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2017(第八届)全球汽车论坛于6月7日-6月8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论坛以“变革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全球汽车业主要厂商,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各个领域的代表、专家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力图引发行业从整体战略上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机会。以下为力圆桌论坛的实录: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副会长 赵扬(主持人)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高西庆 原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扬(正司级)陈林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执行副总裁杜维强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杨波 (从左往右)主持人:高总在演讲中提到我们汽车企业走向海外,一定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遵守当地的文化,这是我们海外进行开展事业的根本。如果在海外一旦办厂,这里就涉及到很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刚才高总也提到,跨国经营法律风险是很重头的一点,关于这一点,我想请高总就您的经验再给我们行业详细的讲一讲。
高西庆:这方面例子太多了,我在过去这些年,中国教训走出去检验还是大于教训的。我可以举出一堆来,我刚才说了,很多国家总统总理都愿意见你,但是不管谁承诺的东西,包括我们自己领导人高访带了一些项目出去,跟人家说了签了协议,也经常发生,出去之后高访团,签了协议,后来再去落实的时候,好多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必须要对当地的东西一定要有充分了解。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我们觉得落后一点的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非洲、拉丁美洲的,常常去了以后,用所谓不好听的话,叫白手套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我们没法做。看到一些民营企业,或者相对小一点的国营企业出去做的方式,反正得到一点好处,好像在中国做这事做习惯了,没有受到足够的惩罚,前几年不太严重,这几年恐怕严重一点,在国内好一些。在非洲、拉美、亚洲很多国家,以及当时做了,一去就说我认得某某总统的儿子,儿媳妇。
一般都是这样,说一定要吃饭干什么,然后像这种事情呢,你认识他是很好的事,但是问题认识的过程是怎么认识的?什么小事打个电话他就能出来,我碰到好几个国家都是这种,中国的企业在当地给我们说这个没有问题,好像摆得平。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样的事情结果好的真的不多,后来时间久了发现,时不时就会因为某个正党倒台,或者干脆人家本来就是圈套,弄到最后发现我们这人被弄起来了,说你看你做了这种事,违反了我们的法律。大家都这么做啊,你不能说这个啊,大家都这么做我抓住你了,你就是违法的。
我们在国外中国公民被抓起来的,被受了惩罚的事情挺多的。从字面上说就是违反人家法律,事实上不尽然,它不光是一个法律问题,大家都犯法,好像大家都闯红灯过马路,你就这么做,但是逮住你了就很麻烦。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要想持续做大做强的想法才可以,我一定老老实实踏实着做,特别典型的例子,我们看到汽车行业的人一定都了解这个例子,前几年我记得在美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某一个大的传媒机构,在美国的中西部中小城市里,就问人家每一个汽车品牌都是哪儿的,问的其实都是外国企业。
丰田是哪国汽车?美国50—60%的人,说是美国汽车。这很有意思,为什么他会这样认为?说奔驰哪儿的?我知道外国车,不美国人,这说明什么?日本人在刚开始去美国的时候,美国队他们极为反感,美国70年代搞了一个制度,要把外国的投资拿进来进行审查,这是为了针对日本人的。可是短短的这几十年里,日本人越做越精,他做得非常稳定,一点一点的长期的去做,参与当地所有的公益活动,帮助人家在学校里弄球队,帮助各种各样的穷人去给人家办各种各样的事业。
现在日本人看起来我们老讲说日本的经济不怎么好,你没看日本经济在哪里?日本的GDP好像不进步,但是你看日本的GNP国民的收入。他有一半的收入是在外国的。刚才杜总讲深耕细作的这种做法,得一点一点去把那个地方开发出来,尊重人家的法律,尤其是不要做,看起来已经是违法的事就别说,别说大家都这么做。刚好把我们的人抓住的例子太多了,说是歧视也罢,说不是歧视也罢,人家觉得抓中国人就是应该的,觉得抓中国就容易一抓一个准。中国人就是侥幸心理,贿赂警察。警察给你弄一个圈套,马上把你抓监狱去了。要有长期的观点,真的要守法去做。就是一点一点去弄,不要说一锤子买卖,做了就跑了。
主持人:下面的问题提给陈司长,从您对外投资管理这个层面看,中国企业特别是汽车企业,将来走出去如何控制风险?
