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动化时代,电池、电机、电控替代了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成为了新一代的“汽车三大件”。而电池,更是“新三大件”中的核心,近年来,电池厂、主机厂不断推出新的解决方案,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关键指标上展开较量。
然而,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在最新的纯电动汽车上,一种古老的电池技术仍未被完全淘汰。这就是铅酸启动电池。时至今日,由于成本、兼容性、采购惯性等原因,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仍然沿用了燃油车时代的铅酸启动电池。
所以,你可能会在一款最先进的纯电动汽车上,看到两个隶属于不同时代的电池。一块位于汽车底盘,是各个电池与主机厂们内卷到极致的“大电池”,即动力电池;而另一块,藏在角落里,和燃油车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不同的“小电池”,即启动电池。
因此,燃油车时代铅酸蓄电池的许多特性,仍然被延续到了新能源时代。例如,易亏电、低寿命、需维护等等。
与锂电池相比,铅酸蓄电池的寿命极短,短则两三年,长则三五年,就需要更换一次。
更糟糕的是,大多数车主意识到需要换电池的时候,往往是被电池“坑”的时候。直到某一天因为电池导致汽车无法启动,甚至抛锚在路边,车主才会想起更换电池。计划好的出行计划,可能因此泡汤。而更换蓄电池平均又要花费400-600元,让车主十分糟心。
不仅如此,铅酸蓄电池的体积也是一大顽疾:一般铅酸蓄电池个体大,占用车内空间大,大大限制了车内空间布置。此外,铅酸蓄电池重量一般在10公斤以上,增加了整车能耗,也与整车轻量化的目标相悖。
另外,污染也是铅酸蓄不容忽视的问题:铅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原料,属于重金属元素,一旦在生产、使用和回收环节泄露,将对土壤、空气和水源造成严重破坏。
针对铅酸启动电池的种种问题,有厂商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例如,比亚迪将动力电池上的磷酸铁锂方案,复制到了启动电池上,推出了基于磷酸铁锂技术的启动电池。与传统的铅酸电池相比,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更加省心。
首先,磷酸铁锂启动电池寿命长,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相当于和整车同寿命。电池终身不用更换,也不会导致车辆趴窝,用户省心又省钱。
其次,比亚迪为启动电池配置了BMS电池管理系统,可实现实时监测电池指标并进行动态管理。当启动电池电量低时,动力电池可以为其智能充电,让车辆长时间静置后也不亏电,用户随时都能启动车辆。
最后,与铅酸蓄相比磷酸铁锂启动电池更轻量,也更节能。磷酸铁锂启动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目前可以做到最低重量仅2公斤,具有轻量化和小型化的优点,利于整车灵活布置以及进一步降低整车能耗。
此外,磷酸铁锂启动电池也更具备环保优势。作为全球首家搭载磷酸铁锂启动电池的企业,比亚迪已将相关技术成熟应用六年。目前,已有2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搭载磷酸铁锂启动电池,实现铅削减达2万余吨,避免造成14万余亩土壤重金属污染,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守护下一代的健康。
尽管在成本上,磷酸铁锂启动电池要比铅酸蓄电池贵得多。然而,比亚迪还是不计成本,使用价格更高的磷酸铁锂启动电池,只为彻底解决用户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痛点。历经十余年研发,比亚迪用创新技术迭代落后产品,让启动电池再也不会“掉链子”。
在燃油车时代,铅酸蓄电池普遍作为启动电池。而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历经十余年研发,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率先使用磷酸铁锂启动电池淘汰落后的铅酸蓄电池,实现整车无铅化。这是比亚迪的一小步,也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整车无铅化的全面变革,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华为联合打造方程豹豹8:联合定义智能硬派越野新标准
- 比亚迪华为联合定义智能硬派越野新标准:方程豹豹8开创全球智能硬派新时代
- 国货旗舰来了!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方程豹豹8,上市售价37.98万元起
- 10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3.6%和7%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48%和49.6%
- 最萌的阿条姐开最狠的枪提最大的车,翼真L380靠什么打动奥运冠军?
- 中国首家!比亚迪10月销量突破50万辆,创单月销量增长新纪录
- 新合资时代第一车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上市
- 德国大众正计划关闭至少三家本土工厂,或裁减数万名员工
- 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喜迎第100万辆Model Y下线,源自GA4生产线
- 家门口的新能源汽车“博物馆”!比亚迪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于郑州开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