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签约合作,打造新基建人才培养强力引擎

据《2020年新基建人才报告》分析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新基建相关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将达420万。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基建正在创造数倍于以往的人才需求,并带来相关人才招聘岗位的新一次爆发,特别是在高精尖产业领域,结构性的人才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顺应新基建人才培养需求,7月24日,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达成签约合作,双方将基于腾讯云“优才计划”,以产业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为方向,以腾讯云认证中心为平台,以就业为牵引,以职业认证为基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驱动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数字化升级提供新动能,协力构建产业人才培养新生态。

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签约合作,打造新基建人才培养强力引擎

据了解,此次腾讯云与联盟的签约合作,是自今年6月6日腾讯云“优才计划”启动发布后,迎来的又一重量级合作伙伴。此前,基于“优才计划”,腾讯云已经相继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TGO鲲鹏会等行业权威组织机构达成合作,共同携手打造具有行业示范价值的新基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供人才培养百万资源扶持,解决企业实际用人需求

新基建、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涌进,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多样性、有针对性,这使得企业在人才招聘上需要更精确的识别,也面对更大的挑战和风险。而疫情后经济复苏的社会大背景更是加速了这一现状,人才和企业在供需匹配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等成本。

腾讯云“优才计划”与联盟的的签约合作,将很大程度缓解产业人才供需侧的矛盾问题。据悉,此次腾讯云与联盟合作主要包括2大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百万扶持计划,腾讯云将为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会员单位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等新技术人才培养百万福利资源包,助力会员单位的人才培养;二是人才输送优先特权,联盟会员企业的招聘岗位可以上挂优才计划官网,共享腾讯云万人云认证人才库,满足企业发展专业人才需求,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签约合作,打造新基建人才培养强力引擎

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秘书长雷晓斌表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联盟与腾讯云“优才计划”的签约合作,不仅能够满足产业转型、企业升级过程中的新型技能人才需求,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进一步促就业稳就业,也能帮助更多人了解、学习和转型新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规划更好的职业发展路径。

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签约合作,打造新基建人才培养强力引擎

腾讯云副总裁黄世飞也表示,腾讯云希望借助“优才计划”,既做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推动个人技能快速与企业发展接轨,解决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更要做好后疫情时代保就业、促就业的“稳定器”,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未来,腾讯云将携手联盟打通人才培养到就业输送的全流程,筑牢新基建发展的人才基石。

构建产业人才培养新生态,成为培养新基建后浪的强力引擎

新基建呼唤新人才,而新人才势必需要打造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这样才能更好推动人才的培养输送,也将助力新基建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人才培养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企业及高校等产学研多方发力,找到人才培养的融合点,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目前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不匹配的问题。

今年5月,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积极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搭建科研平台,加强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其中的重点投入领域之一。腾讯云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发起“优才计划”,旨在联合各方资源,以人才培育为最终目标,打造“人才培养”到“就业输出”闭环新模式。

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签约合作,打造新基建人才培养强力引擎

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签约合作后,也将为联盟的企业及高校会员单位搭建“桥梁”,打通人才培养到就业输送的全流程,共筑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生态,为新基建、产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撑高行业人才培育的天花板。

接下来,腾讯云将陆续与更多行业组织、企业及高校围绕“优才计划”展开合作,将其打造成为培养新基建后浪的强力引擎,为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产业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此外,腾讯云还将携手“优才计划”合作伙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系列技术实践云沙龙与培训班等活动,与行业、企业及相关从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探讨,助力企业加速激活人才价值,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腾讯云与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签约合作,打造新基建人才培养强力引擎

更多腾讯云“优才计划”详情信息,可以微信搜索「腾讯云培训认证中心」官方公众号持续关注,或进入“优才计划”官网了解详情:https://cloud.tencent.com/edu/talents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