陈林:谢谢主持人,中国企业走出去,大家谈到的或者想到的,还是风险问题,刚才我们高总也好,杜总也好,在这方面应该说已经讲的很多了,我也非常赞成他们的观点。的确我们企业走出去,所面临各个国家国情民情全都不一样。绝对不可能,像杜总是奇瑞的国际公司,他不会拿在伊朗的经验放到巴西去,对于各国的法律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这方面高总做了很好的解答。
我想从三个角度,前期和中期后面三个方面怎么防控风险,规避风险。这是我们一定要考虑的,前期我们要到一个国家去投资,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要把法律民情市场要了解透,工夫要做足,有些企业说我们到哪儿去看了,说投资不行,另外就说很好,马上就投了,这都是不做的,你到这个国家要做好前期工作。
大家现在说起来,吉利并购沃尔沃好像是一个突发事件,吉利好像捡了一个大便宜,但实际上吉利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吉利刚刚在报纸各方面开始报道的时候,当时接到前方发出去所有的电报,瑞典上上下下无论工会、媒体全都是一片反对声。后来为什么能够大家都赞成了?因为吉利大概有200多人的团队,在那里做了一年多的工作,把工会请到浙江基地参观,给他们介绍吉利的企业文化。各方面都下足了工夫,另外他们通过并购英国的锰铜,澳大利亚的变速箱这两个项目,也吸取了海外并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应该说他们前期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所以这样他在并购的时候,至少在前期不会走弯路,当然在国内也做了大量工作,各个部门包括各个方面的专家给他们提了很好建议,前期的论证一定要做足。还有一个前提要做什么?刚才高总一直说的,规划前期的规划战略设想,跟本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愿景协调一致。
我们现在很多汽车企业,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企业,很多都是外经部门在做走出去的工作,原来作为贸易是可以的,作为资本向外的投资,就不能仅仅是外经部门,必须规划部门要参与,做好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把走出去作为企业整体规划的一个部分统筹考虑,统一考虑,当然做规划也不可能拍脑袋,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方面结合起来,可能会使我们走出去,今后至于在规避风险方面,能做很多工作。
在建设的时候,前期工作做好了,建设的时候可能还会碰到很多在做前期规划,前期论证的时候,没有碰到的问题,哪怕有些时候一些小的问题,都会使你翻车,这里就是一个驾驭风险的能力问题。我们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很多了,可以简单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项目在津巴布韦,有几个劳动工人人员吃了几个乌龟,那都是违法的,哪怕是国内是很小的一件事,工作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侵犯了当地的利益,或者对当地的民众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切身感受,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对他们生活会带来好处的话,这方面都会对我们项目产生颠覆性的作用。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驾驭风险,这是各个企业都应该考虑的。
在项目运行期,奇瑞应该已经碰到了,杜总说的农产品的问题,的确后面的运行,碰到的问题更多。我们如果是前期工作没有做扎实,对这个国家没有充分了解,对于他的法律研究不透,我们在后面运行,虽然十亿,十几亿投下去了,生产能力形成了,但是你后期在运行经营过程中,仍然会使你的项目走不下去,这方面的风险,我们觉得好像大家说起来就是政策多变,所以各个国家的政策多变要考虑,跟我们国家一样。
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实际上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有的政策法律调整,都是根据它的发展考虑,就像巴西,那段时间说只卖车不行,必须在当地生产,在中国一直是这样,不允许你只卖车不生产,我们现在还要求中方控股50%,他的政策和法律走向,看到是研究本国的。
我看到高总前面段时间有一个采访,说到各国法律,对中国体量大了,走出去投资了,还是考虑本国的保护利益,必然是这样的。整个法律变化要能够适应它的变化,这方面的工作做租做好了,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考虑,把钱投进去想赚一笔就走,这是一种投机心里,我们搞汽车工业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绝对不能有这样的心理。这种投机心里,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在国际市场能占住脚。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问一下杜总,请您谈谈奇瑞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他的中国汽车品牌企业参考?
