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二手车业务,出售线下门店,平安集团对平安好车的资产重组凸显了当前中国二手车电商发展的困境。
2月16日下午,平安集团对此事件发布声明称,根据平安集团3.0战略,平安好车和平安产险进行业务整合。通过整合,“车保险”(车金融)、“车服 务”、“车生活”这条主轴将不断进化,无论是在用户迁徙方面,还是认证质保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等方面,都将继续加强业务协同,形成更为强大的车主生态 圈。让车主从“买到好保险”出发,进而“用到好服务,享受好生活”。
“经过了一轮投资热潮之后,短期内二手车电商尚未给投资人带来盈利,这的确是导致当前二手车电商融资困难的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随着中国政府对二手车“限迁”、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二手车电商还将迎来一轮投资热潮。
出售线下门店
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中国平安集团掌门人、董事长马明哲提出的3.0开放战略,未来平安集团的主营业务将主要围绕“车保险”(车金融)、“车服 务”、“车生活”这条主轴布局。此次,平安好车与和平安产险业务整合的方向是:把原来的金融(含保险和信贷业务)划归入“车保险”,其他售后业务划分到 “车生活”板块,而线下门店直接出售。
此次业务调整意味着平安集团在二手车领域的全面战略调整。从过去通过闭合产业链投资发展,向开放平台发展,向全产业链提供金融业务。
2016年元旦,马明哲在新年致辞中提到的平车集团3.0开放战略。他指出,平安的3.0不再局限于平安内部的综合金融,而是将“互联网 金融”的发展模式向全行业开放,携手金融同业伙伴,共同利用新科技,打造更加强大的、开放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过去在二手车业务领域,平安产险只向平安好车或者其投资的其他二手车公司提供信贷及保险业务,但在3.0时代,平安将开放平台,向所有的二手车平台提供上述金融业务,但现在平安好车的业务与其他二手车创业公司存在竞争,并不利于上述金融业务的开展。
沈荣对本报记者表示,平安集团有近4000万汽车用户,理论上,介入二手车业务层面的确具有优势,但“理想丰满,现实很骨感”,平安好车每月2000辆左右的交易量,证明了从潜在客户到保有客户之间具有巨大的差距。
二手车电商仍将是投资热点
在这个二月,因为“融资”的问题,瓜子二手车与人人车实实在在地相互炒作了一把,但也将当前二手车电商的生存窘境凸现出来。平安好车出售店面再次被认为是二手车电商发展的重大利空。
但沈荣并不认为二手车电商是个伪命题,并认为“二手车电商仍然是下一个投资热点”,随着政策的解禁,“二手车还将迎来一轮投资热潮。”
尽管平安好车已经着手转型,但沈荣始终认为致力于做二手车采购平台的C2B、B2B式的二手车电商一定能够发展出1-2家巨头企业。因为下游的B端 客户懂车,电商平台只要能将车辆的基本状况描述清楚了,B端的买家就能大体给出相应的价格。而保证销售线索转换率的关键在于平台上的买家数量,而买家数量 又与平台上的货源情况密切相关。
平安好车之所以选择转型,正是因为其平台上的销售转换率只有不到1%,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正是它的买家数量太少,每月集中到其平台上的二手车数量只有2000辆左右,这样的交易数量并不能吸引买家的实时关注。
但另一家同样从事C2B业务的车易拍却能够提高销售转化率,原因就是其平台上的买家数量已超过两万,遍布全国各地。当然它能够维持买家的关键是不止 做C2B业务,目前该平台上最稳定、最多的车源数量还是来自于它的B2B。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车易拍平台上每月二手车的交易数量都在三万辆以上。
在肯定了2B模式的同时,沈荣认为“目前有争议、发展比较困难的是2C的业务,特别是C2C电商,该模式仍然需要不断摸索,寻找盈利模式。”
沈荣认为,C2C二手车电商不应该主打“省去中间商”,其实中间商在整个行业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实际上C2C电商本身就是一个中间商,如果中间 商没有利润,那么C2C的电商利润又从何而来?“承认中间商的作用,不只是有利于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对C2C电商本身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现在整个二手车产业发展的痛点并不是价格”,沈荣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信任,二手车一车一况,一车一价,中间商帮助消费者提供可靠车源,提供 价格咨询服务,甚至提供贷款、延保、美容等中间服务,都有权获得中间利润,目前C2C二手车电商这种否认中间商价值的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这种站到行业对 立面的模式,也是有问题的。”
沈荣认为,互联网卖车必须重新梳理自己的业务模式,寻找利润空间。“二手车交易是低频的,如果不能通过交易获得利润,必然要有其他高频的商业模式获益,但C2C二手车电商既不能通过二手车整备增值,又承诺没有中间价格,更没有售后维修服务,那他的利润空间来自哪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