和出行的主要承载。”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吴卫认为,未来智能汽车将是系统化、整体化的智能,既包括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包括交通、能源、网络等新型或相关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云计算、数字服务相融合、相衔接,以及各种服务方式的智能。

GFM2020

图 | 徐和谊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董事长

正是基于此,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和谊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车路协同的实现,汽车也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未来将成为智慧交通网的终端平台、智慧生活的连接平台、电力互联网的储能平台以及动态物理空间的移动解决方案平台。

陈清泰理事长也在为大会致辞时表示,“未来的电动汽车是将新一代移动通信、共享出行链接在一起的节点,从而推动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的建设,较大程度上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能源、环境、城市交通等痛点和难点问题,重塑未来出行体验。”

未来交通将是以公共出行为主、个人出行为辅、最后一公里作为补充的三种方式共存的状态

出行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于出行的诉求也在改变。蓝皮书中指出,伴随着出行人数大幅增长,出行模式和整体形势正在被重塑,人们期望可定制和可控制的出行服务,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诉求正在被提出。

GFM2020

图 | 王笑京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理事长、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但因出行规模的增长,中国大城市的日常出行仍然应以公共交通为主,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理事长、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表示,“在刚刚公布不久的北京市出行数据中,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是3975万人次,用智能小汽车去支撑没有可能。”

未来交通将是以公共出行为主、个人出行为辅、最后一公里作为补充的三种方式共存的状态,三者各自具备不同的特点,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GFM2020

图 | 郭继孚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

在公共交通领域,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表示,未来的城市出行将会变成一个预约系统,因为预约的方式能够缓解因出行需求和出行资源之间不匹配造成的排队、拥堵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收集的不断完善,系统将逐渐从人对公共交通资源的预约扩展到不同的交通工具对于道路资源的预约。

GFM2020

图 | Harriet Tregoning世界资源研究所城市新出行联盟主任

在个人出行领域,共享出行将成为促进未来出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共享出行对未来交通非常重要。”世界资源研究所城市新出行联盟主任Harriet Tregoning指出,“在出行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去绘制一个新出行版图,包括共享单车、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出行即服务(MaaS)、针对私人小汽车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城市货运网络平台等,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交通出行系统。”

目前,共享出行带来的优势还未能完全释放。一方面,是出行模式的问题,当前的网约车、分时租赁等模式还并非真正的共享出行;另一方面,也与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现在智能汽车标配的还是以解决安全问题为主的辅助驾驶功能,并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未来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增加与自动驾驶的实现,才将实现共享出行低成本、该效率的运营。根据《重塑出行:共享出行与自动驾驶的融合进化》报告的预测,2030年,自动驾驶出租车成本的下降幅度会超过90%,其中安全成本将占总成本60%在这一段时间里,还需要完成技术与商业模式的验证。

“无论是发展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还是未来出行,首先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经济一定是考虑平衡发展,不可能是单一考虑。”王笑京认为,“新一代的智能交通以及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是提高我国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建设内容,而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用更宽的眼界考虑未来出行的发展,未来的交通要与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收益和成本比是重要因素。智能道路和智能化运营车辆将是未来五年重要的发展领域,无人驾驶汽车要成为消费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GFM2020

图 | 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会议现场

10月30日,大会同期举办了四场主题峰会,分别围绕“打造全球电动清洁的出行城市方案”、“大数据在汽车、交通、城市中的聚合与应用”、“打造未来自动驾驶城市”、“未来出行运营商”四个议题展开详细探讨。更多会议内容请关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后续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