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广汽本田新款雅阁正式上市,改款后的雅阁将所有2.0L车型价格拉入到20万以内售价区间。并计划在年底推出混动版以取代3.0L车型。
广 汽本田副总经理兼销售本部本部长郑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月均一万辆是广汽本田对新雅阁这款车型的最基本的目标。2016年广本目标销量为 62万辆,但会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进发。同时他表示,广汽本田将在4月23日北京车展前夕举行“广本之夜”,届时将宣布多款重量级新车,其中包括广汽本田全 新中大型SUV,以及讴歌品牌首款国产车型。
广汽本田销售部部长柳泽利之表示,将会把更多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技术进行快速的导入,其中包括本田已经十分成熟的涡轮增压技术、混动技术以及已经在新雅阁实现搭载的HondaSENSING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新雅阁的价格将对市场的价格体系产生冲击。受其影响的将不仅是B级车市场,包括A级和C级车市场也会增加不稳定性。雅阁的价格策略,将可能让中国汽车市场的平均价格水平,更加快速靠近欧美市场。
颠覆定价震荡轿车市场
此前一贯不善采用低价战略的广汽本田却在雅阁刚刚夺得去年日系B级车销量冠军后即选择主动价格下探,而且降幅惊人。
这 个问题在销售本部本部长处得到了回应,郑衡表示此次新雅阁的定价策略是部分主打车型价格下调,2.4L车型增配不增价,除了2.0L入门级车型定价为 16.98万元,比之前便宜1万元以外,他还强调,新雅阁2.0L全部车型的定价也都在20万元以下,比第九代雅阁在性价比方面有着很大提升。
业 内普遍认为,作为新雅阁竞争对手的其他品牌B级车,比如1.6T和1.4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帕萨特、迈腾和蒙迪欧能够享受到购置税减半政策,以雅阁为代表 的日系自然吸气中高级车型,价格上自然处于劣势。所以,新雅阁的“增配不增价”更多的也是无奈之举,就是要为雅阁争取到更多空间,旨在应对涡轮增压B级车 的价格竞争。
然而,虽然广汽本田对改款雅阁寄予厚望,但如今的B级车市场竞争品牌众多,雅阁能否重回巅峰,还要经过市场的摔打和检验。
“雅 阁过低的定价不仅仅会对B级车的市场价格体系带来冲击,其中A级车市场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而增加不稳定性。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车价格体系仍然 是维系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与欧美市场相比,仍然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而今天雅阁的价格策略,将可能让中国汽车市场的平均价格水平,更加快速靠近欧美市 场。”张志勇如是表示。
下半年新车导入密集期
在过去的2015年,广汽本田完成了历时两年多的全系车型换代工作,以全新锋范、第三代飞度、缤智、2015款雅阁为代表,换来的是销量同比增加20.8%、终端销量同比增加30.9%的逆势增长。
与此同时,广汽本田也意识到了市场的变化并开始加快布局市场。据郑衡透露,在今年第四季度广本首款大型SUV即将上市,但由于是第四季度上市,因此对年销量并没有太大帮助。面对62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新雅阁的表现就对广汽本田今年能否达标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郑衡表现出了十足的把握,“相信再一次突破自己的新雅阁,一定会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肯定和喜爱,我们对新雅阁的市场表现充满信心。”可以说,郑衡放话月均万辆也确是有理有据的。
从销量上看,2015年日系中级车市场中,雅阁以领先优势领跑日系,年销量达到14万,凯美瑞、天籁紧追其后,其中这三款车型的主力车型都是2.0L。
“广汽本田在新年度依然会稳扎稳打,整体目标销量为62万辆,但会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但之所以没有制定过高的目标有多方面的考虑,主要原因是新车型的导入计划。”郑衡对记者表示。
谈 到具体的营销规划,郑衡透露此次搭载全新科技的新雅阁针对的目标人群主要是30岁上下的品味进取者,以及拥有“年轻心态”的60后或是70后,所以将会主 打“智能科技营销”。简言之,就是通过模拟驾驶、虚拟现实等互动技术来实现与客户的交流、沟通,让顾客有一种超越以往的潮流体验。
而在具体车型方面,此次新雅阁上市之后也希望能够提升2.4L的销售占比。郑衡给出的战略目标“2.4L车型的比例能够达到30%,并在日后持续提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年销量10多年来首降 今年指望新车型
- 开启泛越野新纪元 探索生活无限可能 坦克500 Hi4-Z正式上市 售价36.38万元
- 比亚迪30亿教育慈善基金启动,推动中国科教进步
- 25款腾势D9重磅上市: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面跃升智驾体验
- 售价33.98万元起!25款腾势D9重磅上市,再立MPV 6大标杆
- 比亚迪“天神之眼”重磅升级!CNOA无图城市领航功能全国开通
- 美媒:美国押注钠离子电池,想摆脱对中国依赖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