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补贴又降了,怎么打快车也贵了?最近,滴滴涨价让很多乘客觉得不爽。尤其是想起当初烧钱大战时的价格,对比之下差不少。
历来烧钱难持久。补贴本是抢占市场、培育客户的“催熟剂”,不可能永远烧下去。上个月初,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握手言和,更是加速了这天的到来。在网约车用户已经足够庞大、身份合法化已经得到确认、滴滴一家已经占据了份额优势的背景下,短期内补贴大战很难再掀波澜。
价钱涨了,应该怎么看?
不再烧钱,让市场有了回归理性的契机。网约车蓬勃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它让出行更便利、更舒适乃至更愉悦,而非更廉价。更何况,过去偏离了成本的 低价还刺激出一些多余的出行需求,影响了交通状况。价格涨回来,可以让网约车与巡游车更公平地参与竞争,挤掉市场份额中的水分,也有助于公众更理性地根据 真实经济成本选择出行方式。
当然,作为与亿万人有关的公共服务产品,涨价也不能太任性。此次滴滴涨价恰逢其与优步中国联姻之际,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于垄断、乃至进一步涨价的担心。
在笔者看来,担心不无道理,过分担心倒大可不必。
要相信市场的力量。网约车市场从无到有,乃是自发形成。领先者固然拥有客户、车辆、数据等优势,但技术却是开放的、市场也尚未封闭。除去神州、易到等对手在紧追外,不少传统出租车企业也已转型触网,竞争主体在增加而非减少。
要相信企业的智商。即便占据优势地位、想追求高盈利,想必滴滴也不至于贸然大涨。一旦涨多了、涨快了,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订单减少了,最先着急的不是你我,而是滴滴。
要相信监管的作用。交通部网约车新规明确,网约车价格要采用市场调节价或政府指导价,为各地政府调控价格预留了空间。
相较之下,另一些担心反倒更为必要。比如平台企业占据了优势地位后,会不会随意提高订单抽成,让网约车司机的“份子钱”也居高不下?又如顺风车 本应是合理分摊成本、免费或互助出行的方式,在其中作了信息撮合的平台到底该收多少钱?期待这些担心能够得到回应和解决,让企业、司机、用户都能从网约车 的健康发展中受益得利。
- 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坤智能:深蓝S09全球预售发布23.99万元起
-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伙伴共向未来
- SMG东方广播中心与斑马智行携手发布AI播客产品,引领智慧出行音频新纪元
- 传承经典 深耕中国 —— 保时捷携史上最大展车规模亮相上海车展
- 深度诠释科技、越野、全球化优势 长城汽车六大品牌闪耀上海车展
- 驭电·新境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全球首秀
- 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登场 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 比亚迪一季度销量超百万辆,凭实力持续坐稳行业“双冠王”
- 关税抵制双重暴击,特斯拉cybercab首秀已不能再拖
- 搭载华为乾崑ADS!阿维塔06正式上市,20.99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