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全球范围内,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建设投资呈上升趋势,中国的进展尤其迅速。

根据《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排名全球45位,相比2019年提升20位,进入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组别,其中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作为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此次报告。这一成绩离不开中国各级政府在过去数年付出的努力和投入的资金。

随着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务应用数字化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一网通办”则一跃成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核心环节之一,这意味着政府资金的倾斜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过去数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未来数年,政务数字化的市场又将是谁的机会?基于政策的梳理,国内外城市案例的研究,以及行业代表企业的深入访谈,爱分析将通过本文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顶层政策驱动,“一网通办”建设迈入第三阶段

中国顶层政策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建设,自2016年始,如今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这是中国中央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数字政府建设相关目标。

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目标,即“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

此后2年间,国务院多次针对“一网、一次、一门”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目标,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内初步完成“一网通办”的建设,让国家和各省市的高频政务服务实现数字化办理。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从政策重点及目标来看,2016年到2018年,顶层政策逐渐规范了“一网通办”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及实施目标,完成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从无到有,实现信息化;从2018年到2020年,则是各省、市、区县,全面落实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建设,线上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线下推进“一门、一次”改革在县域区域落地,实现“一网通办”在区域上的全面覆盖,初步完成数字化。

2020年起,“一网通办”建设进入新一阶段,重点将从平台建设、规范梳理,转向具体业务事项和智能应用的建设。例如,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6月主持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要求年底前各省份实现企业开办服务的“一网通办”,进一步深化数字化。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顶层政策设计在全国各地落地,进程分先后。

  其中长三角地区在“一网通办”建设上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已经进入“一网通办”智能化阶段。例如,2019年起,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始推进“AI+一网通办”建设,聚焦“AI+审批”、“AI+监管”、“AI+服务”等领域,优化居民和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除上海之外,浙江、广东等地在“一网通办”实践上也处于国内领先。

例如,浙江省以“最多跑一次”作为核心政务服务改革目标,侧重省市县政务服务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以此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广东省则强调建设政务服务与民生服务一体化的平台,通过各类智能应用简化群众和企业办事流程。

  相较之下,当前内陆三四线城市、县域区域在智能化应用建设层面动作较少,未来2-3年有望迎来大发展。

整体而言,“一网通办”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由于存在一定地区发展差异,各地政府改革过程不尽相同,但改革工程核心类似,即包含数据规划、治理、应用,业务流程重塑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的长期规划和投入,也需要多种类型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运营。

根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不同,企业对于参与一网通办建设的企业能力要求也发生变化。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政府需要两类企业:第一,阿里、华为等在数据基础设施层面提供服务;第二,IT外包企业开发门户、业务流程系统。而到了第三阶段,政府需要在应用层面进行深化建设,通过智能化应用提升“一网通办”各类事项的办事效率,将是思贤科技等数据智能厂商的机会。

  智能应用将成为未来“一网通办”建设核心

根据爱分析调研,典型的“一网通办”技术架构包括三个大的层面: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享、智能应用。经过多年建设,底层数据基础设施已比较成熟,目前上层智能应用逐步成为政府的核心诉求与考察重点。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其中,数据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如云、数据库等,及相关的网络传输、数据治理服务。在这一领域,主要是华为、阿里等企业为政府提供服务,如华为在近期发布的“智简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意在帮助各委办局实现数据传输的互联互通,支撑上层业务流程和智能应用。

数据资源共享层包括: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地理信息四大基础信息库,以及相关数据资源服务目录、开放门户系统和业务流程系统。数据资源共享是“一网通办”的骨架,但这一领域技术壁垒不强,主要是各类地方性软件企业、软件外包商为政府提供建设和维护服务。

智能应用层则主要面向办理业务的群众和企业,通过智能化应用赋能传统流程中的办事人员,甚至在收件、资料审核等环节替代办事人员。在这一层提供服务的厂商不仅需要对政府的办事流程有深入理解,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对政务业务改造进行深层次梳理,还需要较强的AI技术能力,实现业务办理的自动化应用,壁垒性强。

政务市场具有地域分散、需求复杂的特点,“一网通办”领域同样如此,参与者众多。其中既有阿里、腾讯等,有能力提供基础设施到上层智能应用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厂商;也有三大运营商、华为等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厂商;还有东软、太极股份、烽火科技等集成商和软件外包服务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思贤科技等则以提供上层智能应用为主。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一网通办”建设仍处于数据资源共享层建设的阶段。即四大基础信息库建设基本完成或完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三大库的建设,而重点建设开放门户、各委办局流程系统,而部分领先省市,如上海,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智能应用,实现“一网通办”的智能化。

以思贤科技和浦东行政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的“AI+审批”为例,前端应用了OCR、NLP等技术实现企业审批事项的自动识别,后端则综合机器学习、NLP、知识图谱等多项技术,形成审批规则库,支撑审批业务处理。实现对1000多个企业审批事项的⾃动识别和审核判断,给出审核结果及建议。同时,针对相关政务审批事项,可以帮助办事人员一键生成办事所需的材料,有效减少其材料准备时间,降低退件率。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此外,上海市政府还与腾讯云合作建设“随申办”超级应用,接入70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群众关注的户籍、缴费,企业常用的资质认证、营业执照管理等,均可通过“随申办”小程序进行办理。

这其中腾讯云不仅提供了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的支撑,也融入了人脸识别、OCR、NLP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应用让办事人员减少了纸质材料的准备。

年投入300亿,“一网通办”的未来是谁的市场机会?

