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表示:“随着‘国八条’带来二手车行业震动,我现在感受的是:这是二手车期待的爆发期之前的宁静,是在宁静中一种煎熬,期待真正的春天。”
今年3月份,中国二手车交易量高达88.4万辆,同比增8.5%,环比大涨52.6%。一季度总计达到227万辆,超过去年。每年3月份开始,是中国二手车交易的活跃期。
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是二手车交易活跃区,仅华东市场占整体比例达到近三分之一,“相信7月份政策落实后,其他区域也会快速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二手车数据显示,3~6年的二手车占比过半52.32%;但3年以内的二手车占比增快速增加,达到27.91%,接近三成,较两年前增长超过1.5倍,却依然难以满足需求。
2014年3年内二手车供给仅占12%
在国外市场,由于汽车保有量较高,因而二手车潜在存量较大,也刺激了新车销售。尤其是在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每年二手车交易量是新车 交易量的2~3倍,二手车交易带动了新车销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中国市场,二手车非常有潜力。他半开玩笑地说,希望 退休前将其在协会负责的二手车“行”认证的红旗插到全国。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约1.8亿辆,每年约增加2500万辆汽车。
通常,时间在3年以内的二手车,被称为“准新车”,一方面这些汽车使用年限不长,并且多数里程也处于车辆的“黄金期”。即使出了质保,但如今已经有二手车保险公司,以及越来越发达的020和路边实体店,能够对车辆进行维修服务。
另一方面,这展现出中国汽车消费观念、使用习惯,正发生转变。尤其是密切接触互联网的80、90后消费群体,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接受度,并且由于家庭成员的不断变化,可能会出现换车需求,也加速了准新车的出现。
在中国湖北十堰,80后的小孙就把原来和妻子代步车——2年的斯柯达晶锐,换成了更大的吉利博越。
随着政府政策将向二手车倾斜,中国的“准新车”占二手车比例会越来越高。今年中国政府两会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了“活跃二手车市场”,释放了该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机遇期的信号。
3月25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13号文《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八条”),行业称“二手车国八条”,文件对二手车流动环境、流通模式、交易登记、税收政策、金融产品、信息公开、诚信制度等八方面提出意见。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二手车价格区间集中在8万以下,占比三分之二;其中,北京和浙江二手车市场均价突破10万元,而辽宁二手车为全国最高,达到13.26万。“政策落地后会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二手车交易价格会降低。”
这意味着,7月份后,大流通的出现会提高转籍比例。3月二手车转籍比例为为18.84%。浙江、北京是较大的二手车输出省份。待“国八条”打破流通壁 垒,中国二手车会出现从东向西、从南向北的迁徙趋势,而两湖地区(湖南、湖北),将承接转移的二手车,起到疏通的枢纽作用。
有趣的是,对于目前在资本市场备受热捧的二手车交易平台:线上车型集中于中高端、线下则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二手车。
现阶段,二手车交易平台(如车易拍、瓜子二手车等)热潮虽然持续,但3月份,B2C上传车源仅17.5万,其中33.18%车辆完成交易;线下渠道销售周期24.5天,线上周期31.2天。
“对二手车电商来说,如果45天还没有把车卖出去,那就必须要想办法了。”数据显示,3月,电商平台销售周期略有缩短,但仍有超过50%的车辆销售周期超过30日。
其实,在二手车领域,有2个明显变化:首先是电商层面,互联网技术发展,引发二手车从PC端(过去主要是集客、导流和分析)到移动端(业务普及)变 化;其次,金融作用愈发显现威力,这已经成为二手车行业追逐的热点。未来二手车行业盈利,与新车类似,金融领域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投资和消费者都将具有 吸引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