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可能认为2015年动力电池或者锂电池生产厂家过得都很好,在我们看来,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在 2015年之前,很多规模很大、投资近10亿元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在2015年之前,谁敢说盈利了?每年亏一两亿都算少的,2015年到2016年能否 把前面亏损的赚回来,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天津力神集团市场部总经理吴恺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大倒”苦水“。
刚过去的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动力电池需求迅速放大。“几乎所有能装在车身上的电池都被拿来用了,但依然供不应求。” 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方建华去年四季度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了解到有的商用车品牌8、9、10月份都不敢接(新能源车 的)订单了,因为电池供应不足。
从量上看,今年70万辆新能源产销带来的动力电池需求依然将进一步放大。但在下游原材料价格暴涨以及上游整车厂价格打压的双重压力下,吴恺认为2016年动力电池行业日子也并不会特别好过。
给这个行业带来挑战的远不止是成本压力。从今年开始,国家要求新能源生产企业对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关键性零部件提供8年12万公里的质保期限,这成为新套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上的一个“紧箍咒”。
在此次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包括力神、波士顿在内的多家电池生产企业的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拍胸脯” 保证产品能够满足上述质保要求。随着三元电池大规模投入使用,上述电池行业的人士坦言,安全也成为他们目前所担忧的最大问题之一。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行业今年或面临洗牌(网络资料图)
成本线上的“夹心层”
动力电池看上去很火,火的其实是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碳酸锂从三四个月以前的4万元一吨,到现在的16万,涨了4倍。六氟磷酸锂最低的时候是10 万元一吨,现在是26万元,短短几个月里面如此高的价格上涨,最终会导致整个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上升20%。”深圳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邓纶 浩表示。同时,上游供应商的帐期大幅缩短,部分材料已是现款现货,但下游整车厂不仅要求电池厂降低成本,在付款周期上,虽然电池紧缺,但账期基本上依然是 3个月左右,有的甚至拖延至4~6个月。
同时,据记者了解,在电池企业和整车厂之间,有时候还有一个环节存在,那就是pack(成组)厂。电池企业生产的单体电池,要先送到pack厂进行 成组、检验后,才能被用到整车上,这些pack厂商,有的是电池生产企业自己选择,有的是整车厂选择。中间环节的加入,不仅对电池厂商的风险把控提出了新 的要求,账期也可能被拖得更长。
虽然动力电池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条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正如吴恺所言,绝大部分的中小生产厂家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议价权”。同时,虽然国内大大小 小的电池生产商有上百家,但整车厂特别是乘用车厂商在选择产品时,首先会倾向于包括三星SDI以及LG在内的外资公司,然后是国轩等国内大型生产企业,中 小企业由于难以形成规模,在成本上会面临更大压力。
不堪压力的生产商已经出现“反击”的苗头。就在前几日,杉杉股份(600884.SH)间接控股子公司、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杉杉科技就曾发布“杉 杉科技告锂电下游客户公开书”(下称“公开书”),谴责国内锂电上游个别种类原材料进入持续非正常、非理性“疯涨”模式,加剧了市场供需紧张,同时直接增 加了合作伙伴产品成本的行为。认为其不仅给本已薄利的客户雪上加霜,更将其逼向生死存亡的悬崖边沿。对此,杉杉呼吁同类企业以减产或停产的方式进行抵制。
不过,这场呼吁似乎并没有人响应。因为在产能已上马、前端需求还旺盛的情况下,规模化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口,否则过剩的压力对企业来说或许会更大。
8年12万公里质保成”生死线“?
安全也是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从去年年初开始,国内已经出现了5起以上的因电池问题而导致的新能源公交车自燃等现象。
康迪电动汽车董事长胡晓明在大会上公开表示:“我判断2016年电动汽车会出重大安全事故。”他的理由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担忧。 出于对续航里程的追求,电池生产商想方设法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我参加了很多会,电池企业现在都说今年(能量密度)是150,到后年就到350了,能量聚 集就是障碍物,能量越高风险越大,这是一个双刃剑。” 胡晓明说。
相关部门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电池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从今年开始,国家要求新能源生产企业对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关键性零部件提供8年12万公里的质保期限,这成为新套在电池生产企业头上的一个“紧箍咒”。
邓纶浩告诉记者,8年12万公里的验证测试,国内估计95%的企业都没有做过。
波士顿电池工程与战略企划副总裁苑文学先生苑文学也表示,所谓8年12万公里的测试,更多的数据都是在实验室中计算机上得出来的,而非在路上实地检 测的结果。苑文学坦言,即便是波士顿这样一家电芯在循环寿命上比较领先的企业,虽然电芯的数据是可以做到3000个循环周期能保持60%的电量,但用到模 组里,把电池包用到车上以后会不会变化、能不能跑8年,也依然不知道。
“2016年有一个车厂跟我们签全年1万辆车的订单,收入大概在6~7亿元,但这个合同在我手上放了一个半月,我不敢签下去,因为它潜在的东西(质 保等)我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 邓纶浩透露。东莞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树军表示,该公司与核心客户是有关于质保的约定,但只是一个大致原则,并没有细节。
在记者看来,未来,关于动力电池质保等相关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些”扯皮“的情况。短暂的火爆期之后,业内认为成本和技术导向或使得今年动力电池行业 将进入洗牌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那么动力电池的市场总需求大约在40GWh左右,但仅2016年一年,业内新增产能就达到了40GWh,这些产能即便仅 释放80%,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便已经开始出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新合资时代第一车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上市
- 德国大众正计划关闭至少三家本土工厂,或裁减数万名员工
- 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喜迎第100万辆Model Y下线,源自GA4生产线
- 家门口的新能源汽车“博物馆”!比亚迪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于郑州开馆
- 特斯拉又被美国交通管理局调查 马斯克的无人驾驶梦遇难以落地?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9月欧盟混动汽车市占率首次超过汽油车
- 马斯克遭《银翼杀手2049》制片方起诉 称Cybercab发布会盗图
- 阿维塔代客泊车吓到居民遭起诉,回应称已沟通致歉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携手书写中国神话
- 超百项全系标配,年轻家庭多功能用车,比亚迪海豹06GT售价13.6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