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联合腾讯在北京举办“布局新基建,数据资源赋能城市交通发展”研讨会,探讨新基建背景下,交通大数据在交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并且双方携手发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助力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化发展。
同时,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北京市交通委、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北京公交集团等单位专家与代表共同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据悉,日前交通运输部在部务会中明确了“新基建”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新技术给传统交通项目赋能,让交通项目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加强规划引领,积极谋划推动一批交通运输“新基建”项目落地。注重部省联动,加强行业指导,加大引导支持力度,促进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在此背景下,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新基建下“公交都市”智能化发展新思路、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构建思路、大数据如何赋能公共交通行业管理与服务等议题,并且获得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研讨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勇表示,“新基建”依托于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基建领域补上短板,发掘新的增长点,这正好契合了交通运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以“新基建”中的大数据产业链为例,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继而产生新数据,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环形产业链,参与企业越多,数据价值也会逐级放大。
“通过多年公交都市建设,我国公交行业智能化基础得到了夯实,2018年底公交车载设备安装率已达到87.3%、IC卡刷卡率平均超过50%,将行业数据与互联网数据融合应用,激发数据价值、服务行业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部公路院大数据团队负责人刘冬梅在研讨会中说道,传统的公交智能化系统在公交企业生产调度、公众信息服务方面有较好的产业技术积累,在智能化过程中也涌现出主动创新、突破既有产品功能的新需求和新应用,系统持续迭代升级,极大刺激了我国公交行业智能化产品的更新换代。
腾讯地图智慧交通中心负责人黄朝晖表示,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腾讯助力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升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连接供需。联合交通部公路院,依托腾讯丰富的大数据生态,为行业客流分析、优化线网和提升公交治理能力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合理利用当前运力,开通定制公交、旅游专线、班线、校车等新型出行服务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将绿色出行的理念渗透至多个腾讯系产品中,为用户提供全生态、跨平台、同体验的出行服务。基于腾讯地图一体化线路规划和服务能力,腾讯乘车码、微信支付能力和腾讯全场景C端触达能力,助力产业生态,共同推进一体化出行服务升级。
研讨会上,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副秘书长杨坤表示,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全国公交行业不断围绕群众出行新需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各地公交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在运营、组织、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像智能化调度系统的使用,自动排班、联动运营组织等功能,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将会在公交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后,作为大数据应用在公交领域的重要落地成果,由部公路院和腾讯联手打造的“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亮相。该平台通过将腾讯大数据和公交行业数据融合,建立基于城市出行特征的多维公交线网评价体系,运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结合城市人口时空出行规律,实现对城市线网的全局性有效分析管理与优化评估。
(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发布仪式)
据悉,该平台具备4大优势:构建对城市出行态势的感知能力,准确发现出行规律;诊断线网存在问题、调整优化线路站点、分析评估优化决策;挖掘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特征,规划定制公交线路,精准投放运力;科学评估线网与运营现状,为管理者实操者提供有效依据。通过建立监测、分析、诊断、优化、评估的闭环全流程管理,结合专家经验与模型算法,“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平台的闭环无限升级与迭代。同时,可以实现随城市出行特征、城市结构、人口的变化,而自适应升级指标体系,以适配城市出行需求,进而实现平台与城市发展的有效结合与共同发展。
据了解,早在2016年,部公路院已开始支持交通运输部数据共享开放工作,上线了“出行云”,本次发布的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是“出行云”的重要应用之一。“该平台将充分发挥多方数据优势,从公交线网评估优化、潜在公交人群发现等行业需求和痛点入手,为各地交通运输局、公交企业、MaaS服务商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出行即服务’落地,支撑绿色城市交通示范,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刘冬梅说道。
何勇副院长表示,腾讯在精细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等环节有巨大优势,公路院和腾讯进行战略合作,携手布局新基建,立足公交大数据平台,快速推出线网优化合作成果,体现了数据资源赋能城市交通发展的巨大潜力。
腾讯地图副总裁谢建家表示,腾讯将充分发挥腾讯生态能力、大数据平台优势,深化数字技术与公交系统的跨界融合,并围绕公共交通发展的核心问题、核心痛点展开创新,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城市交通更智能、更绿色、更便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