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汽车行业逐步进入“微增长”时代,整车利润持续下降,传统经销商转型迫在眉睫。汽车销量的低迷,并不影响后市场的火热,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与日俱增,汽车后市场这块“蛋糕”已经让不少人垂涎三尺。
据统计,到2015年年底,全国汽车后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8000亿,甚至有人预测,到2020年,汽车后市场要突破2万亿,中国汽车后市场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后市场从新车驱动到旧车服务为主的核心消费需求升级,推动着市场的生产经营格局深度变革。
经销商利润已转移
汽车经销行业经过了高速增长,现在正处于低速增长阶段,这种新常态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高级经理李杰表示:“我们整个销售结构、经销商的盈利结构在发生转移,逐渐地从销售向售后服务领域进行转移。未来,当汽车后市场步入成熟期后,经销商主要利润来源于汽车后市场。”
整个汽车发展趋势逐渐从销售盈利模式走向售后服务模式,在转变过程中,汽车后市场将朝着规范化、多元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将有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将会被运用。未来汽车后市场服务将不再是4S店为主导,整个市场将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而作为厂家,在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浪潮中,应加强技术能力及人员培训,建立各类完善服务标准体系。不仅如此,随着传统汽车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所取代,未来面对新技术,售后服务也需完善。
李杰表示,未来厂商需用不同的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客户,利用互联网,打造服务品牌,为用户建立完善的服务平台。
4S店更适合经营二手车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告别高速增长时代,买房市场格局初显,汽车市场新车和二手车结合将更紧密,二手车未来有望玉带行车市场地位,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题,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二手车销售市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也加入竞争。从国外的二手车市场发展进程来看,我国二手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二手车交易正在成为后市场交易核心增长点。但价格不透明、品牌认知度不高等仍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制约产业发展。
在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上,第一车网CEO马晓威表示,二手车现在对于经销商集团有很大的增长空间,4S店经营二手车业务具备与生俱来的优势,相对于二手车经销商拥有更好的品牌效应。现阶段应该是4S店在战略上部署、在人员上进行储备、在渠道上进行储备的阶段。
早 在2000年,二手车业务就收到厂商与经销商的重视,开始纷纷开展品牌二手车业务。众多厂商纷纷开展自身品牌二手车业务,但从交易内容、方式和效果看,中 国二手车市场还未达到二手车贸易平台的水准。不过背靠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二手车交易必将超越新车,4S店集团大力开展二手车业务最好的时间已经到来。
后市场投资热点往线下转移
在 经历2015年疯狂的后市场烧钱热潮逐渐退去后,2016年主机厂和汽车经销商集团纷纷进军汽车后市场,包括东风日产OKcare、上汽集团车享家、上汽 通用车工坊等快修连锁品牌已经陆续运营。同时汽车经销商集团也不甘示弱,庞大、浙江元通等经销商集团都在着手布局汽车后市场。
无论是主机厂还是汽车经销商集团,都将连锁加盟作为切入汽车后市场的主要方式,更加看重线下发展。在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德勤中国汽车风险咨询领 导合伙人周梓滔也表示:“以往的汽车后市场投资,上门保养的投资已经是处在慢慢淡化的过程了,投资的重点是往供应链的线下发展。”
据了解, 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中,具备持续运营能力和良好投资生态的汽修品牌并不多,有行业内人士预测,汽车后市场未来会属于直营连锁互联网模式。上门、平台等模式 将会被淘汰。汽车后市场必须回归本质,这需要先做强线下,再做好线上。没有线下终端的纯线上项目是“纸老虎”,不能将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标准化,而没有线 上平台的实体终端已经OUT了,无法提升运营效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