杜维强:第一个就是刚才我说的规划,先谋后动,不是我们刚开始就是神仙,这个确实是有很深刻的教育教训的。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我们进入到市场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做好功课,这是我们同行一定要切记的。第二个就是刚才两位领导,奇瑞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样了,提到了风险控制。我们现在在海外的活动,都在向华为学习,所有的一些大的动作商务行动,商务活动,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合规性,合规不合规,不合规可能就一票否决了。这个也是我们的一些经验。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所谓的,也是教训吧,如何处理好与合作伙伴的这些关系?因为我们一些国内的领导人习惯中国长期两位数的往上发展,其实在国际市场上很多事情,是按照经济规律来做的,它是一个自发的状态。所以我们的一条经验,就是你千万要重视,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商业规律,不能够逆潮流而动,这是一个。有些时候往往是有一些当经济下行的时候,有一些做规划的领导就是拍脑袋,大量快上,我们发现这是奇瑞的一些惨痛的教训。会发现KPI没有完成,任务没有完成,最重要人心丢掉了。
第二尊重合作伙伴,他跟你不是上下级关系,是一个共赢共生的关系,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另外就是具体业务上,在营销上,中国企业走到世界上,像我们都是总共才20年的生命,时间非常短,我们在营销上不可能像欧美产品那样大规模的进行品牌营销。所以在营销上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一定要有差异化。利用现在的一些先进的一些理念,比如说差异化,搞体验式营销,搞线上的数字型营销,比如说艾美奖我们已经获得了,这不是一些捷径,是差异化的营销手段。这样可以快速利用现在的一些突飞猛进的一些先技术发展,能够尽快缩短与百年老厂的距离。
最后一定要记住四个字,一个就是要品质,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成功,都是基于产品的品质上,我们把品质做好,是对我们的客户负责,对我们的每一个客户负责。第二个字就是责任,一旦在一个国家长期要发展,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不是光去赚钱去了,不是输出产品,我们一定要记住要回报当地社会。记住这个你才能够长久的生根开花。
主持人:因为时间问题,最后一个问题问咱们杨总,您觉得目前从您摩托车和企业两方面经历来讲,汽车国际化方面,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些什么问题?
杨波:“一带一路”这块,一个是产政结合,一定要跟着政策走,政策到哪里,你的产业,当然对市场的分析也很重要,对政策的分析也非常重要。非洲有中非基金,它有中美基金吗?没有,包括产业的复测,以及开拓性的基金,这方面企业是要用心研究的。第二产融结合,都跟钱有关系,产融结合什么意思?我们在出口环节,要有金融的支持,终端市场也需要有金融的支持,为什么这么说?现在目前一般贸易也好,出口环节也好,我们有信保有低息贷款,有很多支持,政府做得非常好。在终端环节,尤其像汽车这样的产品,包括摩托车这种产品,很多时候在很多国家都是有做按揭,对于中资这种金融企业来说,在国外做的更多是批发业务,包括国内对企业的支持都是批发性的业务,只是针对企业本身,在终端消费这块做得相对比较少。据我所知,在中南美、东南亚整个的日资企业做得相对好一些,他们金融信贷对终端产品的支持和消费的支持,是做得非常够的。我希望如果有这方面的政策那是最好的,这样会让我们的汽车做得更大,做得更多。
主持人:本环节四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如何走出去,如何发挥后发优势更快的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中国汽车借势“一带一路”一定要认真领悟“一带一路”精神。一定要尊重当地的规律,研究当地的法律,尊重当地的文化。中国汽车要出去要利用中国在外的产业园区和平台,抱团取暖。今后我们还会汇集社会上的资源,组织更多的类似的研讨、论坛,来为中国汽车海外发展把脉,为中国汽车海外市场发展做出我们的建议,今天这个环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嘉宾的精彩发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曝光 重新定义豪华MPV标准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新一代内饰设计引领豪华MPV新趋势
- 引领豪华MPV新趋势!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明年一季度上市
- 腾势Z9于广州车展重磅上市,以科技豪华重塑旗舰轿车市场新标杆
- 腾势汽车携超强豪华产品阵容闪耀广州车展,开启科技新豪华时代
- 腾势N9全球首秀,诠释科技豪华全能旗舰SUV王者风范
- 腾势Z9广州车展上市,树立科技新豪华标杆,售价33.48万元-41.48万元
- 日产“暴雷”,留给日系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 吉利官宣两大品牌整合: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
- 比亚迪华为联合打造方程豹豹8:联合定义智能硬派越野新标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