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奔驰宣布,奔驰全新VClass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该车不仅是福建奔驰首款纳入奔驰命名体系的车型,也是戴姆勒在华启动乘用车板块业务整合后发布的首款车型。而这款车上市前,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汽车)公告,拟收购福建奔驰35%股份。
对此,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负责大中华区事务的唐仕凯表示,“股权变更后,奔驰乘用车和商务车(按奔驰的产品体系,福建奔驰的车型被称为轻型商务车)渠道将找到结合点。“而渠道结合的重心是推进福建奔驰销量提升。”
对于福建奔驰,提升销量除销售网络拓展外,全新V-Class这款“为中国而生”车型,将借家用MPV市场的热度赢得消费者,此举同时意味着奔驰全球商务车策略正在中国快速推进。
戴姆勒欲促两渠道整合
3 月18日,全新奔驰V-Class正式在中国上市,推出的车型共有3款,分别为V260领航版、V260尊贵版和V260L尊贵加长版,售价分别为 48.9万元、59.8万元和61.8万元。就在这款车上市前夜,其生产、销售企业——福建奔驰的股权结构变化出现最新动向。
3月14日,北京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汽集团)签署《框架协议》,计划收购后者拥有的福建奔驰35%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北京汽车将持有福建奔驰35%股份,福汽集团所持股份将减少到15%,戴姆勒依然持有50%股份。”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对“觊觎”福建奔驰多年的北汽集团来说,未来北京汽车很可能将收购所有福建奔驰中方股份,戴姆勒在华合资伙伴也就变为一家,另外一个乘用车合资名额将被腾挪出来。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规定,一家外资企业在一个品类中,只能拥有两个合资名额,因为戴姆勒已与福汽、北汽实现乘用车合资生产,所以与比亚迪合作的腾势电动车一直以技术合作的方式进行,而腾势也是戴姆勒在华发展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务车全球总裁莫彦格明确表示,“福建奔驰不仅拥有乘用车生产资质,而且拥有商务车生产资质。”这一说法也明确了戴姆勒将持续加大在福建奔驰的产品可延展性。
唐仕凯认为,“(此次股权变更后)奔驰乘用车和奔驰商务车的销售网络将找到结合点,去覆盖福建奔驰经销商网络尚未覆盖的空白区域。”
“如果有奔驰乘用车的经销商申请相关业务,我们也会根据当地客户的需求予以考虑。”唐仕凯表示,这将加速福建奔驰的网络拓展。目前,福建奔驰有79个经销网点,覆盖60个城市。
福建奔驰补位全球化战略
不管是全新奔驰V-Class上市,还是北京汽车入股福建奔驰,寻找乘用车和商务车渠道的结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速福建奔驰业务的发展。唐仕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福建奔驰而言,目前的核心就是提升销量。”
另据了解,去年福建奔驰在华表现不温不火,累计销售汽车5753辆,其中国产MPV共销售5081辆。
福建奔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博表示,“2015年,是福建奔驰业务出现转折的一年,过去一年是唯雅诺车型生命周期的最后一年。”由此来看,全新V-Class作为唯雅诺的换代车型,是福建奔驰销量实现“V”形反转的关键。
正因为如此,全新V-Class依托福建奔驰的研发中心,进行了诸多本土化的开发。特别是针对“二孩政策”放开,家庭需求不断升温的市场环境,全新V-Class在稳固商务车市场的情况下,计划加速家庭用车市场开拓。
郝博表示,“针对中国家庭用户对安全性的重视,新V级车拥有驾驶辅助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增强版限距辅助系统等多项安全配置。”
依托本土化加速福建奔驰发展,这将完善奔驰全球轻型商务车业务。莫彦格表示:“此前奔驰轻型商务车更多关注欧洲及德国市场,但是近年来,开始推行‘轻型商务车走向全球’策略。全球化生产,在轻型商务车领域实现全球化布局。”
缺位中国汽车市场,奔驰的全球商务车战略称不上完美。因此,销售渠道的快速推进,本土化研发不断升级,尽快使福建奔驰销量实现反弹,成为其“轻型商务车走向全球”策略的重要一环。
- 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华夏风韵与未来科技并行,品牌文化与科技完美对话
- 2025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定义国潮美学,悦享朝粉盛宴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首次突破1200万辆,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
- 焕新Model Y上线,国内车企何以应对?
- 特斯拉在美召回约23.9万辆电动汽车,存在后视摄像头故障
- 特朗普说上台后要加关税 汽车供应商在考虑生产搬迁
- 何小鹏回应特斯拉焕新 Model Y“撞脸小鹏” :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 余承东评价特斯拉焕新 Model Y:智界R7仍然保持领先优势
- 特斯拉陶琳:2024年上海超级工厂年交付量超91.6万辆 占全球交付量的一半
- 哪吒汽车官网无法正常访问 显示“系统维护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