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前期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重新释放出来。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和线上化业务将面临更大发展机遇成为业界共识。
当前,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消费金融行业正逐步回归理性,而平安、小米等巨头的涌入也让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消费金融迈入“下半场”,金融科技实力成为破局关键。
疫情倒逼线上化转型
疫情虽冲击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下业务,但也倒逼消费金融公司加速建设线上智能化运营能力。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呈常态化局面,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优化商业模式,提升远程办公、线上化服务能力,是提升企业抗冲击韧性和核心竞争力、适应常态化防疫局面的重要路径。
以马上金融为例,这家自创立之初就坚持科技自主研发和全数字化能力建设的公司,面对疫情,成功经受住了考验。以数字化全闭环能力和远程云办公技术,保障了线上服务零间断,实现了逆势下的高质量发展。疫情发生后,马上金融仅用不到48小时便完成云呼叫中心远程办公全部部署,通过人工智能、云平台和信息安全三大技术,实现了云呼叫中心远程办公的业务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服务连续性以及信息安全化。
同时,马上金融还对外免费开放云呼叫中心远程办公系统资源,提供远程在线技术支持以及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助力更多企业应对疫情、顺利复工复产。
无场景不金融。在场景获客方面,从3C到旅游,马上金融累计接通了超过200多个消费场景,与100余万家商户建立合作。通过技术赋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马上金融将商品分期产品嵌入中国电信翼支付、OPPO、VIVO、唯品会、爱奇艺等多个消费场景,其信用借款产品“安逸花”也与腾讯、支付宝服务号、今日头条、网易、滴滴等200多个平台达成合作。
智能风控技术是核心
作为金融的核心,风控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降低坏账和不良的保障。尤其疫情增加了贷后资产管理难度,智能风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36氪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也指出,消费金融领域历经多年规范与洗牌,对客户需求和风险点识别要求更加精准,智能风控将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
但消费金融线上化、小额分散、结合多场景以及客群下沉、征信缺失等特点,再加上用户对快捷便利性的高体验需求等因素,都带来了诸多新的风控挑战。目前,各大消费金融公司都在打造自身的智能风控平台。
其中,马上金融的风控平台在行业内较为突出,公司自主研发了OCR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数据风控审批系统、可视化策略配置系统等,搭建了数据审批的智能风控平台,为线上全自动智能风控提供技术基础。
据介绍,马上金融已组建了300多人的大数据风控团队,10万+风险特征变量、毫秒级的实时数据获取及加工,以及2000+风控决策策略、决策流、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自动化、实时化、自适应的风控体系,形成了灵活迭代的风控策略和千人千面差异化授信及风险定价。
值得一提的是,马上金融将自主研发的唇语识别活体检测系统应用于风控反欺诈场景,成为消费金融智能风控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性突破。该系统识别通过率达96.67%以上,识别速度达到3s以内,即有效降低了线上欺诈风险,又提升了用户体验。
金融科技成破局关键
从2010年1月国内首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到2020年,消费金融已走过十年。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消费金融行业正在逐步回归理性,业绩增速放缓。受疫情影响,消费金融机构加速向以线上为主的轻运营模式转型,金融服务也渗透到更多消费场景中,消费金融迈入“下半场” 。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平安、小米等多个巨头相继拿牌入场,消费金融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后疫情时代,消金公司该如何破局?
业内分析指出,随着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科技逐步成为决定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众多主体竞相加入消费金融行业,行业赛道日趋拥挤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更是成为决定消费金融持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胜负手”。
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头部机构,马上金融自成立之初便深耕科技自主创新。截止目前,马上金融累计研发投入超10亿元,已组建1000余人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800余套涵盖消费金融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系统,累计提交专利申请220余件。
在提升自身科技能力的同时,马上金融还将科技能力开放给其他机构,推动开放平台业务。
聚焦开放平台战略,马上金融对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生物识别5大技术持续创新,重点布局金融科技与零售科技两大领域,输出智能客服、人脸识别、活体识别、金融云平台等一系列科技能力。并建立了具有高度弹性与开放性的底层科技架构,在多元场景下形成产品、服务、IT、风控等一系列科技能力的快速创新迭代和适配能力。
此外,其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唇语识别、智能语音识别、声纹识别,智能空号检测、OCR识别等通用技术及得助智能交互平台、智慧双录系统、智能语音实时质检、刷脸支付等成熟产品解决方案均具备对外输出能力。
马上金融创始人、董事长赵国庆表示,“掌握了数字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这场疫情考验中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并在战疫中积累丰富的数字化的实践经验。随着全社会和全行业对防疫常态化的逐渐适应、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数字化领跑者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在推进中国实体经济复苏的历程中,将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与生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