根据爱分析对于各地政府公开招标信息、政策的研究梳理,以及行业内相关专家调研,三四线城市在“一网通办”(或“互联网+政务”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年投入预算大约在3000万-6000万之间,一二线城市则约在5000万-1亿之间,县级行政区大部分在300-500万。

  按此估算,中国各级政府在“一网通办”相关领域的预算投入大约在300亿元,未来几年,预计顶层政策在支持力度上不会发生大的调整,该领域预算大致将维持在这一水平。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据估计,当前“一网通办”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预算分配约50%。一二线城市政府对智能决策需求较强,剩余预算中约20%应用于智能决策领域。针对三四线城市以及县级行政区,剩余预算中约40%用于数据资源共享层的建设,真正用于智能决策领域的预算占约10%。预计2023年之后,这一局面将发生变化——全国范围内“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智能应用层建设方兴未艾。

  预计2023年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共享领域预算投入比例将下降,各城市智能应用建设预算占比将达到20-25%并在未来逐渐上升,即“一网通办”智能应用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约35亿上升至2023年的约75亿。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未来,爱分析认为“一网通办”将不仅包括政务服务的智能化,还包括政府数据开放生态的建设,让民众和企业更好地使用政府所收集的数据。这一方面,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

  他山之石,“一网通办”的未来方向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大力发展,中国政府在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层面,已经不逊于欧美发达国家,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除了智能应用建设之外,“一网通办”还可以发力打造面向企业和个人应用场景的政府数据开放生态。

对于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生态建设是有价值且有必要的。

联合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欧洲23个最大的国家政府中,最佳地利用数据和分析技术将节省15-20%的行政费用。这一数字在中国很可能会更高。

另一方面,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自身对于政府数据应用有了更高的需求,例如疫情防控涉及到跨委办、跨省市的数据协调,以及政府和企业(如腾讯、阿里、电信运营商等)的数据协同。目前体制下数据获取成本高、行政手续复杂,大大限制了相关数据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在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上,伦敦是全球标杆之一。在基础设施层面,伦敦已完成跨政府部门的数据打通,并将其汇总到公共数据库——伦敦数据储存库(London Datastore),向个人和企业免费开放。进一步地,在《共建智慧城市》规划中号召企业共同参与,建立政府开放数据生态。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数据收集方面并不落后,但在数据开放上则相对谨慎。参考伦敦,及丹麦、新加坡等先进经验,中国政府可以结合政府与企业力量,在覆盖全国的“一网通办”平台基础上,逐步将更有价值的政府数据,如地理、资源相关数据,个人收入、企业收入等数据,逐步开放给相关个人或企业授权使用,提升信用、金融、交通、医疗等场景下的政府数据应用价值。同时,探索参与“一网通办”建设运营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数据合作共赢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参与建设的意愿。

智能应用的领先实践:智能审批大脑

  在“一网通办”智能应用建设方面,中国的领先实践在上海。

自2017年起,上海市政府发布多项“一网通办”政策,旨在加快推广“一网通办”应用场景落地,已基本完成各委办局信息库“上网”,市内16个辖区均已开通“一网通办”窗口,已满足“一网通办”的“能办”需求。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但在“一网通办”运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痛点。以浦东新区为例,“一网通办”建设遇到两方面的痛点:一方面来企业办事人员,办事材料复杂、退件率高、审批周期长等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来自工作人员,线下“大综窗”建设完成后,窗口人员要处理的审批事项种类繁多、收件量极大,对工作人员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思贤科技与浦东行政服务中心的合作,将AI技术应用于审批流程,建设智能审批大脑,大大缓解了“一网通办”的两大痛点。

首先,思贤科技业务人员与浦东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深入挖掘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政务流程再改造的业务逻辑,将审批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审批点进行梳理,从而构建政务审批的知识图谱和审批规则模型。

其次,是运用OCR、NLP等技术,将送审纸质资料进行识别,提取审批的要素,同时对资料的审批点进行汇集,评估每份资料的准确度和评估审批通过的可能性,辅助窗口人员进行决策。

最后,政务审批领域,企业数据、服务事项、以及法律法规在不断动态变化,审批规则也在不断变化,思贤科技综合机器学习、NLP、知识图谱等多项技术,并且不断地迭代更新规则库,通过年度SaaS模式满足“一网通办”的迭代需求。

  可以看出,“一网通办”智能应用的建设核心关键不仅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政务流程的理解。由于全国不同地区政务审批规则具有相似性,建立“审批大脑”的方法论也趋于一致,先发者有望在未来2-3年实现规模化复制。

  全国“一网通办”建设进程提速,思贤科技业务迎来东风

  随着“十三五”收官,全国范围内“一网通办”的建设进程提速。

一方面,各省级一网通办线上平台建设基本完成,达到“能办”的初步目标,进而向各市县的“好办”发展。

另一方面,打通区域的政务服务平台出现。以长三角为例,区域人员流动性较高,业务办理经常出现跨省市现象。为做到服务于民,基于上海市“一网通办”的建设经验与成熟技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四省市于2019年共同打造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一地认证、全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

可以看到在“一网通办”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还是思贤科技等细分领域领先者,都在发力智能应用建设,并快速将自己在一二线城市的领先经验向全国复制。思贤科技CEO姜华表示,上海之外,思贤科技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的一些内陆城市开始提供服务。上海是全国学习的标杆,对于思贤科技来讲,拥有服务上海的经验,将经验和服务向其它城市迁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着眼于未来,“一网通办”不仅政府进行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让政府积累的数据发挥价值,这也需要政企合作共同打造数据开放生态,让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例如,思贤科技未来计划与政府合作,在合规情况下基于企业证照信息相关的脱敏数据,形成企业画像、信用评分等多种数据产品,服务金融、产业等场景,助力政府实现数据开放,最终达成政府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未来,随着更多区域、更多流程被纳入“一网通办”,企业能利用的数据也会不断增长,数据开放生态所创造的价值将远超“一网通办”建设项目本身。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