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工信部宣布“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决定已经两月,但是业界关于此决定的热议仍在持续发酵。那么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谁更胜一筹?三元电池在客车被禁是否应该?
三元燃烧似火药,磷酸铁锂燃烧像煤
化学里面我们都学过,燃烧有三个基本要素:助燃物、可燃物、着火源。那么在锂电池里面,不同正极材料一旦燃烧起来有什么不同呢?对于这个问题,行业专家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三元材料的燃烧特性比较像火药。火药之所以一点就燃,是因为火药里含有硝酸盐成分,遇热分解产生氧气,向硫磺和碳提供燃烧要素。一旦开始燃烧后,硝酸盐连续释放氧气,于是火药进入“热失控”状态,释放出威力巨大的能量。与之类似的,三元材料热稳定性较差,在200℃左右的外界温度下,就会分解并释放出氧气,与电池里的可燃的电解液、碳材料一起,一点就着。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加剧正极的分解,造成与火药类似的“热失控”。三元锂电池一旦着火,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爆燃。去年使用了三元电池的香港品牌巴士在几十秒内爆燃,并付之一炬就是典型的例子。
而磷酸铁锂的燃烧就像煤燃烧过程。煤的燃点高,而且燃烧需要消耗外部氧气。它的燃烧过程是一个热量传递、逐渐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过程。类似的,磷酸铁锂热稳定性好,在700℃时才会发生分解,即使分解也不会释放氧气。所以磷酸铁锂电池的燃烧需要外部提供氧气,一旦氧气源被切断,火就能熄灭。在极端的情况下,磷酸铁锂的燃烧也不激烈,而且火势扩大也比较缓慢,起火也比较容易被扑灭。
三元系统安全设计挑战是磷酸铁锂十倍以上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就材料层面来看,三元材料相对磷酸铁锂的安全性有本质差别。要达到与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同等安全性,三元电池系统在整车、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包、模组、电芯等不同层面的安全挑战要远远高于磷酸铁锂。打个比方,我们在运输煤炭的时候,一般是无需特殊防护。而运输火药,则需要特别小心,由专门组织用特殊车辆进行运输。
那怎样才能消除三元材料的危险性呢?业界翘楚特斯拉从2003年起就展开了大胆尝试,大约花了10年的时间,研发相应的安全技术。目前顶配的ModelS使用了接近7000颗松下产三元锂电池,对电池两次分组,做串并联。设置传感器,感知每颗电池的工作状态和温度情况,由电池控制系统进行控制,防止出现过热短路温度差异等危险情况。此外,特斯拉在碰撞防护上也可谓是做足了工夫,大量使用了高强度铝合金、超高强钢、防弹复合材料。
然而在这样的严密防护下,特斯拉也没有与事故无缘。从去年新闻报道的几起特斯拉起火的事件来看,三元锂电池遇穿刺会短路喷火,正是其层层盔甲下的“软肋”。遇到极端情况或外力击破了保护,特斯拉依然会起火,只是特斯拉的重重保护给了车主一定的逃生时间,因此没有发生重大的伤亡事件。
在小轿车的领域,目前主流的大型车厂展开的三元实践也与特斯拉类似。通过数年的项目研发周期,通过严密的设计和层层的验证,消除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并保证上市时车辆的整体安全性。其核心质量策略,可以说是“以时间换取质量”。决定这些大型车厂这么做的原因,正是他们对保证乘客生命安全的高压线态度。
公共交通领域 需坚守安全底线
基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的客车企业并没有轿车企业类似的正向开发流程。通常一款新的客车,从构思到上市也就是3-6个月的时间。支撑这个“中国客车速度”的,是完全成熟的柴油机、变速器生产,以及相对简单的车体结构。
然而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因为客车配电量大,载客人数多,逃生门却比较少。对安全性的要求实质上是要远高于乘用车的。如果我们还是抄袭“中国客车速度”,不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去对待安全这个底线,那么新能源客车行业出事故就是难以避免的。其实,在整个2015年,经媒体公开报道的新能源客车起火的事故就有11起。不幸中的万幸是,其中使用磷酸铁锂的车辆,起火时相对缓慢的速度,使得乘客得以全部逃生。而发生爆燃的三元电池客车,是在无人状态下出事的,从而避免了更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笔者并不是说客车起火是好事情。所有的客车厂应该吸取这些严重的教训,以更严谨、更慎重、更安全的态度研发产品,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对公众安全掉以轻心。现在是还没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但万一出了呢?那就会对行业产生巨大的打击,很可能是“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毁灭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
别忘了,在安全与性能的取舍上,公众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对三元材料而言,虽然表面上国家暂时关闭了一扇“门“,别忘了还留着一扇“窗”。只要认真严谨的开发,三元材料在乘用车、专用车市场依然有广阔的应用,这些市场的规模也更大,更有潜力。什么时候,当三元电池系统解决了热稳定问题,提高了系统安全性,通过了比轿车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测试,相信那便是“门”打开之时。
为此,笔者要为工信部暂停三元的正确决策大声喝彩!
(注:本文作者是长期在新能源领域工作的从业者)
注:本文是作者投稿,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盖世汽车·新能源」之立场。转载须注明来源:盖世汽车·新能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 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计划在香港试营运,年底前或启动机场测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