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迈入场景化时代,头部企业云测数据重建产业模式

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正走入场景化以及精细化时代,在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以及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下,人工智能产业落地速度明显提速,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浪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主要针对商业模式、应用范围、竞争格局等领域进行市场解读、企业研究以及未来趋势预测。

中国AI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元, 数据服务发展潜力不断拓展

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现如今发展到了规范化的阶段,《2020年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AI数据迈入场景化时代,头部企业云测数据重建产业模式

《2020年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市场AI需求愈发明显,同时在经济、政策不断利好下,AI数据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AI数据服务经过野蛮生长期后,脱离实验室走向实际场景,数据服务也从幕后走到台前。预计在未来10年,中国AI数据服务主要应用于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新零售、智能安防、智慧家居等实际场景。在医疗领域方面,AI数据服务在提升医生水平和诊疗效率、高效管理患者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数据、为患者提供全场景主动式健康管理等方面推动医疗体系变革和提升。

AI数据迈入场景化时代,头部企业云测数据重建产业模式

在安防领域方面,近年来,中国政府多部门发布系列政策,支持”AI+安防”行业发展,明确提出智能安防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重点推广领域,AI在安防领域渗透率逐渐提高,需求从最早的政府端向企业端拓展。

AI数据迈入场景化时代,头部企业云测数据重建产业模式

《2020年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在人工智能下的各场景需求剧增的情况下,作为AI技术的底层支撑,数据服务尤为重要。伴随技术的成熟、平台的布局,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将不断拓展,AI数据服务+各场景将成为可能。

5G催化AI数据服务专业化发展,头部企业云测数据提供高质量AI数据服务

AI+5G+IoT催化了数据大爆炸,相应的数据服务也将走入场景化以及精细化时代。在2017-2022年,AI数据服务在规范化成长阶段,AI落地,技术脱离实验室走向实际场景,数据服务从幕后走到台前,规范化明显,市场格局明晰。据《2020年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3年以后,中国AI数据服务行业将步入专业化发展,随着需求升级,理念更先进、技术更硬核、效率度极高的专业AI数据服务企业将成为主流趋势。伴随企业客户定制化场景升级,对相应数据服务提出更高的需求,各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将会持续进行对技术、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未来AI数据服务方式将从原来的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过渡,数据服务的技术升级也将成为竞争焦点。

AI数据迈入场景化时代,头部企业云测数据重建产业模式

以AI数据行业的头部服务商云测数据为例,云测数据目前已为智能安防、智能驾驶、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新零售、文娱等众多领域提供AI数据服务,支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各类型数据的处理。截至2020年,云测数据在华东、华北、华南均设有数据交付中心和数据场景实验室。

云测数据一方面专注AI数据服务场景化,致力于提供高质量AI数据服务;另一方面建立起“横拓纵深”的战略布局网络:“横”为业务覆盖广泛,包含智能安防、智能驾驶、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新零售、文娱等各领域的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服务;“纵”为立足行业前瞻趋势,深挖行业落地需求,提升细分领域的服务专业性。云测数据发展至今,依托于高质量AI数据交付、高效作业效率、数据隐私安全把控和平台多元功能等优势逐渐成长为市场头部品牌。

报告认为,云测数据的发展核心在于其设置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高质量数据交付保证,针对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呼唤“更好的场景化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重建和升级了原有数据标注产业模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受政策利好、物联网发展迅猛、场景需求剧增的影响,AI数据服务行业发展利好。随着AI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不断加深,数据的量级以及复杂程度也将会大幅提升。与此同时,5G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将激起新一轮数据积淀,数据类型也更加多样化。此外,AI相关产业对精细化数据服务的需求将会不断释放,这将在很大限度上推动AI数据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与此同时,随着需求方对数据质量要求的提高,各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将会持续进行对技术、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不断提升数据标注工具的技术含量,行业门槛也将随之拔高,未来数据服务商的技术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其在市场的竞争地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