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消费者居家防疫,整个餐饮行业遭遇重创。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疫情期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商户专题研究报告》主要针对疫情期间餐饮外卖市场的发展环境、外卖商户的行为认知、以及第三方外卖平台对商家的帮扶举措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外卖市场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餐饮商家加速布局线上业务,助推在线外卖市场规模扩张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餐饮业收入约4.7万亿元,同比增速6.4%。疫情来袭,餐饮行业几乎全员受损,2020年1月至2月全国餐饮业收入为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95%的受访餐饮商家表明疫情期间门店营收下滑明显,超六成受访餐饮商家表示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线下客流的减少与门店租金的压力。堂食业务政策性关停让外卖市场成为防疫期间仅存的“救命稻草”,餐饮企业纷纷调整业务重心,转攻线上市场。疫情发生后,以线上作为主要战场的餐饮商家占78.0%,较疫情发生前增加了63.1个百分点。其中不乏首次开展外卖业务的餐饮商家,虽然经营方式的重大调整为外卖新商户带来颇多挑战,但同时也为它们开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在线外卖市场规模约5779.3亿元,同比增长36.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外卖市场在今年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餐饮商家实现盈亏平衡进而扭亏为盈的重要发力点,随着外卖商家数量的增加以及投入力度的上升,外卖市场产品及业态将更加丰富多样。在供需两侧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在线外卖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预计2020年在线外卖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500亿元。
外卖平台大手笔助力餐饮商户复工复产,平台流量和配送服务最被商家看重
疫情爆发后,餐饮商家陷入开源与节流难以两全的窘境,为助力餐饮商家脱困,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头部外卖平台及时出台多项政策援助餐饮商户。复工阶段,两大平台又多次升级帮扶政策,从资金、流量、服务等多个维度助力商家恢复运营。除了对餐饮商家的直接帮扶,平台方还通过变革服务的方式降低用户消费顾虑,提升用户消费信心。其中美团外卖首推的“无接触配送”方案受到多方认可,成为当前主流配送模式,对配送服务的规范化发展起到较强推动作用。
疫情期间,外卖平台成为餐饮商家重要的开源渠道,平台用户理所当然成为餐饮商家普遍看重的关键要素。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9.3%的受访商户表示其在择选外卖平台时,更看重平台的用户口碑;58.5%表示用户规模是其优先考量的因素。除此之外,与用户体验直接相关的配送服务也成为四成以上受访商家关切的重点,配送速度、配送安全、配送稳定、骑手行为规范等都被他们作为择选外卖平台的重要衡量标准。虽然不少商家采取了双平台策略,但76.2%的受访商家普遍认为,美团外卖的流量优势更为明显。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美团一站式超级生活服务平台战略为其外卖平台聚集了大量高频消费用户,成为吸引众多商家的有力武器,饿了么背靠阿里庞大资源,流量势能也不容小觑。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六成受访留存餐饮外卖商家表示疫情期间第三方外卖平台线上客流较年前增加,约七成新增外卖商家对外卖平台的引流效果给予了肯定 。综合外卖平台带来的客流量以及开展外卖业务过程中增加的费用成本、产品策略调整及运营管理挑战等多项因素,受访餐饮商家普遍认为疫情期间通过外卖平台开展业务的有利因素多过其带来的弊端。
受访餐饮商家综合平台口碑、配送服务、流量价值等多重因素对其入驻的第三方外卖平台进行满意度评价,美团外卖综合满意度最高,评分达82.1,饿了么评分为74.6,饿了么星选为70.0。
疫情催化传统餐饮行业转型升级,外卖平台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疫情期间,大量商家被动或主动对经营模式进行了变革或调整,对线上业务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不少商家甚至通过线上外卖市场收获了意外之喜。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疫情虽让餐饮全业态遭遇重创,但更重要的是它加速了数字化技术在餐饮行业的渗透,让更多餐饮商家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未来餐饮商家将会更加重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更积极的拥抱数字化技术,驱动餐饮行业升级发展。
中国餐饮行业收入规模已超四万亿元,并保持长期向上的趋势,但外卖市场的规模还相对较小。随着餐饮商家对线上市场以及数字化技术重视程度的上升,外卖模式有望加速渗透,驱动外卖市场规模阔升。外卖平台积累的用户、技术、资源等规模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在外卖市场规模整体上升的过程中,外卖平台也将显示较强的增长潜力。与此同时,外卖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需求都将升级变化,对外卖平台的产品服务能力要求会逐步提升。平台精细化运营能力以及高品质服务能力将会成为消费者以及餐饮商户共同关注的焦点,也会是平台方比拼的关键要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