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骗补调查持续推进,作为骗补重灾区的大型客车补贴恐将腰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未来,乘用车和专用车的补贴政策变化不大,但对新能源客车补贴却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纯电动客车补贴平均降幅或达31.8%,其中6~8米和8~10米的降幅更是分别达到了45.6%、49.5%。这就意味着8~ 10米的新能源客车补贴或将腰斩。
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我国相关部门的确在对新能源客车的补贴进行调整,而调整的最大幅度很可能就是接近50%。
“此次新能源客车补贴政策调整,与当下不断推进的新能源骗补调查有一定的关联。”一位新能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已经潜伏多时的新能源骗补事件在今年被曝光后,相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核查已经进入深水区,最终结果有望在4月下旬发布。客车作为新能源骗补重灾区,降低补贴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对骗补问题,以及新能源客车过度补助的最直接回应。
未来在新一轮新能源客车补贴政策落地后,补贴空间大幅度收窄,新能源骗补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不过这对于一直背靠补贴而获得发展的不少客车企业来说,其利润表现和未来的发展必将遭遇挑战。
新能源客车补贴将腰斩?
就媒体披露的消息来看,目前,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被业界认为补贴较高的新能源客车的补贴,将大幅度调整。
对于纯电动客车按照1800元/kWh,设定补贴上限=1800元/kWh×装载电量。插电式客车按照4000元/kWh设定上限。快充类纯电动客车暂不设置电池上限。照此计算,纯电动客车补贴平均降幅31.8%,其中6~8米和8~10米降幅45.6%、49.5%。
对此,一位新能源车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补贴政策确实正在讨论调整。“据我了解,媒体披露的补贴降幅是比较准确,且(这样的补贴是)合理的。“
“据悉,未来,新能源客车的补贴主要会增加指标限制,设定补贴上限等考核因素。现在,有些车型拿到的补贴甚至高于制造成本,补贴明显偏高。最后政策的降幅可能会有所出入,但下降是必然的。”上述新能源企业负责人补充道。
新能源汽车现行的国家补贴政策为2015年4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将根据纯电动续航里程与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来计算补贴量,其中,6~8米纯电动客车最高可获25万元补贴。
以纯电动续航里程≥250公里且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小于0.25的6~8米客车为例,其在国 家层面能获得25万元的补贴,若再加上按照与国家补贴1:1下发的地方补贴,即25万元,这辆客车总计可获得50万元补贴。如果按所披露的45.6%的补 贴降幅来算,那么补贴退坡后就只能够获得27.2万元。
对于6~8米、8~10米客车补贴的大幅下降,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或与骗补问题有关。
据悉,去年,6~8米纯电动客车销量占据了纯电动客车总销量的60%,成为了骗补重灾区。乘联 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补贴远高于实际的成本后,车就不是使用的工具,而是骗补的工具。骗补的根源在于补贴超过合理成本的临界点,需要降低补贴抑制骗 补,回归新能源车发展的正常轨道。”
为了解新能源骗补的真相,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就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暗访。“按 照原计划,三月底各个地方企业核查完毕,四月初各核查小组写调研报告,四月中下旬核查结果就会出来。”上述新能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四部委针对骗补 事件的核查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只待公布最终结果,“对于存在违章操作的行为肯定会严肃处理。”
客车企业的挑战
显然,通过降低新能源客车补贴金额,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能源骗补行为,也将减少大部分客车企业的利润。
据宇通客车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12.11亿元,同比增长 2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5亿元,同比增长35.31%。宇通客车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据其年报显示,去 年,宇通获得了高达68.56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接近净利润的两倍。
比亚迪也表示,由于新能源车型热销,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8.23亿元,同比增长 551.28%,其中,电动大巴K9等新能源客车成为新能源汽车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通客车方面,去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99亿元, 同比增长42.8%。据该公司公告,1~7月获得新能源补贴金额,就已超过其全年净利润。
有分析认为,随着新能源客车补贴方案的逐步调整,以及2020年补贴的最终退出,企业若找不到新盈利点,利润或将受到一定影响,这对于依赖新能源业务严重的客车企业来说尤甚。
“新能源客车,特别是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确实有些严峻,在补贴逐步下降时,对他们来说,如何在提升产品力的同时去降低成本无疑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上述新能源负责人指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