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实力是中小银行应用和拓展金融科技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尽管不少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应用程度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从实际情况看来,中小银行整体技术实力仍然落后于大型银行,金融科技和一些业务条线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增强技术实力,推动技术落地、增强业务融合?为帮助中小银行厘清这些难题并提出对应解决方案,近日,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联合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50人论坛联合推出《2020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中小银行应当在技术层面保持持续的“投入-人才-创新”联动机制,将创新的推动力融入到技术研发和人才体系的每一个链条之中。
《报告》强调,金融科技能力提升和数字化升级再造,离不开持续性的高投入。在投入约束条件下,技术能力的提升应聚焦于“核心+中台+开放平台”的主要逻辑,有选择、有重点地优化升级基础架构和底层系统,在基础设施、新技术应用研发、产品采购等方面合理分配资源。
尽管不少中小银行在2019年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大幅上涨,但仍然面临成本和利润的权衡困境。此外,今年疫情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环境超预期变化,将导致中小银行盈利能力进一步弱化。因此,如何完成“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的规划,需要银行基于成本支出、营业收入、利润实现的综合财务考量,尤其需要银行管理层全面掌握本行金融科技发展的痛点和关键点,针对薄弱环节和需求重点集中资源优势,并对自主研发投入和寻求第三方合作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找到符合不同类型中小银行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技术发展道路。
比如,重庆农商行投入巨资打造智能平台,同时坚持“自有技术”策略,要求平台架构的私有化部署,在重点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池”构建;长春农商行针对传统信贷业务痛点,与金融壹账通在视频面审、智能风控等领域深入合作,凭借创新性、技术领先性、效益体现等优势,被评为2019年IDC金融行业技术应用场景最佳创新奖。
除了保持投入,人才是提升技术实力的关键,《报告》指出,中小银行的人才体系建设需要立足于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区域优势,并与组织再造相结合。
一方面从内部着手,基于组织变革调整人才选拔、培训、孵化等机制。比如,南京银行注重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管理,全面投入使用培训基地和线上学习培训平台,健全金融科技行内培训管理机制,构建体系化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中小银行需要从外部布局,广泛与科研院校、市场机构等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外部合作,建立人才引进和招聘的竞争优势。比如,厦门国际银行积极布局校企合作,与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共建“数创金融”联合实验室,举办“数创金融杯”风险建模比赛等,搭建人才合作平台和人才选拔网络。
《报告》还提出,除投入和人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在行内形成创新导向的良好氛围,将研发投入与人才激励相结合,构建鼓励创新和支持创新的金融科技发展促进机制。比如,赣州银行通过与科技公司共建实验室、布局异地研发中心、调整激励制度等方式,科学设定考核目标和绩效指标,提升金融科技人才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充分推动银行科技创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