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实力跃升的真正原因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厚积薄发,通过重视造型设计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SUV、移动互联、新能源、新销售模式为契机,不断提升产品力和营销力,打造出一批明星产品,满足并引领了市场需求。反过来,这些明星产品在市场上良好的销量和“口碑”又助推了企业品牌力的跃升。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越来越给力了。正在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车企不仅展台设计不输国际大牌,展出的车辆也不亚于合资企业竞品,彰显出新气象与新实力。
此次车展,吉利推出了“生而全球,开放互联”的全新高端品牌领克及01准量产车型,竞争对手锁定国内主流合资品牌;长城发布了旗下高端品牌WEY首款产品VV7,定价15万元以上;继GS8初获成功后,广汽传祺推出了中高端SUV GS7;长安汽车全球首发了CS55,与CS95、CS75、CS35和CS15共同完成在SUV细分市场的全面布局。造车新贵蔚来汽车,不仅推出了最新量产车ES8,还以其独特的营销方式,让人脑洞大开。可以说,无论传统企业还是新创品牌,都用令人赞叹的新高度,诠释了它们所代表的“中国品牌”国际化气质与格局,以至于不少外媒感叹“中国本土品牌正在动摇外资品牌的影响力和产销量优势”。
与自主品牌车企在上海车展“抢眼”表现相辉映的,是中汽协刚刚发布的“一季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272万辆,同比增长6.5%;市场份额达到45.7%,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在增长最快的SUV细分市场,以长城、长安、吉利、传祺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在前十强中占据八席;即使在自主品牌最弱的轿车市场,吉利帝豪也已跻身前十强。这些数字折射的内在变化值得思考。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都是外资品牌的天下。由于部分国有车企患上严重的“合资依赖症”,民营车企在品牌上又因早年低端定位所累,再加上国人对洋品牌的“偏爱”,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就在两三年前,还有不少人士在为“自主品牌十二连降”忧心忡忡;今天,自主品牌已与洋品牌在销量、品质、价格上展开全面竞争,着实令人振奋。
有人说,当前自主品牌汽车良好的发展势头,缘于前些年国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推动。不可否认,这一政策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但还不足以解释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汽车“量价”双提升现象。
笔者以为,自主品牌汽车实力跃升的真正原因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厚积薄发,通过重视造型设计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SUV、移动互联、新能源、新销售模式为契机,不断提升产品力和营销力,打造出一批明星产品,满足并引领了市场需求。反过来,这些明星产品在市场上良好的销量和“口碑”又助推了企业品牌力的跃升。
应该看到,全球汽车市场在经历欧洲的勃兴和美、日的繁荣后,其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在市场愈发成为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的当下,作为坐拥全球汽车最大消费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及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路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涌入。这从奥迪前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加盟比亚迪,宝马前设计总监皮埃尔·勒克莱克加盟长城,就不难感受其中的“脉动”。由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战略、目标、资源配置上的切换“拐点”正在到来,全球汽车产业整合、租赁共享、效能重组、体制重构上的创新“时刻”正在到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出自主品牌汽车千载难逢的崛起机遇。只要我们紧抓机遇,砥砺奋进,“汽车强国”的春天就不再遥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